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发糕加工及品质改良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阳;张洪程;蒋达;戴其根;霍中洋;许轲;;不同纬度和播期对苏麦6号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年S1期
2 乔玉强;马传喜;黄正来;司红起;蔡华;夏云祥;;小麦糊化特性参数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3 雷玲;孙辉;姜薇莉;田晓红;杨中建;;稻谷在储藏中糊化特性变化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7年05期
4 张勇,何中虎,张爱民;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我国春小麦的淀粉峰值粘度[J];作物学报;2003年02期
5 杨丽英;张新华;张庆滢;周海;张海英;李俊;;竹芋产量、淀粉含量和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6 孟宪刚,尚勋武,张改生;兰州拉面对淀粉糊化特性的要求[J];中国粮油学报;2004年02期
7 高新楼;史芹;;温麦6号小麦制面品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8 易翠平,倪凌燕,姚惠源;大米淀粉的纯化及性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5年03期
9 张学林,郭天财,朱云集,李志强,王晨阳,马冬云,彭羽;河南省不同纬度生态环境对三种筋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09期
10 董颖超;秦玉昌;李军国;李俊;牛力斌;;小米粉RVA糊化特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凌家煜;;在粮食品质研究中应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的情况简介[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2 王婵;张斌;罗发兴;扶雄;黄强;;玉米淀粉的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冯攀屹;张波;魏益民;严军辉;刘超;王晓曦;;籽粒热处理对燕麦面粉挤压特性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辉;姜薇莉;凌家煜;;电离辐射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济麦20[N];农资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乔玉强;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勇;CIMMYT和中国春小麦在中国和墨西哥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红梅;杂交稻米质与生理生化特性的遗传及相互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陈建省;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品质性状的QTL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德灵;米发糕加工及品质改良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2 李莎莎;水氮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王继丰;糯玉米淀粉粘度差异及栽培措施调控效应[D];扬州大学;2006年
4 高文明;籼米蛋白质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5 未文良;安徽省主要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铃钊;碎米制作米豆腐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刘新红;青稞品质特性评价及加工适宜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4年
8 刘璐;糙米绿色储藏实验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9 蒋甜燕;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朱保侠;普通玉米籽粒淀粉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9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0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