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一凡纳滨对虾养殖场的虾病原跟踪检测及脱氮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17 11:14
【摘要】:1.一凡纳滨对虾养殖场虾病原的跟踪检测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追求高产,养殖密度普遍偏高,养殖后期因残饵粪便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多种对虾病害发生。本文采用国标法跟踪检测了一凡纳滨对虾养殖池不同阶段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的变化趋势,采用平板涂布法对养殖水体、对虾肠道和肝胰腺中微生物组成进行统计分析、并跟踪了养殖场中弧菌数量的变动,对从发病养殖池中分离出的弧菌进行了毒力评价。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对对虾体内及水环境中主要致病性弧菌、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及主要病毒毒性病原进行了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对虾养殖场大棚养殖池水体中氨氮和比室外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偏高,整个养殖过程中呈现上下浮动,大棚2(G2)的氨氮最高值达4.9mg/L,而外池塘氨氮浓度维持在1 mg/L以下;亚硝氮在60d后快速升高,大棚最高能达到8.3mg/L,而外池塘不到0.4 mg/L;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大棚养殖对虾在放苗40d内即检出EHP感染,而外池塘在40-60d时发现弱阳性感染;养殖场所有的虾池中均检出VP_(AHPND)的弱阳性感染,另外通过16SrDNA初步鉴定,检出的主要弧菌种类包括:Vibrio parahaemolyticus、V.lginolyticus、V.owensii、V.vulnificus、V.harveyi,弧菌在大棚养殖池中的最高数量级达到10~4CFU/mL以上,外池塘为10~3CFU/mL。AHPND的发生可能与环境中氨氮及亚硝氮浓度过高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罗非鱼循环养殖系统中一株脱氮菌的脱氮效果及条件从健康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循环水养殖水体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脱氮能力的菌株(编号DZYC02),研究了不同碳源对DZYC02脱氮能力的影响;所有的单因素实验都是柠檬酸钠作为碳源、NH_4~+-Cl作为为氮源,来研究了不同盐度、初始pH及碳氮比对DZYC02脱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DZYC02在用柠檬酸钠作为碳源、C:N≥15、pH5~7、盐度0~15时,该菌脱氮能力比其他条件要高,24h内已经完全去除浓度为2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NH_4~+-N,48h内已经完全去除浓度为2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的NO_2~--N;将该菌株采用浸泡方式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生物安全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ZYC02对斑马鱼表现出较好的安全特性。用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和Biolog细菌鉴定两种方法对DZYC02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ZYC02为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本研究可为循环水养殖中开发利用微生物脱氮技术提供理论支持。3.脱氮菌在对虾养殖中的效果研究利用从健康的水生动物的养殖水体中分离出两株具有高效脱氮能力的菌株Halomonas sp.和K.pneumoniae,通过菌株发酵制备菌液,用于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中。通过对对虾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氮的浓度的中测定、对虾增重率、存活率、生物絮团的形成的统计及对血液中血清的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PO)的相关免疫酶活进行测定,来评价了两株菌对对虾健康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向水体中添加两种脱氮菌液和碳源都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氮的浓度,在5d时检测到Halomonas sp.加蔗糖组氨氮浓度为4.5 mg/L显著低于空白组的(氨氮浓度7.5mg/L),在20d时,Halomonas sp.加蔗糖组亚硝氮浓度为5mg/L,而空白组为22 mg/L;Halomonas sp.加蔗糖组的对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为60%和70%,显著高于空白组的20%和40%,且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存活率(P0.05)。应用Halomonas sp.菌株对养殖对虾血清中总蛋白、溶菌酶活力、超氧化歧化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没有显著的影响,但K.pneumoniae菌株能够提高对虾血清溶菌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Halomonas sp.菌株和蔗糖联合使用,最佳的菌液浓度为10~3-10~4CFU/mL、最适的蔗糖添加量为饵料的50-70%。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45.4
【图文】:

产物,虾苗,引物,样品


图 2-9 EHP 的产物 2-9A 是 EHP 一轮引物 PCR 产物; 图 2-9B 是 EHP 二轮引物 PCR 产物; M. DL2000; C1-C6 虾苗样品;E.饵样品;N. 阴性; P. 阳性1、C2、C3、 C4、C5、C6 代表不同厂家的苗

引物,产物,池塘养殖,养殖池


图 2-12 80d EHP 的产物图 2-12A 是 EHP 一轮引物 PCR 产物; 图 2-12B 是 EHP 二轮引物 PCR 产物; M. DL2000 DNA 分子标准; G1G3、W1-W4 对虾样品; N. 阴性; P. 阳性G1、G2、G3 代表大棚养殖池,W1、W2、W3、W4 代表外池塘养殖池

引物,产物,池塘养殖,养殖池


图 2-14 60d AHPND 的产物图 2-14A 是 AHPNDD 一轮引物 PCR 产物; 图 2-14B 是 AHPNDD 二轮引物 PCR 产物; M.DL2000 DNA; G1-G3、W1-W4 对虾样品; N. 阴性; P. 阳性G1、G2、G3 代表大棚养殖池,W1、W2、W3、W4 代表外池塘养殖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媛;李永琴;刘溪源;张玉玲;黄龙;高菊梅;康晓冬;许立华;;奶牛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J];畜牧与兽医;2015年12期

2 郁欢欢;周文豪;曾虹;王宏;王嘉;;酵母培养物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5年18期

3 夏青;王宝杰;刘梅;蒋克勇;沙玉杰;辛芳;王雷;;生物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消化功能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5年08期

4 连红民;邱忠平;何昆明;周文秀;;一株好氧反硝化-异养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特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5年06期

5 康燕菲;田平芳;谭天伟;;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5年10期

6 郭慧;冼健安;王安利;;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5年02期

7 李秋璇;费荣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NJ株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水产学报;2015年03期

8 徐含颖;张婉蓉;张学舒;冯双双;罗燕儿;;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9 马晓丹;高灵芳;谭文博;远野;黄聪;赵友康;徐熙俊;盛涛;王爱杰;;一株异养脱硫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脱硫脱氮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5年05期

10 葛红星;李健;陈萍;梁忠秀;任海;李东利;;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J];渔业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759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59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