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酵母中去乙酰化酶Hda1调节亮氨酸代谢机制的研究
【图文】:
图 1-1 酿酒酵母中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进入人体后,,其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蛋白合酸的合成提供碳源和 α-氨基氮源[25,26]。进入乳腺的亮氨酸成,另一部分亮氨酸参与调节了其他物质的合成或发生作为蛋白周转的调节因子来控制蛋白的合成和降解[27-29](亮氨酸作为调节因子的一种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激活雷(mTOR pathway)[30-32]。mTOR 信号系统整合了细胞内翻译、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和生存,同时营养物质和途径。亮氨酸补给实验证明其与体重控制、能量消耗和肌显著关联[33-35],并且亮氨酸的吸收量多少能阻止或治疗肥上世纪 70 年代到现在,一系列的实验表明亮氨酸的缺乏削弱[38-40]。这些亮氨酸调控的蛋白质、糖、脂肪代谢以及
人体亮氨酸第三个功能是降解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调节能量代谢[42](图1-2)。亮氨酸对于能量代谢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支链氨基转移酶(BCAT)转化成 α-酮异己酸(α-KIC),然后通过线粒体酶支链 α-酮酸脱氢酶脱羧为异戊酰辅酶 A,然后最终形成酰基-CoA 衍生物并进入柠檬酸循环[42]。此过程不仅通过控制能量代谢来调节激酶活性,而且其中间产物(如酰基-CoA 等)可参与糖和脂肪的代谢。亮氨酸在生物体内含量丰富,功能多样,为了确保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生物体进化了非常精致的吸收体系来保持亮氨酸的代谢平衡。在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中就有 5 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以吸收亮氨酸,分别是一般氨基酸通透酶 Gap1(general amino acid permease Gap1)[43],枝链氨基酸通透酶 Bap2 和 Bap3(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permeases Bap2 and Bap3)[44, 45],色氨酸/酪氨酸通透酶 Tat1(tryptophan/tyrosine permease Tat1)[46]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秀余;;白藜芦醇延长寿命机制是激活去乙酰化酶[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12期
2 王光辉;段莉;梁宇杰;费志强;王大平;;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机理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年06期
3 黄仕娴;张秋苑;;去乙酰化酶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4 杨文嘉;王冬来;朱卫国;;去乙酰化酶SIRT1的表达及活性调控机制[J];遗传;2010年10期
5 陈国珍;田杰;;组蛋白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与胚胎发育[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8年03期
6 ;SIRT6蛋白通过H3K9去乙酰化抑制NF-κB信号活性减缓细胞衰老[J];科学通报;2009年06期
7 聂建云;陈文林;黄云超;;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7年04期
8 李方晖;曹伟;赵军;刘承宜;郝选明;;去乙酰化酶的功能及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11年06期
9 张爱红;仲伯华;;4-去乙酰化长春碱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01期
10 秦晓琴;邓艳春;;抑癌基因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蕾;吴大玮;韩进;刘春红;徐剑锋;;药物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泡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表达和去乙酰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莉;田杰;;组蛋白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叶钦勇;范飞;;去乙酰化PGC-1α对MPP+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4 郎丹莹;李瑞航;吕庚寅;郭晓光;刘研;魏欣;郭蔼光;徐虹;;返白系白化过程中的组蛋白去乙酰化[A];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C];2015年
5 王传贵;;Sirtuin去乙酰化酶功能研究进展报告[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三[C];2014年
6 王晓燕;聂继盛;牛侨;;苯并(a)芘对神经元组蛋白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基因表达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伟;赵彦艳;;iNOS基因调控区-1026C/A多态的功能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张浪玺;杨光辉;张业;;第三类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SIRT7的定位研究[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咏;杨啊晶;张秀敏;李电东;何琪杨;;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节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付加芳;王世立;;Sir2p去乙酰化酶提高bdf1△盐抗性的机制分析[A];第四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莹;去乙酰化酶SIRT2调控黏连蛋白SMC1磷酸化抑制结肠癌增殖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李靓;LncRNA HDAC11-AS1调控Adropin组蛋白去乙酰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7年
3 杨洋;去乙酰化组蛋白酶1在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聂建云;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5 袁方;MST1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方面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6 张武霞;两性离子化糖胺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傅智轶;微管蛋白翻译后修饰在DRG轴突生长和马尾神经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雯;酿酒酵母中去乙酰化酶Hda1调节亮氨酸代谢机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蔡美贞;Geminin调控FoxO3乙酰化修饰的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3 徐莹;放线菌中氮调控因子GlnR介导的蛋白质去乙酰化与压力响应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4 汪慧强;人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研究体系的建立及对两个新乙酰化酶的克隆、表达、纯化和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丁瑜;去乙酰化酶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4年
6 吕文蕾;人去乙酰化酶SIRT1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郑州大学;2014年
7 涂顺;基于“Clip-Chip”技术的全局性蛋白质去乙酰化酶的发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胡伟伟;去乙酰化酶Sirt1对细胞程序性坏死的调控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尤海鸿;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TSA)影响体细胞克隆胚早期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黄卫锋;去乙酰化酶3抑制p15~(INK4B)和p21~(WAF/cip1)基因表达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7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