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稻鳅共作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泥鳅生长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3 12:27
  通过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鳅共作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泥鳅生长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稻鳅共作模式下的施肥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间泥鳅平均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泥鳅体重差异显著,稻谷和稻秆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减氮50%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为6 850 kg∕hm2,无肥处理的稻谷(6 100 kg∕hm2)和稻秆产量均最低;无肥处理泥鳅平均成活率最高,但泥鳅体重显著低于减氮30%和减氮50%处理。施肥处理的溶解氧、总氮含量相较于无肥处理均有大幅上升,高温季节氨氮含量明显高于无肥处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减氮50%处理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效益最好,无肥处理综合得分最低,其中减氮50%处理泥鳅生长因子贡献最高,而无肥处理水稻产量因子贡献最低,常规施肥处理泥鳅成活因子贡献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稻鳅共作模式应实行化肥减量,氮肥减量影响效果大于磷肥减量效果,以减氮50%(纯氮150 kg∕hm2)综合效果最好。 

【文章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稻鳅共作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泥鳅生长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泥鳅收获时的平均成活率和最大成活率

分布情况,泥鳅,成活率,体重


各处理泥鳅收获时全长和体重分布情况

水体,溶解氧,氨氮,情况


与施肥前(7月19日)收集的数据相比,施肥后溶解氧、总氮含量相较于无肥处理均有大幅上升(图3)。水体p H先下降后上升,7月27日监测结果显示,T2处理p H显著高于CK1。水稻生长周期内,T2处理水体总氮含量始终高于CK1。高温季节(8月29日监测),水体p H、溶解氧、TN、TP含量均达到最低值,氨氮含量达到最高值,且T2处理水体氨氮含量明显高于CK1。泥鳅放养后,水体溶解氧含量和p H均上升,CK1水体p H高于T2处理;水体总氮含量有小幅上升;氨氮含量下降。2.4 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于漫漫,李贺,孙璐.  吉林农业. 2019(09)
[2]氮肥减量与替代方式对华南稻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郑华斌,傅荣富,贾巍,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19(02)
[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杨丹,叶祝弘,肖珣,闫颖,刘鸣达,谢桂先.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1)
[4]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化肥减量效应分析[J]. 怀燕,王岳钧,陈叶平,秦叶波.  中国稻米. 2018(05)
[5]肥水和清水下塘时泥鳅鱼苗的生长和存活[J]. 张云龙,袁娟,张子涵,欧阳霞,姚晓丽,董昭然,鲍传和.  水产科学. 2018(04)
[6]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 蔡炳祥,王根连,任洁.  中国稻米. 2016(04)
[7]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 李嘉尧,常东,李柏年,吴旭干,朱泽闻,成永旭.  水产学报. 2014(09)
[8]氨氮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肝、鳃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 郝小凤,刘洋,凌去非.  水生态学杂志. 2012(05)
[9]浮游植物的营养限制研究进展[J]. 蒲新明,吴玉霖.  海洋科学. 2000(02)

博士论文
[1]农业生物种间互惠的生态系统功能[D]. 胡亮亮.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4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04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