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柑橘纤维性能及其形态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20:52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AQ-Plus-AQ、Fiber-Star-FS和Normal Fiber-NF三种不同柑橘纤维之间的基本成分、理化性质以及结构间的差异,探讨了高压均质处理对柑橘纤维性能结构的影响;对柑橘纤维的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柑橘纤维浓度、油相质量分数、pH值、NaCl浓度、储藏温度以及高压均质处理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AQ、FS和NF在基本成分、物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AQ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较高;FS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最高;三种柑橘纤维中,AQ物理性能最优,具有较好的持水性、持油性以及膨胀性;三种柑橘纤维具有基本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在某些基团,尤其是-OH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FS中-OH含量最高,且结晶度最低,而结晶度较高的AQ和NH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发现AQ以及FS纤维颗粒更小,结构更为疏松,具有更大的表面积。(2)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增加,三种...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柑橘纤维性能及其形态结构研究


柑橘利用示意图

再生纤维素,稳定乳状液,改性纤维素,油脂


第一章 绪论越大,则定向排布的单分子层在界面上结合越紧密的束缚也越大,从而乳状液也越稳定。为了增加界的乳化剂[159]。研究发现改性纤维素、变性淀粉、,集中包裹在油脂周围,以形成凝胶和空间阻碍来14]。如图 1-2 所示,改性纤维素通过在连续相中形,即 picketing 效应和形成网络结构机制联合作用目的[115]。

线路图,线路图,实验技术


实验技术线路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处理方式对柑橘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J]. 曾伟奇,廖劲松,齐军茹.  现代食品科技. 2019(02)
[2]雷笋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理化性能和结构变化[J]. 杨开,杨振寰,吴伟杰,陈剑兵,夏其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4)
[3]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对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性能的影响[J]. 丁莎莎,黄立新,张彩虹,谢普军,邓叶俊,王晓杰.  食品与机械. 2017(08)
[4]正交试验法优化酒石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J]. 丁洁,王宁波,王爱霞,牛犇,高俊,梁宁,洪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5]我国柑橘主要分布区域[J]. 安亚杰.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6(16)
[6]大豆纤维稳定水包油型皮克林乳液的研究[J]. 赵强忠,周海媚.  现代食品科技. 2016(10)
[7]膳食纤维的定义、分类和理化特性[J]. 张小强.  科技展望. 2016(20)
[8]提高柑橘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菌株筛选及鉴定[J]. 杨雪,杨颖,陆胜民,邢建荣,罗秀丽.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3)
[9]柑橘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柠檬酸提取工艺优化[J]. 彭娅,彭荣,殷钟意,郑旭煦.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2)
[10]我国柑橘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单杨.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4(04)

博士论文
[1]基于高压均质的柑橘纤维理化、流变和显微特性研究[D]. 朱欣頔.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甜橙果实膳食纤维代谢机理研究[D]. 董涛.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超声波作用下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质的研究[D]. 唐爱民.华南理工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水溶性豌豆多糖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D]. 程萌.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小麦膳食纤维构效关系研究及化学成分选择性重组[D]. 向琴.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柑橘果实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及其性能表征研究[D]. 董文成.浙江大学 2015
[4]马铃薯渣资源循环利用的工艺技术研究[D]. 吴海燕.华南理工大学 2012
[5]植物纤维中不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 池宁琳.复旦大学 2012
[6]双子改性大豆磷脂的合成工艺和性能研究[D]. 杨阳.南京理工大学 2012
[7]不同来源小麦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应用的研究[D]. 刘金霞.武汉工业学院 2010
[8]猕猴桃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D]. 潘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9]加工处理对膳食纤维理化及发酵特性的影响[D]. 何李.西南大学 2008
[10]甘薯膳食纤维及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D]. 韩俊娟.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898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98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