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汉服运动中改良派与复原派的博弈

发布时间:2021-02-02 21:29
  所谓汉服是指自2002年汉服运动萌芽起,由其参与者参考文物典籍来定义并制作的一类服饰,可视作是现代汉服的简称。而汉服运动是指以同袍群体作为主力军,以汉服作为出发点,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目标的一场民间的非官方的文化复兴运动。近年来,随着文化复兴浪潮的兴起,汉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汉服运动参与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纵观十数年的发展历程,汉服运动经历了从舆论准备到社团化再到流派形成的三个阶段,汉服运动参与者的主张也从求异到求同再走向了分流。其中,一部分主张融入现代审美与生活,强调汉服及汉文化变通性的人被称为改良派;而主张所有汉服必须有出土原型的这部分人被称为复原派。直到今日,改良派和复原派成为了参与者内部最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汉服运动的数十年是文化在冲突中演进的必要过程,也是脱离了原生语境的民俗文化重构的过程。那么,为何汉服运动发展中的论争与博弈出现在当下,并且成为成为一种热门的文化现象?改良派和复原派是如何进行博弈的?他们背后遵循着怎样的行为逻辑?这种博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文章站在民俗学的角度,以文化复兴浪潮作为背景,选取了汉服运动在近年来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民俗主义现象作为...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汉服运动中改良派与复原派的博弈


《全球汉文化复兴组织统计调查》报告图

主题,民族情绪,论坛,兴趣爱好


这与前一个“论坛时代”的讨论主题存在一些差异。一方面,同袍们的线上讨论话题已经有所转变。这一点也从汉服吧的每日主题贴统计中可以得到佐证。从数据上看,汉服吧中关于民族一块的主题讨论数量还在逐年递减,从 2015 年占2.52%到2017年的1.3%再到2018年的几乎为0,可以看到比起“论坛时代”,最明显的是民族情绪淡化。①因为早期的“论坛时代”已经充分消费了民族情绪的号召力,线上汉服组织的形态基本已经稳固,不需要再反复翻炒“民族情绪”的话题。且比起单独建立的网站、论坛,虽然贴吧也是以兴趣爱好为主题进行集结的线上平台,但是这是汉服组织迈出由自我建立的封闭平台向借由大众主流的三方平台发声的第一步。三方平台相对来说技术更加成熟,使用更加便捷,面向人群也更广。这既省去了逐个网站注册验证的繁琐步骤,门槛的降低使得零散的同袍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组织。因此在“贴吧时代”,比起激起人们的民族情绪,把汉服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文化符号来消费,更容易吸引到人。

汉服运动中改良派与复原派的博弈


M君昏礼布置现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 徐赣丽.  民俗研究. 2019(01)
[2]庙会的非遗化、学界书写及中国民俗学:龙牌会研究三十年[J]. 岳永逸,蔡加琪.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6)
[3]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回归生活还是走向艺术[J]. 徐赣丽.  民族艺术. 2017(03)
[4]透视“汉服热”背后的民族文化回归[J]. 梁晓晓.  北方文学. 2017(15)
[5]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J]. 周星.  民俗研究. 2016(03)
[6]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汉服运动兴起与发展[J]. 汪志娟.  商. 2016(06)
[7]文化资本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J]. 吴文浩,王永桂.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7)
[8]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J]. 李春丽,朱峰,崔佩红.  当代青年研究. 2015(01)
[9]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J]. 周星.  民俗研究. 2014(03)
[10]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J]. 韩星.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04)

博士论文
[1]汉服论[D]. 李晰.西安美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汉服复兴运动的审美与实践问题研究[D]. 高雅.南京大学 2019
[2]现代汉服文化传播的困境成因及对策分析[D]. 王继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9
[3]汉服爱好者的行动逻辑研究[D]. 高海南.华东师范大学 2019
[4]汉服图案元素的汲取与自创品牌的应用思考[D]. 丁秋苗.浙江理工大学 2018
[5]“汉服热”与大众文化消费[D]. 陏天歌.云南大学 2017
[6]“现代汉服”款式结构特征研究及数字化实现[D]. 冀子辉.东华大学 2016
[7]华夏魂,汉服情[D]. 何伊莎.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与传统和现代对话—汉服迷的在线文化实践研究[D]. 崔雯雯.安徽大学 2016
[9]汉服运动研究[D]. 房媛.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0]民俗主义视野下的信阳民歌研究[D]. 胡慧.河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5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015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