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的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21:35
“踏虎凿花”是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代表。曾经的踏虎凿花作为苗族刺绣的底图而受到广大苗族人民的喜爱,如今因为汉服影响和机械代替手工的冲击,需求量的下降使踏虎凿花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如今虽有得到政府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逐渐有些起色,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目前,踏虎凿花的产品大多还停留在工艺美术范畴,实用性不强,市场需求量不大。踏虎凿花文创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开发上虽有所突破,但因呈现形式单一,手工成本过高,售价无法满足大众化需求等原因,效果并不明显。本课题以提取踏虎凿花文化为基础,塑造独具特色的凿花工艺品牌,以期拓展踏虎凿花市场。根据实地调查湘西地区踏虎凿花现状,并结合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踏虎凿花的艺术特色及纹样进行系统分析与整理归纳,融合踏虎凿花的艺术内涵,设计创造出注入现代设计理念的踏虎凿花品牌“花客”。通过对“花客”品牌的视觉系统设计、APP界面设计、衍生品设计等来完成推广非遗文化“踏虎凿花”的目的。试图通过对“花客”品牌形象设计向受众传递踏虎凿花的文化内涵,提升湘西民族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踏虎凿花行业提供新的渠道与可观的...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部分常见纹样归类(笔者设计整理)
、变形、连笔的手法进行字体设计。形设计方面:依据踏虎凿花的艺术分析,踏虎凿花是一种重视“线条”的艺术,是讲究完美寓意的艺术,因此LOGO整体外形设计为正圆形,“圆”寓意和谐圆满、完美吉祥,这点符合踏虎凿花“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原则;艺术手段方面:LOGO的整体设计以“线条”为主体,试将踏虎凿花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强调线的运用”渗入本设计当中;而文字方面,标志需要符合“识别性强、辨识度高”的基本特征,因此“花客”二字在保留汉字的主笔画、保留汉字外轮廓的基础上尽量简化,使画面简洁大方。(如图4.1)图4.1标志设计方案一(笔者设计绘制)方案二:与方案一纯文字变形的LOGO不同,方案二的LOGO采用的是图形加文字的构成形式。
第四章“花客”的品牌设计第12页苗族人民认为蝴蝶妈妈是他们的祖先,蝴蝶象征着生命、繁殖,因此在踏虎凿花作品中常常可见各式各样的蝴蝶图案,石榴常被用作多子的象征,就有了各种蝴蝶与石榴相结合的图案设计,借用“石榴尾蝴蝶”图案希望实现繁衍生息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因此方案二中,图形标志的设计以蝴蝶的造型为设计原型,在简化蝴蝶外形的基础上保留了石榴尾的造型特征;LOGO中文字的设计沿用了方案一的设计思路,主要以圆滑端点的线条为主,在保留字的识别性基础上简化笔画,使其简洁、清晰、易识别,同时加强了字的整体对称效果。(如图4.2)图4.2标志设计方案二(笔者设计绘制)方案三:考虑到方案二中侧飞的蝴蝶造型识别性并不强,容易被人误解。因此在方案二的图标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选用左右对称的正面蝴蝶为造型基础,仍然延续使用了苗族人们最喜闻乐见的“石榴尾蝴蝶”图案为原型。LOGO的图形在参考了踏虎凿花剪纸中“石榴尾蝴蝶”的基础造型上进行简化提炼,并结合“花客”拼音的开头字母“H”进行组合设计;在中文字的设计上,为体现踏虎凿花是一门用刀切刻的艺术,在标志中文字的设计上,多数笔画上采用了45度角的切割效果(如图4.3)。苗族的踏虎凿花起初是作为苗族传统服饰的底稿、纸样,而人体的对称性决定了传统凿花的图案大多为对称式构图。为使LOGO的整体设计迎合早期传统踏虎凿花的“对称”的艺术特色。特意将简化设计后的石榴尾蝴蝶图案限定在字母“H”中,使整个LOGO的图形设计达到左右对称的完美效果。图4.3标志设计方案三(笔者设计绘制)三、品牌标志设计定稿(一)标准字体及制图方案二中的标准字设计简洁清晰,相比较方案三的标准字设计更加柔美,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品牌塑造与创新[J]. 宋辰,王玮,马伯尧. 戏剧之家. 2018(30)
[2]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构建[J]. 何佳,王朝阳,周丽敏. 包装工程. 2018(06)
[3]艺术衍生品设计的顾客价值思维基础[J]. 章俊杰. 新美术. 2017(11)
[4]浅谈梁巧艳剪纸艺术衍生品及其发展[J]. 申凤竹. 人文天下. 2017(13)
[5]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推广研究——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J]. 谢晋业. 设计. 2016(24)
[6]浅论苗族剪纸的继承与发展[J]. 罗明亮. 理论与当代. 2015(10)
[7]湘西苗族锉花剪纸的艺术特征及内涵研究[J]. 朱亮,刘宗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10)
[8]大众文化视野下非遗衍生品研究[J]. 朱莉莉. 博物馆研究. 2015(03)
[9]湘西苗族服饰设计中的踏虎凿花艺术[J]. 张希. 包装学报. 2015(03)
[10]艺术衍生品的策略性选择与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为例[J]. 江文淼. 艺术探索. 2014(05)
硕士论文
[1]剪纸艺术研究及其对当代艺术设计与创作的启示[D]. 张燕.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漳浦剪纸艺术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圆.福建师范大学 2017
[3]浅析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 刘敏.天津科技大学 2017
[4]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视觉识别设计体系研究[D]. 卞星玮.江苏大学 2016
[5]蔚县剪纸的衍生品设计研究[D]. 赵爽.华北理工大学 2016
