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PLA梯度复合滤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18:05
为提高对小直径颗粒的过滤效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纳米纤维毡,并将其与聚丙烯(PP)纺粘熔喷非织造基布复合,通过调节纺丝电压、纺丝时间和纤维毡层数,形成梯度结构复合过滤材料。结果表明:PL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纺丝电压的升高而减小;PLA纳米纤维毡可显著提高PP纺粘熔喷非织造基布对小直径颗粒的过滤效率,随着纺丝时间和纳米纤维毡层数的增加,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的过滤效率得到提高,但过滤阻力呈现上升趋势;当纳米纤维纤维毡层数为3层、每层纺丝时间为1.5h时,复合滤料对0.3μm和0.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分别可达97.291%和98.862%,但过滤阻力达到39Pa。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材料与设备
1.2 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
1.3 复合滤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
1.3.1 形态结构测试
1.3.2 复合滤料厚度测试
1.3.3 空气过滤性能测试
1.3.4 孔径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PL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
2.2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厚度
2.3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
2.4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孔径分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静电纺丝法制备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朝军,刘俊杰,丁伊可,张建青,黄禄英. 纺织学报. 2019(06)
[2]纤维滤料对NaCl气溶胶过滤容尘行为研究[J]. 倪冰选,张鹏,杨欣卉. 上海纺织科技. 2018(11)
[3]驻极体电纺膜的荷电特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J]. 刘延波,赵新宇,刘健,陈文洋,杨媛媛,韦春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8(05)
[4]梯度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J]. 董锋,王航,滕士英,庄旭品,程博闻. 纺织学报. 2018(09)
[5]空气过滤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J]. 周川,杨小兵,颜晓珊,张守鑫,杨博,杨光. 功能材料. 2018(05)
[6]复合滤材的结构设计及其对PM2.5的防护性能[J]. 娄辉清,王利娜,闫新,陈增斌,邵丕健,李海伟,胡颖荷. 丝绸. 2018(07)
[7]新型纳微纤维复合滤料的制备及性能[J]. 钱晓明,王一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8]具有梯度结构的静电纺聚酰胺6珠粒纤维/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研究[J]. 刘兆麟,张威. 现代纺织技术. 2018(02)
[9]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梯度型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J]. 倪冰选,杨欣卉,张鹏. 合成纤维工业. 2017(06)
[10]梯度结构耐高温纤维过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 张恒,甄琪,王俊南,钱晓明,刘永胜. 纺织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68306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材料与设备
1.2 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
1.3 复合滤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
1.3.1 形态结构测试
1.3.2 复合滤料厚度测试
1.3.3 空气过滤性能测试
1.3.4 孔径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PL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
2.2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厚度
2.3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
2.4 PLA梯度过滤材料的孔径分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静电纺丝法制备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朝军,刘俊杰,丁伊可,张建青,黄禄英. 纺织学报. 2019(06)
[2]纤维滤料对NaCl气溶胶过滤容尘行为研究[J]. 倪冰选,张鹏,杨欣卉. 上海纺织科技. 2018(11)
[3]驻极体电纺膜的荷电特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J]. 刘延波,赵新宇,刘健,陈文洋,杨媛媛,韦春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8(05)
[4]梯度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J]. 董锋,王航,滕士英,庄旭品,程博闻. 纺织学报. 2018(09)
[5]空气过滤用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J]. 周川,杨小兵,颜晓珊,张守鑫,杨博,杨光. 功能材料. 2018(05)
[6]复合滤材的结构设计及其对PM2.5的防护性能[J]. 娄辉清,王利娜,闫新,陈增斌,邵丕健,李海伟,胡颖荷. 丝绸. 2018(07)
[7]新型纳微纤维复合滤料的制备及性能[J]. 钱晓明,王一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8]具有梯度结构的静电纺聚酰胺6珠粒纤维/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研究[J]. 刘兆麟,张威. 现代纺织技术. 2018(02)
[9]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梯度型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J]. 倪冰选,杨欣卉,张鹏. 合成纤维工业. 2017(06)
[10]梯度结构耐高温纤维过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 张恒,甄琪,王俊南,钱晓明,刘永胜. 纺织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683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8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