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囊对虾模式识别受体抗病毒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5:03
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其养殖易受如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等病原的侵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虾主要依靠先天免疫抵抗病原的侵害,因此对日本囊对虾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 CTL)是甲壳动物中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本研究选取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两种含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A结构域(LDLa,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class A domain)的C型凝集素Ld1rLec1与Ld1rLec2在抗病毒免疫中的功能及可能的作用机制。LSm14A是RNA结合蛋白LSm(like-Sm)家族的一员,在抗病毒免疫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还对日本囊对虾中新发现的三种MjLSm在抗病毒免疫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1.日本囊对虾C型凝集素Ld1rLec1与Ld1rLec2的功能研究C型凝集素是一大类含有糖类识别结构域(CRD,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与模式识别受体
一、免疫系统概述
1. 先天免疫
2. 适应性免疫
二、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研究
1. 体液免疫
1.1. 血淋巴凝集
1.2. 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
1.3. 抗菌肽的产生
2. 细胞免疫
三、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1. 哺乳动物模式识别受体
1.1. Toll样受体
1.2. RIG-Ⅰ样受体(RIG-Ⅰ-like receptor,RLRs)
1.3. 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
1.4. DNA识别受体
2. 无脊椎动物模式识别受体
2.1. 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
2.2. 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GNBPs)
2.3. 清道夫受体(SCRs)
2.4. 含硫脂蛋白(TEP)
2.5. 唐氏综合症细胞粘附分子(DSCAM)
2.6 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Galectin)
2.7. 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免疫凝集素(FBGLs)
2.8. 丝氨酸蛋白酶同系物
2.9. C型凝集素(CTLs)
2.9.1 CTLD结构特征
2.9.2 无脊椎动物CTLD
2.9.3 甲壳动物C型凝集素
3. 新型模式识别受体LSM14A
四、先天免疫信号转导及调控
1. Toll途径
2. IMD途径
3. PGN消化酶对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
4. Toll信号通路的负调节
5. IMD信号通路的负调节
6. 果蝇免疫反应的转录调节
7. 组织特异性免疫调节
五、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本囊对虾两种含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A结构域的C型凝集素抗病毒抗菌免疫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 菌株、仪器、试剂和载体
2. 实验动物及免疫刺激
3. RNA提取和cDNA合成
4. 基因组DNA提取
5. LdlrLec1与LdlrLec2 cDNA全长克隆
6. 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7. 序列信息分析
8. LdlrLec1与LdlrLec2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9. LdlrLec1与LdlrLec2重组蛋白抗病毒分析
10. Pull-down
11. dsRNA合成及体内RNA干扰
12. SDS-PAGE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杂交
13. 白斑病毒WSSV的纯化
14. 体外阻断结合分析
15. 微生物凝集及细菌结合实验
三、结果
1. LdlrLec1与LdlrLec2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对
2. LdlrLec1与LdIrLec2的组织分布及表达模式
3. LdlrLec蛋白异源寡聚化
4. LdlrLec1与LdlrLec2具有抗WSSV功能
5. RNA干扰LdlrLec1与LdlrLec2促进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
6. LdlrLec1与LdlrLec2能够与WSSV囊膜病的VP28相互作用
7. LdlrLec1与LdlrLec2阻断WSSV感染血细胞
8. LdlrLec1与LdlrLec2对细菌的结合能力分析
9. LdlrLec1与LdlrLec2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四、讨论
第三章 日本囊对虾新型模式识别受体LSm抗病毒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 试剂、仪器、载体和菌株
2. 实验动物及免疫刺激
3. RNA提取和cDNA合成
4. 序列信息分析
5.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6. Gel-shift凝胶阻滞
7. 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8. dsRNA合成及体内RNA干扰
9. Capped mRNA合成及体内过表达
三、结果
1. MjLSm1、MjLSm2与MjLSm3的基因克隆与序列比对
2. MjLSm1、MjLSm2与MjLSm3的组织分布与表达模式
3. MjLSm1、MjLSm2与MjLSm3蛋白能够结合WSSV dsRNA
4. 干扰MjLSm促进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及对甲壳肽的影响
5. 过表达MjLSm抑制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及对甲壳肽的影响
四、讨论
创新点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49819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与模式识别受体
一、免疫系统概述
1. 先天免疫
2. 适应性免疫
二、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研究
1. 体液免疫
1.1. 血淋巴凝集
1.2. 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
1.3. 抗菌肽的产生
2. 细胞免疫
三、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1. 哺乳动物模式识别受体
1.1. Toll样受体
1.2. RIG-Ⅰ样受体(RIG-Ⅰ-like receptor,RLRs)
1.3. 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
1.4. DNA识别受体
2. 无脊椎动物模式识别受体
2.1. 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
2.2. 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GNBPs)
2.3. 清道夫受体(SCRs)
2.4. 含硫脂蛋白(TEP)
2.5. 唐氏综合症细胞粘附分子(DSCAM)
2.6 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Galectin)
2.7. 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免疫凝集素(FBGLs)
2.8. 丝氨酸蛋白酶同系物
2.9. C型凝集素(CTLs)
2.9.1 CTLD结构特征
2.9.2 无脊椎动物CTLD
2.9.3 甲壳动物C型凝集素
3. 新型模式识别受体LSM14A
四、先天免疫信号转导及调控
1. Toll途径
2. IMD途径
3. PGN消化酶对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
4. Toll信号通路的负调节
5. IMD信号通路的负调节
6. 果蝇免疫反应的转录调节
7. 组织特异性免疫调节
五、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日本囊对虾两种含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A结构域的C型凝集素抗病毒抗菌免疫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 菌株、仪器、试剂和载体
2. 实验动物及免疫刺激
3. RNA提取和cDNA合成
4. 基因组DNA提取
5. LdlrLec1与LdlrLec2 cDNA全长克隆
6. 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7. 序列信息分析
8. LdlrLec1与LdlrLec2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9. LdlrLec1与LdlrLec2重组蛋白抗病毒分析
10. Pull-down
11. dsRNA合成及体内RNA干扰
12. SDS-PAGE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杂交
13. 白斑病毒WSSV的纯化
14. 体外阻断结合分析
15. 微生物凝集及细菌结合实验
三、结果
1. LdlrLec1与LdlrLec2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对
2. LdlrLec1与LdIrLec2的组织分布及表达模式
3. LdlrLec蛋白异源寡聚化
4. LdlrLec1与LdlrLec2具有抗WSSV功能
5. RNA干扰LdlrLec1与LdlrLec2促进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
6. LdlrLec1与LdlrLec2能够与WSSV囊膜病的VP28相互作用
7. LdlrLec1与LdlrLec2阻断WSSV感染血细胞
8. LdlrLec1与LdlrLec2对细菌的结合能力分析
9. LdlrLec1与LdlrLec2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四、讨论
第三章 日本囊对虾新型模式识别受体LSm抗病毒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 试剂、仪器、载体和菌株
2. 实验动物及免疫刺激
3. RNA提取和cDNA合成
4. 序列信息分析
5.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6. Gel-shift凝胶阻滞
7. 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8. dsRNA合成及体内RNA干扰
9. Capped mRNA合成及体内过表达
三、结果
1. MjLSm1、MjLSm2与MjLSm3的基因克隆与序列比对
2. MjLSm1、MjLSm2与MjLSm3的组织分布与表达模式
3. MjLSm1、MjLSm2与MjLSm3蛋白能够结合WSSV dsRNA
4. 干扰MjLSm促进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及对甲壳肽的影响
5. 过表达MjLSm抑制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及对甲壳肽的影响
四、讨论
创新点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498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9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