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6种植物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21:53
【摘要】: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降雨少,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恢复与重建势在必行。水分是当地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因此,物种选择成为关键,需要水分利用效率高且耐旱的物种,以提高植被恢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以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杂交狼尾草(Pnnisetum amerieanum×P.pureum)、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和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砒砂岩区6种植物在水分利用特性方面的差别,包括日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荧光参数,PV曲线等指示的组织耐脱水参数和碳同位素指示的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别,以期为砒砂岩区植被恢复重建中物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因物种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曲线形状。6种植物中,芨芨草和沙棘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其余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中,沙棘日光合能力最强,而掌叶大黄最弱。对6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分别进行有限积分后,得到各植物叶片单位面积的日CO_2同化量与日蒸腾耗水量,以及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日CO_2同化量/日蒸腾耗水量)。结果显示,日CO_2同化量、日蒸腾耗水量和日均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P0.05),其中,沙棘叶片的日CO_2同化量和日蒸腾耗水量均最高,而日均水分利用效率则偏低。杂交狼尾草叶片的日CO_2同化量较高,日蒸腾耗水量较低,可以以较低的水分消耗,获取较高的光合产物。各物种的δ~(13)C值存在显著种间差异(P0.05),其顺序为胡颓子掌叶大黄长柄扁桃芨芨草沙棘。植物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叶片的δ~(13)C值来指示,因此,6种试验植物以胡颓子在生长季内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沙棘相对较低。(2)6种植物以掌叶大黄的初始荧光(Fo)最高,沙棘最低,说明掌叶大黄的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叶绿素荧光淬灭在高、低水期对比说明,高水期叶绿素荧光的光化学淬灭相对较高,光合呼吸活性较高,非光化学淬灭相对较低。但杂交狼尾草的非光化学淬灭在高水期明显高于低水期,光能热失散较多,而其高水期的光化学淬灭显著低于低水期,结合其较高的最大荧光,说明在低水期仍能保持较强的光合活性。(3)通过PV计算得到的水分生理参数表明,6种植物中,芨芨草的饱和渗透势(Ψ_s~(sat))和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Ψ_s~(tlp))均最低,最大弹性模量(ε~(max))最大,质外体含水量(AWC),说明其细胞壁坚硬且弹性小,贮水能力差,渗透势低,保水能力强,弹性调节能力较弱,主要通过渗透调节维持膨压,为低水势忍耐脱水类型;杂交狼尾草的ε~(max)最小,细胞壁柔软,持水能力强,Ψ_s~(tlp)较高,原生质耐脱水能力差,加之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说明杂交狼尾草为高水势延迟脱水类型;胡颓子的质壁分离点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最低,抗脱水能力最强,为延迟脱水类型。综上,芨芨草在水分利用效率、耐脱水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杂交狼尾草可以在低水期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同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耐旱性强,对砒砂岩区缺水环境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吉峰;宋扬;;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年07期

2 于沪宁;刘萱;;麦田二氧化碳流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88年02期

3 曹晓霞;郭建斌;杨晓菲;秦宁;蒋坤云;李文斌;;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对核桃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正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若干问题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1期

5 郑有飞,万长建,颜景义,廖志鸿;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最优化问题[J];中国农业气象;1997年04期

6 陈尚谟;旱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年01期

7 王韶唐;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旱地农业生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7年02期

8 骆畅;刘济明;廖小锋;李丽霞;柳嘉佳;熊雪;;小蓬竹的水分利用效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9 董宝娣;师长海;乔匀周;杨静;翟红梅;李东晓;刘孟雨;;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原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0 彭长连,林植芳,林桂珠;磷素利用效率不同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春琴;刘颖杰;高霄鹏;张福锁;;硅对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白伟;杨宁;肖继兵;焦银珠;;玉米沟垄微集水种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研究[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李书田;;不同穴播栽培方式与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张国强;刘朝巍;王克如;肖春华;谢瑞芝;侯鹏;李少昆;;滴灌量对新疆高产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郑建华;王军;黄冠华;贾冬冬;;膜下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洋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6 刘庚山;郭安红;安顺清;任三学;赵花荣;毛飞;;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秀林;张正斌;;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生理差异与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孙宏勇;陈素英;邵立威;张喜英;;冬小麦调亏灌溉制度及其应用[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建明;王鹏勃;;水肥耦合对有机基质袋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2013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学术年会·蔬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赵小蓉;赵燮京;王昌桃;;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范建 通讯员 何志勇;高海拔低温区植物对二氧化碳升高更敏感[N];科技日报;2012年

2 李保国 黄峰;用好每一滴水 生产更多粮食[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春杰;不同定义的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的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周沙;陆地生态系统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3 郭秀林;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生理差异与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正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的QTLs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5 王玉涛;北京城市优良抗旱节水植物材料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马莉;荒漠绿洲区春小麦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7 李森;覆膜水稻生理节水机制及水分利用效率评估[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周洁;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周文利;华北平原不同玉米小麦种植体系养分水分利用效率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蓓蓓;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高温及真菌接种等环境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敏;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6种植物水分利用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樊子菡;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孔令仑;亚热带地区主要森林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4 岳宁;陇中半干旱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T/ET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5 Tefo Steve Ramatshaba;滴灌毛管间距对冬小麦生长、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6 王茜;五树种天然林土壤钙、叶组织钙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7 郑程;秸秆覆盖下群体大小及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冯丽丽;北半球主要生态类型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9 赵乃立;基于碳水通量观测的湿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

10 王利立;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旗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3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63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