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源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halI/halR基因表达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04:07
研究表明,致腐微生物的腐败特性表达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腐败菌QS系统的表型,而对QS调控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以腐败大菱鲆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蜂房哈夫尼亚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获得该菌的QS调控基因halI/halR,利用分子对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其表达情况的影响,并探究该菌对外源信号分子的感受能力;其次,本文使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CV026作为生物传感器菌株,探究香兰素对该菌QS系统的腐败表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QS系统的作用机制;最后,将QS抑制剂香兰素应用于冷藏大菱鲆鱼片中,验证其保鲜效果。本文旨在深层次探究腐败微生物的QS机制,及QS抑制剂香兰素的作用机制,为建立靶向控制腐败微生物QS为基础的水产品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蜂房哈夫尼亚菌进行16S rRNA鉴定,并利用BLAST方法筛选并验证蜂房哈夫尼亚菌QS的调控基因halI/halR。2....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群体感应概况
1.1.1 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1.1.2 革兰氏阳性菌群体感应系统
1.1.3 LuxS/AI-2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1.1.4 其他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1.2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腐败
1.2.1 水产品中优势腐败菌
1.2.2 群体感应对水产品腐败变质的影响
1.3 群体感应抑制
1.3.1 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
1.3.2 人工合成类群体感应抑制剂
1.3.3 群体感应淬灭酶
1.3.4 群体感应抑制剂应用
1.4 分子对接技术
1.4.1 分子对接概述
1.4.2 分子对接技术的分类
1.4.3 分子对接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halI/halR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2.1 前言
2.2 主要材料与仪器
2.2.1 菌株活化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引物设计
2.3.2 引物合成
2.3.3 DNA提取
2.3.4 PCR扩增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调控基因halI/halR的验证
2.4.2 产物测序及比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环境及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halI/halR系统表达情况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菌株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活化
3.3.2 引物设计及合成
3.3.3 DNA提取
3.3.4 引物适用性检测
3.3.5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3.6 cDNA合成
3.3.7 荧光定量PCR
3.3.8 不同环境对蜂房哈夫尼亚菌halI/R系统表达的影响
3.3.9 分子对接探究不同类型外源AHLs对受体蛋白HalR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荧光定量PCR引物检测
3.5.2 不同环境及AHLs对蜂房哈夫尼亚菌halI/R系统表达情况的影响
3.5.3 分子对接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菌株
4.2.2 试剂与仪器
4.3 方法
4.3.1 报告平板法检测QSI及紫色菌素的定量分析
4.3.2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3.3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集和泳动的影响
4.3.4 GC-MS定量分析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分泌AHLs的影响
4.3.5 RTq-PCR检测香兰素对halI/halR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4.3.6 分子对接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抗QS活性检测
4.4.2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4.3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集和泳动的影响
4.4.4 GC-MS定量分析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产AHLs的影响
4.4.5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QS调控基因halI/halR表达量的影响
4.4.6 分子对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体感应抑制剂香兰素对冷藏大菱鲆鱼片保鲜效果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菌种
5.3 试验方法
5.3.1 蜂房哈夫尼亚菌菌悬液的制备
5.3.2 无菌鱼片的制备
5.3.3 接种于贮藏试验
5.3.4 菌落总数的测定
5.3.5 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pH的测定
5.3.6 挥发性风味物质(SPME/GC-MS)的测定
5.3.7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菌落总数分析
5.4.2 TVB-N和 pH分析
5.4.3 挥发性气味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2923321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群体感应概况
1.1.1 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1.1.2 革兰氏阳性菌群体感应系统
1.1.3 LuxS/AI-2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1.1.4 其他群体感应调节系统
1.2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腐败
1.2.1 水产品中优势腐败菌
1.2.2 群体感应对水产品腐败变质的影响
1.3 群体感应抑制
1.3.1 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
1.3.2 人工合成类群体感应抑制剂
1.3.3 群体感应淬灭酶
1.3.4 群体感应抑制剂应用
1.4 分子对接技术
1.4.1 分子对接概述
1.4.2 分子对接技术的分类
1.4.3 分子对接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halI/halR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2.1 前言
2.2 主要材料与仪器
2.2.1 菌株活化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引物设计
2.3.2 引物合成
2.3.3 DNA提取
2.3.4 PCR扩增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调控基因halI/halR的验证
2.4.2 产物测序及比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环境及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halI/halR系统表达情况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菌株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活化
3.3.2 引物设计及合成
3.3.3 DNA提取
3.3.4 引物适用性检测
3.3.5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3.6 cDNA合成
3.3.7 荧光定量PCR
3.3.8 不同环境对蜂房哈夫尼亚菌halI/R系统表达的影响
3.3.9 分子对接探究不同类型外源AHLs对受体蛋白HalR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荧光定量PCR引物检测
3.5.2 不同环境及AHLs对蜂房哈夫尼亚菌halI/R系统表达情况的影响
3.5.3 分子对接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菌株
4.2.2 试剂与仪器
4.3 方法
4.3.1 报告平板法检测QSI及紫色菌素的定量分析
4.3.2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3.3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集和泳动的影响
4.3.4 GC-MS定量分析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分泌AHLs的影响
4.3.5 RTq-PCR检测香兰素对halI/halR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4.3.6 分子对接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抗QS活性检测
4.4.2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4.3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群集和泳动的影响
4.4.4 GC-MS定量分析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产AHLs的影响
4.4.5 香兰素对蜂房哈夫尼亚菌QS调控基因halI/halR表达量的影响
4.4.6 分子对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体感应抑制剂香兰素对冷藏大菱鲆鱼片保鲜效果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菌种
5.3 试验方法
5.3.1 蜂房哈夫尼亚菌菌悬液的制备
5.3.2 无菌鱼片的制备
5.3.3 接种于贮藏试验
5.3.4 菌落总数的测定
5.3.5 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pH的测定
5.3.6 挥发性风味物质(SPME/GC-MS)的测定
5.3.7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菌落总数分析
5.4.2 TVB-N和 pH分析
5.4.3 挥发性气味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2923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2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