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制备及AgNWs/涤纶复合织物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00:43
  本研究采用简单高效的一步多元醇法以FeCl3·6H2O为成核控制剂,在高温条件下合成了形貌尺寸均匀、长径比大于800的银纳米线(AgNWs)。将此银纳米线分散到无水乙醇中,用浸渍-烘干工艺处理涤纶织物进而制备出多功能AgNWs/涤纶复合织物,分别研究了合成条件对银纳米线长径比的影响,不同工艺、不同银纳米线溶液浓度及不同长径比的银纳米线对AgNWs/涤纶复合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AgNWs/涤纶复合织物的各项性能,对复合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导电性、抗菌性能和微观形貌等进行测试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多元醇法合成银纳米线。影响银纳米线的长径比因素有很多,为确定银纳米线合成的最优工艺,研究了合成过程中PVP/AgNO3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FeCl3·6H2O用量、滴加速度和搅拌速度等合成条件对银纳米线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银纳米线的最优工艺为160℃温度下反应1.5h、PVP/AgNO3摩尔比为1.4:1、FeCl3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制备及AgNWs/涤纶复合织物性能研究


银纳米线的生长机制示意图

导电纤维,制备工艺,应力应变曲线,SEM图像


)高拉伸导电纤维制备工艺示意图;(b)纤维照片;(c) 截面 SE 映射的图像;(e) 应力应变曲线;(f)未拉伸和 900%应变后纤维的通过浸渍、旋涂、喷绘等工艺将 AgNWs 负载到织物表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好,目前主要以后整理法制备 E学的 Mohammad R. Nateghi 等[57]报道了在棉织物物进行功能化整理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浸渍和干燥工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而均匀的 AgNWs 涂层。测量了 A阻率为 27.4Ω /sq,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具亡),防紫外线系数为 113.14。但是该文献没有研究阿男[58]通过浸渍方法将自制的 AgNWs 吸附到棉织物极少量的 AgNWs 吸附在棉纤维上,不行形成网络结构

SEM图,银纳米线,摩尔比,粒径分析


(j) 3:1 (k) 3.5:1 (l) 4:1图 2.1 不同 PVP/AgNO3摩尔比生成的银纳米线 SEM 图用粒径分析软件经过大量的统计,对银纳米线的长度和直径做了测量,得到图 2.2 所示的长径比关系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银纳米线导电网络的电子纺织品[J]. 丁晨,赵兵,祁宁.  化学进展. 2017(08)
[2]用于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导电材料[J]. 张杰,刘晓霞.  上海纺织科技. 2014(07)

硕士论文
[1]两亲性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银纳米线的制备及棉织物整理初探[D]. 修阿男.苏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40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40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