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3:55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心血管保护、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可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然而,白藜芦醇的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生物聚合物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白藜芦醇的溶解性、生物可及性和稳定性,使白藜芦醇能够充分发挥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谷物膳食纤维在全谷物食品的健康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能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与多酚相结合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因此,本文选择谷物膳食纤维作为载体基质构建生物聚合物颗粒以递送白藜芦醇。选择了三种常见易得、性质稳定的谷物膳食纤维——玉米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和抗性糊精分别作为载体基质,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白藜芦醇-玉米可溶性膳食纤维复合物、白藜芦醇-抗性淀粉复合物和白藜芦醇-抗性糊精复合物。以白藜芦醇-抗性淀粉复合物为例,选择载量和负载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了的工艺条件为:白藜芦醇的含量10%、反溶剂与溶剂(水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6?1、静置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白藜芦醇-玉米可溶性膳食纤维复合物的载量和负载效率分别为8.29%和83.11%,白藜芦醇-抗性淀粉复合物的载量和负载效率分别为...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白藜芦醇
1.1.1 白藜芦醇的简介
1.1.2 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
1.1.3 白藜芦醇递送体系的研究
1.1.4 白藜芦醇固体制剂的胃肠道吸收
1.2 反溶剂沉淀法
1.2.1 过饱和度
1.2.2 粒子成核、生长和聚集
1.2.3 制备过程中影响粒子的因素
1.3 立题背景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5 热重分析(TGA)
2.2.6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水合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2.7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载量和负载效率的测定
2.2.8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水溶性的测定
2.2.9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0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体外释放试验
2.2.1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2.2.12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储藏稳定性
2.2.13 小麦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2.2.14 快速粘度分析(RVA)
2.2.15 回生淀粉的制备
2.2.1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制备研究
3.1.1 .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3.1.2 反溶剂与溶剂体积比的影响
3.1.3 静置时间的影响
3.1.4 优化条件验证
3.2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3.2.1 微观形貌、粒径和电位分析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热重分析
3.3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水溶性分析
3.4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5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3.6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研究
3.7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3.8 白藜芦醇-抗性淀粉复合物对小麦淀粉糊化和回生的影响
3.8.1 小麦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3.8.2 快速粘度分析
3.8.3 X-射线衍射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藜芦醇抗病毒研究进展[J]. 危婷,杨青.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1)
[2]非等温热分析法研究白藜芦醇及其苷的熔点、热稳定性及分解动力学[J]. 肖卓炳,赵艺楠,刘建兰,宋科,陈上. 分析测试学报. 2015(10)
[3]玉米芯的热解特性及气相产物的释放规律[J]. 姚锡文,许开立.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3)
硕士论文
[1]水溶性淀粉基纳米粒载体制备及性质研究[D]. 叶凡.江南大学 2017
[2]原花青素抑制玉米淀粉回生作用的研究[D]. 许晨.天津科技大学 2016
[3]白藜芦醇立方液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 李琳.兰州大学 2015
[4]反溶剂法制备的熊果酸纳米粒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D]. 杜新莹.天津大学 2016
[5]白藜芦醇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D]. 孙瑞.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30956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白藜芦醇
1.1.1 白藜芦醇的简介
1.1.2 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
1.1.3 白藜芦醇递送体系的研究
1.1.4 白藜芦醇固体制剂的胃肠道吸收
1.2 反溶剂沉淀法
1.2.1 过饱和度
1.2.2 粒子成核、生长和聚集
1.2.3 制备过程中影响粒子的因素
1.3 立题背景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5 热重分析(TGA)
2.2.6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水合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2.7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载量和负载效率的测定
2.2.8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水溶性的测定
2.2.9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0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体外释放试验
2.2.1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2.2.12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储藏稳定性
2.2.13 小麦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2.2.14 快速粘度分析(RVA)
2.2.15 回生淀粉的制备
2.2.1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制备研究
3.1.1 .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3.1.2 反溶剂与溶剂体积比的影响
3.1.3 静置时间的影响
3.1.4 优化条件验证
3.2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3.2.1 微观形貌、粒径和电位分析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热重分析
3.3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水溶性分析
3.4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5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3.6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研究
3.7 白藜芦醇-膳食纤维复合物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3.8 白藜芦醇-抗性淀粉复合物对小麦淀粉糊化和回生的影响
3.8.1 小麦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3.8.2 快速粘度分析
3.8.3 X-射线衍射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藜芦醇抗病毒研究进展[J]. 危婷,杨青.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1)
[2]非等温热分析法研究白藜芦醇及其苷的熔点、热稳定性及分解动力学[J]. 肖卓炳,赵艺楠,刘建兰,宋科,陈上. 分析测试学报. 2015(10)
[3]玉米芯的热解特性及气相产物的释放规律[J]. 姚锡文,许开立.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3)
硕士论文
[1]水溶性淀粉基纳米粒载体制备及性质研究[D]. 叶凡.江南大学 2017
[2]原花青素抑制玉米淀粉回生作用的研究[D]. 许晨.天津科技大学 2016
[3]白藜芦醇立方液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 李琳.兰州大学 2015
[4]反溶剂法制备的熊果酸纳米粒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D]. 杜新莹.天津大学 2016
[5]白藜芦醇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D]. 孙瑞.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30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3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