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液撞击流技术的油烟净化器的研发
发布时间:2022-11-06 17:2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饮食加工的厨房产生的油烟污染物已经成为影响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是基于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烟净化器的基本结构和其中应用到的净化原理,然后对其实际结构进行分析简化建立了三维数值模拟几何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进行模拟计算。保证其它参数不变,研究不同底部喷淋液滴流量下净化器内气相和液相的流场规律。净化器内底部喷嘴上方区域气相速度会变大。在净化器内从下到上气相压力逐渐增大。随着喷淋液滴流量增大,从左边进来的液滴和底部喷淋液滴在净化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逐渐减小。保证其它参数不变,研究不同气相速度下净化器内气相和液相的流场规律。在净化器内底部喷嘴上方区域及右上方一块区域气相速度较其他区域要大。气相进入净化器后下方的气相压力减小,而上方的气相压力增大。随着气相速度增大,从左边进来的液滴在净化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变化不大,底部喷淋液滴在净化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来说是在增大。保证其它参数不变,研究不同液粒粒径下净化器内气相和液相的流场规律。当液粒粒径为50μm和100μm时,在净化器底部喷嘴上方一定区域里气相速度会有明...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目前常用油烟净化方法
1.3 撞击流技术
1.3.1 撞击流的基本原理
1.3.2 撞击流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系统研究
2.1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系统构成
2.2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净化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烟净化器数学模型与几何模型建立
3.1 净化器数学模型建立
3.2 净化器几何模型建立
3.2.1 几何模型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定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净化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底部喷淋液滴流量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1.1 气相流场分析
4.1.2 液相流场分析
4.2 气相速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2.1 气相流场分析
4.2.2 液相流场分析
4.3 液粒粒径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3.1 气相流场分析
4.3.2 液相流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性能的测定
5.1 实验方案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测量及数值模拟研究[J]. 孙怀宇,王宇.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03)
[2]关于对油烟净化设备与油烟净化效率检测的研究[J]. 彭俊岭,李超. 北方环境. 2011(04)
[3]小喷嘴间距撞击流的径向射流速度分布[J]. 孙志刚,李伟锋,刘海峰.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0(02)
[4]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J]. 张秀东,刘有智,樊光友,王立达,陈建.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04)
[5]大间距两不对称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J]. 孙志刚,李伟锋,刘海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6)
[6]撞击流中单颗粒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J]. 刘红娟,邹春,田智威,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7]撞击流结晶器中磷酸氢二钠结晶成长速度[J]. 周玉新,伍沅,包传平. 化学工程. 2007(12)
[8]烹饪油烟净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 左乐,李彩亭,曾光明,李珊红,李思民,王飞. 中国油脂. 2007(11)
[9]撞击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 徐永通,唐惠庆,叶树峰,蔡漳平,谢裕生,陈运法.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7(11)
[10]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宋华,王保伟,许根慧.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7(04)
硕士论文
[1]超声波雾化技术在油烟净化上的应用研究[D]. 李冠文.广东工业大学 2008
[2]油烟的催化净化研究[D]. 叶长明.郑州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703909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目前常用油烟净化方法
1.3 撞击流技术
1.3.1 撞击流的基本原理
1.3.2 撞击流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系统研究
2.1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系统构成
2.2 新型湿法撞击流式油烟净化器净化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烟净化器数学模型与几何模型建立
3.1 净化器数学模型建立
3.2 净化器几何模型建立
3.2.1 几何模型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定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净化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底部喷淋液滴流量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1.1 气相流场分析
4.1.2 液相流场分析
4.2 气相速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2.1 气相流场分析
4.2.2 液相流场分析
4.3 液粒粒径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4.3.1 气相流场分析
4.3.2 液相流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性能的测定
5.1 实验方案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测量及数值模拟研究[J]. 孙怀宇,王宇.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03)
[2]关于对油烟净化设备与油烟净化效率检测的研究[J]. 彭俊岭,李超. 北方环境. 2011(04)
[3]小喷嘴间距撞击流的径向射流速度分布[J]. 孙志刚,李伟锋,刘海峰.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0(02)
[4]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J]. 张秀东,刘有智,樊光友,王立达,陈建.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04)
[5]大间距两不对称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J]. 孙志刚,李伟锋,刘海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6)
[6]撞击流中单颗粒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J]. 刘红娟,邹春,田智威,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7]撞击流结晶器中磷酸氢二钠结晶成长速度[J]. 周玉新,伍沅,包传平. 化学工程. 2007(12)
[8]烹饪油烟净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 左乐,李彩亭,曾光明,李珊红,李思民,王飞. 中国油脂. 2007(11)
[9]撞击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 徐永通,唐惠庆,叶树峰,蔡漳平,谢裕生,陈运法.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7(11)
[10]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宋华,王保伟,许根慧.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7(04)
硕士论文
[1]超声波雾化技术在油烟净化上的应用研究[D]. 李冠文.广东工业大学 2008
[2]油烟的催化净化研究[D]. 叶长明.郑州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703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70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