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摄食习性及浊度对其摄食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21:04
【摘要】:斑尾刺虾虎鱼作为中华鲟幼鱼的主要饵料生物,在长江口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面临的捕捞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长江口生态环境处于动荡时期,势必会影响其资源分布。鱼类的摄食行为是维持其生存、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生命活动。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和摄食行为,以期为斑尾刺虾虎鱼的渔业资源保护和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构建长江口水生生物食物网提供参考。1.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通过胃含物分析法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饵料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蟹类等。其饵料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以外,春季还摄食糠虾类和蟹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冬季还摄食糠虾类;体长70 mm的斑尾刺虾虎鱼主要以幼鱼为食,同时还摄食大量的糠虾类和磷虾类,体长70~189 mm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鱼类,体长189 mm的个体主要以鱼类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秋季的饵料生物组成与春、夏、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体长70 mm的斑尾刺虾虎鱼食物组成与体长≥70 mm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强度也有显著的季节和体长变化,Kruskal-Wallis非参数秩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组和体长组平均胃饱满系数均差异显著(P0.01);列联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斑尾刺虾虎鱼的空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长组空胃率差异显著(P0.01)。通过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得到饵料生物体长与斑尾刺虾虎鱼体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s=0.263,P0.01)。此外,摄食饵料平均重量和个数随着斑尾刺虾虎鱼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因此,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不仅与环境中饵料生物丰度有关,也与其自身生长发育有关。2.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节律及浊度对其摄食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节律及浊度对其摄食的影响。分别对0、50、100、150、200NTU条件下,连续一昼夜测定6个时间段(8:00、12:00、16:00、20:00、00:00、4:00)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量。结果表明:浊度对斑尾刺虾虎鱼日摄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一昼夜6个时间段内,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量具有显著差异,摄食高峰出现在8:00-12:00,属于白天摄食类型的鱼类;通过研究不同浊度条件下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节律,发现在200NTU范围内,浊度不影响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节律。3.浊度对斑尾刺虾虎鱼反应距离和捕寻时间的影响本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实验装置研究浊度对斑尾刺虾虎鱼捕食行为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浊度(0、50、100、150、200NTU)条件下斑尾刺虾虎鱼捕食猎物的反应距离和捕寻时间的差异,以探讨浊度对斑尾刺虾虎摄食的影响。结果发现:浊度对斑尾刺虾虎鱼的反应距离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浊度为0和50NTU时,斑尾刺虾虎鱼对白虾的反应距离较长,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浊度的升高,在浊度大于100NTU时,反应距离明显缩短,但100NTU、150NTU和200NTU的3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浊度对斑尾刺虾虎鱼的捕寻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尽管捕寻时间变化很大,但捕寻时间趋向于随着浊度的升高而变长。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斑尾刺虾虎鱼单一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图文】:

虾虎鱼,尾刺,食物组成,聚类分析


图 2-1 斑尾刺虾虎鱼各季节组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图Fig.2-1 Dendrogram of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dietary composition of A.ommaturus iseason斑尾刺虾虎鱼食物组成随体长增加而变化。根据质量百分比,体长<70 刺虾虎鱼主要以幼鱼(41.48%)为食,同时还摄食大量的糠虾类和磷虾体长的增加,胃含物中鱼类和虾类所占的质量百分比逐渐增加,体长在 7范围内,虾类为主要饵料类群,其质量百分比为 64.71%~82.11%,鱼类的比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加,其范围为5.35%~68.59%(表2-3);体长大于18尾刺虾虎鱼,饵料生物中鱼类的质量百分比超过虾类而成为最重要的饵 2-3 斑尾刺虾虎鱼主要饵料类群质量百分比(W)和出现频率(F)随体长的变-3 Weight percentage(W) and occurrence frequency(F)for major prey groups in diets size class of A.ommaturus

虾虎鱼,尾刺,食物组成,聚类分析


F 36.99 76.71 9.59 1.37 - 6.8>189W 68.59 27.52 3.89 - - -F 46.67 33.3313.33- - -:“-”表示无.te:“-”indicates none.聚类分析表明,体长在 52~285 mm范围内的斑尾刺虾虎鱼的 5 个体长组可 2 组(图 2-2),其中体长小于 70 mm聚为一组,另一组体长大于 70 mm。从种类来看,体长小于 70mm 的斑尾刺虾虎鱼主要以糠虾和磷虾为食,而体长 70 mm的斑尾刺虾虎鱼则主要摄食脊尾白虾、安氏白虾、秀丽白虾、拉氏狼虎鱼和斑尾刺虾虎鱼。此外,体长组聚类分析显示出 71~285 mm范围内的 4长组也分为 2 组。体长大于 189 mm 为一组,主要摄食斑尾刺虾虎鱼、浕、拉牙虾虎鱼和脊尾白虾;70~189 mm 的 3 个体长组为一组,主要摄食脊尾白虾氏白虾,同时还摄食大量的糠虾。

体长,虾虎鱼,脊尾白虾,尾刺


脊尾白虾体长与斑尾刺虾虎鱼体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宸;;2种虾虎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J];南方水产;2010年04期

2 陈雷;程远志;王日昕;徐田军;;2种虾虎鱼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克隆与分析[J];南方水产;2010年05期

3 仲夏萤火;;我饲养过的虾虎鱼[J];水族世界;2012年05期

4 韩东燕;薛莹;纪毓鹏;徐宾铎;刘贺;麻秋云;;胶州湾5种虾虎鱼类的营养和空间生态位[J];中国水产科学;2013年01期

5 秦克静,施友仁;中国虾虎鱼科一新纪录[J];水产科学;1984年02期

6 黑岛良介;木村关男;孙成渤;黄佳慰;;镉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渵鱼和虾虎鱼的毒性和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变化[J];天津水产;1993年00期

7 马旭东;;原生淡水虾虎鱼[J];水族世界;2014年01期

8 金逍逍;孙悦娜;王日昕;汤达;赵盛龙;徐田军;;虾虎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探讨[J];遗传;2013年12期

9 曾明昱;曾庆祥;刘春莲;;陡水水库虾虎鱼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2014年02期

10 韩东燕;薛莹;纪毓鹏;麻秋云;;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摄食生态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丽斌;周宸;黄瑞芳;林琪;;厦门近海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2 王妤;章龙珍;赵峰;宋超;杨刚;庄平;;长江口睛尾蝌蚪虾虎鱼、髭缟虾虎鱼和矛尾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何丽斌;林琪;黄瑞芳;周宸;葛辉;;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小口拟虾虎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方新洲;日捕获珍稀橘黄色虾虎鱼[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英 子;透视“父亲”的行为秘密[N];中国商报;2003年

3 郑茗月;大海“查户口”,查出数百新物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金栋;以鱼钓鱼[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晴;中国黄渤海区虾虎鱼类[D];南昌大学;2008年

2 朱美贵;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摄食习性及浊度对其摄食影响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金逍逍;东海16种虾虎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4 旷婷;虾虎鱼亚目及其外群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及多位点分子标记筛选策略[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于亚男;长江口七种虾虎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鉴定与分布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元文;胶州湾普氏缰虾虎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韩东燕;胶州湾主要虾虎鱼类摄食生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帆;钱塘江流域的吻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科)物种的分类与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顾翠平;浙江沿海刺虾虎鱼属(Acanthogobius)和缟虾虎鱼属(Tridentiger)分子分类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10 孙培英;长江口中国花鲈和斑尾刺虾虎鱼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9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99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