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5:37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所有多羟基酚类物质的总称,是茶叶中主要的功能活性物质。工业上一般是由茶叶原料经纯水或乙醇/水提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制备不同纯度的产品。然而在茶叶深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在茶叶上的农药分子溶解并富集于溶剂中,最终在茶多酚产品中残留。茶多酚中的农药残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影响茶多酚产品的出口和销售。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DT-MIP)和一种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并且选择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填料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于脱除茶多酚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计算机模拟筛选最佳功能单体。为了能够高效、快速地筛选出合适的功能单体,通过Gaussian 09软件模拟了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和二乙烯基吡啶(2-Vpy)三种功能单体和吡虫啉、啶虫脒两种模板分子的最优构型,计算了三种功能单体和两种模板分子分别以摩尔比为1:4的比例形成的每一种聚合物的结合能,通过能量最低原则挑选出了 MAA为最佳功能单体。这种方法与实验摸索相比,大大节约了实验时间,减少了试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


图1-2.表面分予:印迹聚合物示意图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


图1-4烟酰胺(A),吡虫啉(B)和啶虫脒(C)的分子结构??Fig.?1-4?Molecular?structures?of?nicotinamide?(A);?imidacloprid?(B);?and?acetamiprid?(C)??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


图3-4改性硅胶、DT-MIP和NIP的红外光谱图??Fig.?3-4?FT-IR?spectrum?of?modified?silica?gel,?DT-MIP?and?NIP??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茶树栽培的影响[J]. 徐悦菱,李新生,燕飞,李柳笛.  生物资源. 2019(02)
[2]以云南铁观音为原料的速溶茶加工研究[J]. 蒋宾,黄尹,石兴云,王利妍,郭天杰,念波,吕才有,赵明,马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9)
[3]不动杆菌BCL-1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茶鲜叶吡虫啉的降解[J]. 胡桂萍,石旭平,叶川,双巧云,黎小萍,杨广,施龙清,张建华,曹红妹,饶连英,欧阳雪灵,杨帆.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0)
[4]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菠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吸附性能研究[J]. 柴宗龙,袁彩霞,钱滢文,张彦军,王杰斌.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8(03)
[5]梵净山茶中18种矿物质元素的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J]. 熊冬华,李刚凤,杨天友,罗静,李建新,徐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11)
[6]秃房茶嘌呤生物碱组成特点及生化品质成分的研究[J]. 滕杰,曾贞,黄亚辉.  广西植物. 2018(05)
[7]4个等级内山六安瓜片茶叶氨基酸的组成及差异[J]. 范培珍,薄晓培,王梦馨,韩宝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8]改性介孔碳对有机氯农药吸附性能研究[J]. 袁彩霞,钱滢文,王克辉,伏笑丽.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6(06)
[9]16种中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对比研究[J]. 高海荣,黄振旭,李华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7)
[10]改性MCM-41分子筛对阴离子偶氮染料的吸附作用机理[J]. 全姗姗,朱玉婵,任占海,郗腾,鲁明珠,任占冬.  化工进展. 2016(01)

博士论文
[1]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D]. 徐悦华.华南理工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研究[D]. 李耀.西南大学 2017
[2]超声水解联合作用释放污泥中SCFAs的优化研究与效应浅析[D]. 蔡佳骏.华东理工大学 2015
[3]茶苗光形态建成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合成研究[D]. 卢忠尉.安徽农业大学 2012
[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二甲基肼诱发大鼠肠癌的抑制作用[D]. 王玉.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5]速溶茶中吡虫啉与啶虫脒检测方法及大孔树脂吸附降解的研究[D]. 王卿.安徽农业大学 2010
[6]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 李敏.沈阳药科大学 2008
[7]苹果汁中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技术研究[D]. 惠卫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6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6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