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长江口南支水域仔稚鱼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以及时空格局,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明长江口南支仔稚鱼群落结构随涨退潮的变化,理解全年的仔稚鱼密度分布以及有明银鱼的密度分布,并尝试探讨仔稚鱼的垂直分布,为长江口南支水域的鱼类早期资源评估和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共设置8个站位点,每月的大潮期间利用大型仔稚鱼网进行水平拖网,每个站点拖网约10min,并记录流量值。采样分两天进行,St.6-8同步进行日出后的涨潮采样和日落前的退潮采样,在St.7额外进行中层拖网采样,St.8在夜间进行涨退潮定点拖网采样。所有样本在现场用5%的海水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实验室内挑拣出的仔稚鱼用80%的乙醇溶液进行保存。全年调查共拖网171网次,共采集到仔稚鱼74689尾,隶属于12科39种,其中鲤科种类最多,为14种(丰度占总渔获量的79.12%),虾虎鱼科8种(14.9%),溊科(0.75%)和银鱼科(4.86%)各3种,其他8科各1种,另有3为种不明种。淡水鱼类有17种,河口定居性鱼类6种,溯河洄游性鱼类、海洋性鱼类和海洋-河口依赖性鱼类各2种。前弯曲期仔鱼占84.95%,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为弯曲期仔鱼(9.98%),后弯曲期仔鱼(4.20%)。最优势种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53.4%),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12.65%),翘嘴湆(Culter alburnus,8.38%),鳊鱼(Parabramis pekinensis,7.18%),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6.55%),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4.63%)。全年调查中,1月到3月无任何渔获物,5月到9月的丰富度较高,涨潮时渔获仔稚鱼37种,退潮时共渔获24种。长江口南支的仔稚鱼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季的数量多密度大,秋冬季则几乎无渔获物,可划分2个繁殖高峰期,4到5月的春季组,主要特征种是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6月到9月的夏季组,主要特征种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多样性指数上来看,5月到9月的丰富度较高,5月和10月的均匀度较高,5月份的优势度曲线最低,多样性最好。从全年的仔稚鱼密度分布上来看,4月份长江口南支的下半段几乎无任何渔获物,而12月份在长江口南支的上段几乎无任何渔获物,11月份的密度高于相邻两个月份,St.6到St.8站位点同步进行了涨退潮采样,从涨退潮的密度分布来看,涨潮时仔稚鱼的密度要大于退潮,但涨潮时的少数优势种的丰度极高,多样性不如退潮。此外,有明银鱼主要集中出现在11月份,涨潮时比较分散,退潮时主要集中在St.8,并且St.8在夜间的采集到的仔鱼密度高于白天。St.7站位点试探性地增加了中层拖网,涨潮时,表层拖网共渔获仔稚鱼种类数19种,多样性较为良好(香农威纳指数H’=1.771,均匀度指数E=0.210),中层拖网共渔获16种,多样性较为良好(H’=1.504,E=0.261);退潮时,表层拖网共渔获14种,多样性较差(H’=0.863,E=0.086),中层拖网共渔获9种,多样性差(H’=0.596,E=0.071)。在全年调查中,仅有St.7的涨潮中层样品出现了短吻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s)、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 ocellicauda)、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此外,翘嘴湆(Culter alburnus)在涨潮时表层的丰度较大,而在退潮时则是中层的丰度较大,证实了不同仔稚鱼在垂直分布上具有种间差异性。长江口河段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长江口南支由于处在通江达海的重要地理位置,受到潮流影响和地形限制,水文环境复杂多变,强大的径流量带来的淡水环境,孕育了类似刀鲚、有明银鱼等重要经济价值种。随着长江口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仔稚鱼的数量变动以及漂流机制的研究对于渔业资源评估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将有利于保护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也将有利于维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超;刘媛媛;吕杨;赵峰;杨刚;张婷婷;庄平;;长江口有明银鱼仔鱼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渔业;2015年04期
2 周美玉;陈骁;杨圣云;;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厦门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的鉴定[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3 李建生;胡芬;林楠;;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季仔、稚鱼的生态分布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5年01期
4 常涛;吴志强;黄亮亮;黄德练;耿俊杰;朱召军;武文丽;李福海;;广西茅尾海红树林潮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4年04期
5 刘尊雷;袁兴伟;杨林林;严利平;张辉;程家骅;;亲体量和环境对东海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2期
6 闫欣;钟俊生;王明星;李安东;蒋雪莲;王储庆;仇延舫;;杭州湾北部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刘勇;;2009年夏季罗源湾鱼卵仔鱼物种多样性分析[J];海洋科学;2014年02期
8 张旭光;谢伟;郭弘艺;胡庆松;潘迎捷;宋佳坤;;褐菖湁发声系统形态结构及其发声特征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方永清;钟俊生;毛成责;葛成冈;杨平海;陈渊戈;;田岙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罗毅平;;鱼类洄游中的能量变化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玫;李磊;沈新强;全为民;;长江河口及邻近水域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伍汉霖;邵广昭;岕春福;庄棣华;林沛立;;拉汉世界鱼类系统名典[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魁;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种群动力学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史峗荣;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基于多元排序方法群落动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3 张旭光;鲟鱼的电感受行为及脑核反应特性[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4 乔晔;长江鱼类早期形态发育与种类鉴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
2799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9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