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低氧应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9 23:03
【摘要】:本研究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三倍体虹鳟对低氧胁迫的响应机制,并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低氧应激后肌肉品质、血浆应激指标、低氧应答相关基因表达(mRNA水平)、抗氧化及免疫系统应答相关基因表达和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鱼类低氧应激机制及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低氧应激后对三倍体虹鳟的影响。通过设置正常组(溶氧高于7mg/L)和应激组(溶氧低于5 mg/L维持10 min),分析急性低氧应激对三倍体虹鳟肌肉品质、血浆应激指标、低氧应答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氧应激导致肌肉品质降低。低氧胁迫后,应激组肌肉pH、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持水力、亮度值(L*)、红色值(a*)、黄色值(b*)和粘附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2)低氧应激导致血浆应激相关指标产生明显改变。低氧胁迫后,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及球蛋白(GLOB)、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应激前后血浆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无显著差异(P0.05)。(3)低氧应激导致低氧应答相关基因表达量明显改变。肌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量上调,肝脏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表达量下调。(4)低氧应激导致抗氧化系统明显被激活。应激组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下降(P0.05);低氧胁迫后,肌肉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基因(S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量上调,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表达量上调,而SOD基因表达量下调。(5)低氧应激导致免疫系统明显被激活。应激后血浆溶菌酶、热休克蛋白(HSP70)活性显著升高(P0.05),肌肉HSP70基因表达量上调,肝脏HSP7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量下调(P0.05)。如上所述,本实验所用的急性低氧应激手段对三倍体虹鳟生理状态产生显著影响,低氧应激导致三倍体虹鳟肌肉品质降低以及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明显被激活。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三倍体虹鳟低氧应激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33.30±0.39)g的三倍体虹鳟为研究对象,配制蛋白质水平为35.40%(低蛋白组)、43.30%(中蛋白组)和52.40%(高蛋白组)的3组等脂等能饲料,并进行为期80天的生长实验后,进行急性低氧胁迫(溶氧低于5 mg/L维持10 min),结果表明:高蛋白组肌肉红色值和亮度值变小,血浆GLU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组肌肉粘附性和红色值下降,血浆ALT、AST、ALP、LDH和TC水平显著上升(P0.05);中蛋白组血浆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肌肉Nrf2基因表达量上调,肌肉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量上调以及IL-8基因表达量下调,肝脏TNFα、HSP70、IL-1β和IL-8基因表达量低于高蛋白组。因此,过低或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都会加剧肝脏应激损伤,适宜饲料蛋白质水平(43.30%)有助于提高肌肉红色值和抗应激能力,缓解低氧应激损伤。3.饲料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低氧应激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32.83±0.44)g的三倍体虹鳟为研究对象,配制脂肪水平为6.60%(低脂肪组)、14.80%(中低脂肪组)、22.80%(中高脂肪组)和29.40%(高脂肪组)的4组等氮饲料,在80天的生长实验后,进行急性低氧胁迫(胁迫条件同上),结果表明:低脂肪组肌肉红色值和黄色值显著降低,血浆ALT、AST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脂肪组血浆TC、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T-AOC下降。中高脂肪组肝脏SOD基因表达量上调。低脂肪组血浆TP、ALB和GLOB水平下降,低脂肪组和高脂肪组肌肉HSP-70和IL-8基因表达量上调。因此,过低或过高的饲料脂肪水平都会影响三倍体虹鳟的肌肉品质,会加重低氧应激下三倍体虹鳟代谢负担。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22.80%)会有助于应对低氧应激损伤,增强免疫能力。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低氧胁迫会明显降低三倍体虹鳟肌肉品质,同时明显激活三倍体虹鳟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过高或者过低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43.30%)和脂肪水平(22.80%)能够减轻低氧胁迫对三倍体虹鳟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65.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土明;刘洁;戴东;;氧应激与肝再生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年06期

2 邢梦龙;;氧应激反应与抗氧药物[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5年03期

3 徐倩;哈小琴;;自噬在缺氧应激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7年02期

4 徐格;硒与HIV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1年02期

5 刘梅;陆伦根;;氧应激在脂肪性肝病发生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06年04期

6 曾民德;脂肪性肝病的氧应激及其治疗对策[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05期

7 王宏宾;樊海宁;邓勇;;硫化氢对氧应激大鼠肝星形细胞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宏宾;樊海宁;邓勇;;硫化氢对大鼠肝星形细胞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晓莉;孙丽娜;乔德才;;运动性氧应激与DNA损伤[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张梅;;缺氧应激中SUMO-1的作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兆年;吴秀凤;;低氧应激的保护效应[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杜继曾;;神经肽与低氧应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李忠仁;沈梅红;牛文民;;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抗氧应激MAPK信号转导的作用[A];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李忠仁;崔龙;郭志力;沈梅红;马骋;;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抗氧应激的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5 刘旭东;张云洁;;骨骼肌组织对低氧应激的反应和适应[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梅;陆伦根;窦爱霞;陈尉华;茅益民;曾民德;房静远;郑瑞丹;;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刘梅;窦爱霞;陈尉华;茅益民;曾民德;房静远;陆伦根;郑瑞丹;;S-腺苷蛋氨酸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刘梅;窦爱霞;陈尉华;房静远;曾民德;陆伦根;郑瑞丹;;多烯磷脂酰胆碱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刘梅;窦爱霞;陈尉华;曾民德;陆伦根;;肝苏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增殖、氧应激和表达细胞外基质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殷晓轩;神州;王亮亮;尹常健;王伟芹;;清肝饮防治酒精性肝炎的实验机制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菁;GSH对氧自由基介导的细胞凋亡保护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邱小忠;氧应激、线粒体DNA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3 王春;氧应激状态与心房kv1.5通道表达及功能改变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步鹰;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低氧应激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9年

2 徐盛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缺氧应激下TGF-β通路及Toll样受体相关蛋白表达变化[D];浙江大学;2016年

3 纪巧荣;不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低氧应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7年

4 王世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参与低氧应激的调节[D];浙江大学;2005年

5 覃岭;异烟肼在氧应激状态下对人肝细胞体外毒性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黄勇超;α-硫辛酸对缺氧应激肝癌细胞线粒体呼吸率和产能代谢的影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志伟;鲢低氧应激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慧;脂联素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会领;肝细胞凋亡与氧应激在实验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黄兴裕;补充胆红素对提高大鼠运动时抗氧应激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3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