[6]泸溪民间纸艺研究[D]. 刘育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芒市傣族剪纸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D]. 刘源.昆明理工大学 2014
[8]湘西苗族巴代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微探[D]. 吴烨.西安美术学院 2014
[9]湘西苗族踏虎凿花研究[D]. 曹亚男.赣南师范学院 2012
[10]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研究[D]. 张小华.湖南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0365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部分常见纹样归类(笔者设计整理)
、变形、连笔的手法进行字体设计。形设计方面:依据踏虎凿花的艺术分析,踏虎凿花是一种重视“线条”的艺术,是讲究完美寓意的艺术,因此LOGO整体外形设计为正圆形,“圆”寓意和谐圆满、完美吉祥,这点符合踏虎凿花“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原则;艺术手段方面:LOGO的整体设计以“线条”为主体,试将踏虎凿花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强调线的运用”渗入本设计当中;而文字方面,标志需要符合“识别性强、辨识度高”的基本特征,因此“花客”二字在保留汉字的主笔画、保留汉字外轮廓的基础上尽量简化,使画面简洁大方。(如图4.1)图4.1标志设计方案一(笔者设计绘制)方案二:与方案一纯文字变形的LOGO不同,方案二的LOGO采用的是图形加文字的构成形式。
第四章“花客”的品牌设计第12页苗族人民认为蝴蝶妈妈是他们的祖先,蝴蝶象征着生命、繁殖,因此在踏虎凿花作品中常常可见各式各样的蝴蝶图案,石榴常被用作多子的象征,就有了各种蝴蝶与石榴相结合的图案设计,借用“石榴尾蝴蝶”图案希望实现繁衍生息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因此方案二中,图形标志的设计以蝴蝶的造型为设计原型,在简化蝴蝶外形的基础上保留了石榴尾的造型特征;LOGO中文字的设计沿用了方案一的设计思路,主要以圆滑端点的线条为主,在保留字的识别性基础上简化笔画,使其简洁、清晰、易识别,同时加强了字的整体对称效果。(如图4.2)图4.2标志设计方案二(笔者设计绘制)方案三:考虑到方案二中侧飞的蝴蝶造型识别性并不强,容易被人误解。因此在方案二的图标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选用左右对称的正面蝴蝶为造型基础,仍然延续使用了苗族人们最喜闻乐见的“石榴尾蝴蝶”图案为原型。LOGO的图形在参考了踏虎凿花剪纸中“石榴尾蝴蝶”的基础造型上进行简化提炼,并结合“花客”拼音的开头字母“H”进行组合设计;在中文字的设计上,为体现踏虎凿花是一门用刀切刻的艺术,在标志中文字的设计上,多数笔画上采用了45度角的切割效果(如图4.3)。苗族的踏虎凿花起初是作为苗族传统服饰的底稿、纸样,而人体的对称性决定了传统凿花的图案大多为对称式构图。为使LOGO的整体设计迎合早期传统踏虎凿花的“对称”的艺术特色。特意将简化设计后的石榴尾蝴蝶图案限定在字母“H”中,使整个LOGO的图形设计达到左右对称的完美效果。图4.3标志设计方案三(笔者设计绘制)三、品牌标志设计定稿(一)标准字体及制图方案二中的标准字设计简洁清晰,相比较方案三的标准字设计更加柔美,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品牌塑造与创新[J]. 宋辰,王玮,马伯尧. 戏剧之家. 2018(30)
[2]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构建[J]. 何佳,王朝阳,周丽敏. 包装工程. 2018(06)
[3]艺术衍生品设计的顾客价值思维基础[J]. 章俊杰. 新美术. 2017(11)
[4]浅谈梁巧艳剪纸艺术衍生品及其发展[J]. 申凤竹. 人文天下. 2017(13)
[5]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推广研究——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J]. 谢晋业. 设计. 2016(24)
[6]浅论苗族剪纸的继承与发展[J]. 罗明亮. 理论与当代. 2015(10)
[7]湘西苗族锉花剪纸的艺术特征及内涵研究[J]. 朱亮,刘宗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10)
[8]大众文化视野下非遗衍生品研究[J]. 朱莉莉. 博物馆研究. 2015(03)
[9]湘西苗族服饰设计中的踏虎凿花艺术[J]. 张希. 包装学报. 2015(03)
[10]艺术衍生品的策略性选择与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为例[J]. 江文淼. 艺术探索. 2014(05)
硕士论文
[1]剪纸艺术研究及其对当代艺术设计与创作的启示[D]. 张燕.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漳浦剪纸艺术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圆.福建师范大学 2017
[3]浅析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 刘敏.天津科技大学 2017
[4]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视觉识别设计体系研究[D]. 卞星玮.江苏大学 2016
[5]蔚县剪纸的衍生品设计研究[D]. 赵爽.华北理工大学 2016
[6]泸溪民间纸艺研究[D]. 刘育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芒市傣族剪纸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D]. 刘源.昆明理工大学 2014
[8]湘西苗族巴代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微探[D]. 吴烨.西安美术学院 2014
[9]湘西苗族踏虎凿花研究[D]. 曹亚男.赣南师范学院 2012
[10]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研究[D]. 张小华.湖南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0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0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