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16:12
红水河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横贯广西,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后红水河的水生生物现状,本研究于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8月6日调查分析红水河7个梯级电站相应水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天生桥一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乐滩、桥巩)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主要成果详见下述:一、浮游植物种群结构1.红水河7个电站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64种,隶属7门81属。其中,甲藻门4种,隐藻门5种,黄藻门6种,裸藻门7种,蓝藻门41种,绿藻门48种,硅藻门53种。浮游植物种群丰度具有空间差异,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乐滩(93)>桥巩(87)>大化(84)>平班(78)=龙滩(78)>岩滩(72)>天生桥(57),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即下游种类较丰富,上游较稀缺;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中均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2.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0.57×104 ind./L,其中硅藻门最大为4.02×104ind./L,占总平均密度的38.07%;蓝藻门次之,为2.98×104i...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浮游生物种群概念
1.2 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特征概述
1.2.1 种类组成
1.2.2 种群密度
1.2.3 种群生物量
1.2.4 优势种
1.2.5 生物多样性
1.3 国内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述
1.3.1 国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3.2 我国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4 浮游生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1 浮游植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2 浮游动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5 研究水域概况
1.5.1 红水河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1.5.2 红水河梯级开发状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
2.1.2 采样点布设
2.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2.1.5 分析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水河主要理化指标
2.2.2 红水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2.2.3 浮游植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2.2.4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
2.2.5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2.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影响
2.3.3 红水河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2.3.4 浮游植物各指标对水质监测评价的说明
2.4 小结
第三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时间
3.1.2 采样点布设
3.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水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3.2.2 浮游动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3.2.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
3.2.4 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3.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影响
3.3.3 红水河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3.3.4 关于浮游生物调查中定性与定量问题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7276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浮游生物种群概念
1.2 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特征概述
1.2.1 种类组成
1.2.2 种群密度
1.2.3 种群生物量
1.2.4 优势种
1.2.5 生物多样性
1.3 国内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述
1.3.1 国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3.2 我国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4 浮游生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1 浮游植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2 浮游动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5 研究水域概况
1.5.1 红水河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1.5.2 红水河梯级开发状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
2.1.2 采样点布设
2.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2.1.5 分析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水河主要理化指标
2.2.2 红水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2.2.3 浮游植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2.2.4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
2.2.5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2.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影响
2.3.3 红水河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2.3.4 浮游植物各指标对水质监测评价的说明
2.4 小结
第三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时间
3.1.2 采样点布设
3.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水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3.2.2 浮游动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3.2.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
3.2.4 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3.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影响
3.3.3 红水河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3.3.4 关于浮游生物调查中定性与定量问题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6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