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基于河湖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快速栽种及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2:37
【摘要】:近年来,我国河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是一种生态环保、绿色持久的解决办法。针对水生植物栽种速度慢、成活率不高、不同植物类型组合对污染物净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提高种植效率和成活率的水生植物快速栽种技术;并应用该技术进行5种常见乡土水生植物的栽种,通过最佳水生植物类型配置以及栽种密度的优化,实现V类富营养化水体提升至Ⅲ类水目的。开发了一种便携式的沉水植物种植装置,不仅可用于浅水域种植、也可用于深水种植,种植效率比传统手工栽种方式提高了一倍左右,成活率提高了 6%左右,实现了水生植物快速栽种。植物配置净化水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复合类型配置对水质净化效果优于单一的沉水植物配置。其中,水体中DO、TP、NH3-N和CODcr净化效果最佳配置均是西伯利亚鸢尾+金鱼藻的复合水生植物配置类型,净化后的DO、TP、NH3-N和CODcr等水质指标分别维持在:10.24 mg/L、0.045 mg/L、0.272 mg/L、13.56mg/L,DO 浓度提高 80.98%,TP、NH3-N 和 CODcr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00%、83.00%和74.44%;水体中TN去除效果最佳植物配置是西伯利亚鸢尾+轮叶黑藻的复合水生植物类型配置,TN浓度维持在0.83 mg/L,去除率为76.19%;各水生植物类型配置水体的pH值试验期间均无显著差异,始终维持在中性且弱碱性的范围内,较稳定。水生植物栽种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挺水植物株高约为70cm,直径约为3cm,沉水植物株高约为20cm,直径约为0.5cm的条件下,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复合类型配置对各项水质指标净化效果较好的最佳栽种密度均为(50株沉水植物+25株挺水植物)·m-2,单一的沉水植物类型配置对各相指标净化效果较好的最佳栽种密度均为75株·m-2。水生植物对底泥中氮磷吸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生植物类型配置对底泥中TN和TP含量的吸收效果不同,复合植物类型配置强于单一的沉水植物类型配置。在木研究的栽种密度范围内,栽种密度越大,水生植物对底泥中N、P营养盐的吸收效果越好。
【图文】:

鸢尾,西伯利亚


逦W处大章北样O逦"逡逑图2.1水生植物种植试验区位图逡逑Fig.邋2.1邋Positing邋of邋aquatic邋planting邋test邋area逡逑本次试验水生植物的种植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林业大学北路13号的北京逡逑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中进行,以此保证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逡逑使试验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相关资料查阅以及走访调查,选取5逡逑种白洋淀水生植物培育基地中对水体净化效果较好的乡土植物,具体信息如下:逡逑(1)西伯利亚鸾尾(Ms逦)逡逑西伯利亚鸢尾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西伯利亚鸢尾既可耐寒又可耐热,在各逡逑种水域环境均能生长良好,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尤其抗根腐病,是鸢尾属中逡逑适应性较强的一种。西伯利亚鸢尾应用范围也非常广,还具有较强的景观效果作逡逑用。逡逑图2.2西伯利亚鸢尾逡逑Fig.邋2.2邋Iris邋?

水生植物,位图,鸢尾,西伯利亚


适应性较强的一种。西伯利亚鸢尾应用范围也非常广,,还具有较强的景观效果作逡逑用。逡逑图2.2西伯利亚鸢尾逡逑Fig.邋2.2邋Iris邋sibirica逡逑Cl)芦考(Phragmites邋australias)逡逑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晔;湖岸沙粒对水质净化的重大贡献[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5期

2 苏洪山;;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徐州故黄河段养鱼水质的初步研究[J];淡水渔业;1988年06期

3 ;环境卫生与监测[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1989年01期

4 金秋;;基于生态下的水生植物水质净化功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年03期

5 刘志;肖景贤;;水质净化常用方法介绍[J];水利天地;2007年11期

6 田嘉宁,李郁侠;封闭性港湾水质净化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1998年S1期

7 廖江福;张海平;;磁加载和磁分离水质净化技术在河涌黑臭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7年06期

8 李红艳;章光新;孙广志;;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扎龙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模拟与评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10期

9 冯建华;;水质净化装置防腐蚀管理初探[J];金山企业管理;2002年02期

10 丁昆仑;孙文海;贾燕南;;集雨水质净化方法及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尤爱菊;金倩楠;徐海波;廖静;;基于水源条件的人工湖水质净化系统设计[A];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王乐阳;张翠英;赵远;刘家曾;;藻类沉水植物净化水质效能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2生物法[C];2016年

3 ;炭素纤维生态草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4 陈汉辉;;东深源水生物预处理工程填料上苔藓虫演替及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李雄杰;黄琳琳;张学森;;“水体置换+水质净化”综合治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异龙湖水体污染治理为例[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6 田娇;;EM技术与水质净化方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7 张粲;熊晓丽;张永祥;王磊;田淼;;饮水安全与水质净化[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青云;林莉;汤显强;赵良元;;湖库富营养化水体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研究与应用[A];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苟青;陶玲;李晓莉;李谷;;不同基质潜流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及与基质酶关系研究[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高月香;张毅敏;吴晓敏;王伟民;;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工程的长效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茅洲河水质创近30年来最好水平[N];南方日报;2020年

2 记者 史瑞丽 通讯员 许晶亮;滨江西地下式水质净化中心将启动[N];海口日报;2019年

3 记者 杨官荣;“八大工程”持续提升海河水质[N];昆明日报;2018年

4 “十二五”水专项太湖新城课题组(无锡城市发展集团);以综合整装成套技术改善高速发展的城市湖滨流域水质[N];中国环境报;2018年

5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陈伟奋 项飞;全市上半年水质优良率逾七成[N];宁波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陈婧;黑臭水体治理须截污清淤与监管并行[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张铮;明年小清河全面“清”起来[N];济南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邓铭瑶;为了守护三亚母亲河的美丽[N];三亚日报;2017年

9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鑫;“知水”的治水经[N];经济日报;2017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建伟;“龙须沟”华丽变身“民心渠”[N];邯郸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鹏;菌—藻—浮床复合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秀捷;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研究与示范[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倩;人工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影响污染物去除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吴海明;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利朋;白洋淀水质污染特征及基于植物净化的水质提升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朱思宇;基于河湖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快速栽种及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3 欧丹玲;不同沉水植物配置模式对水质净化效果与案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4 翟学正;入淀河口湿地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5 王瑞奇;八家河入库段水质净化生态工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康宏志;海绵校园人工水系水量水质变化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7 黄明意;水葫芦无害化处理及利用[D];福州大学;2015年

8 杨阳;天津中心城区河网水质净化与优化调控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9 吴莉娜;雨水滤清系统不同设施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顾强;苏州河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黑臭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2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