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活性氧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成像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1:17
【摘要】: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多种机制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物质(ROS)。由于ROS中氧的价态为负2至0,因此ROS具有高反应性,被认为是细胞的关键调节分子之一。ROS虽然可以消除不良的外源性化学物质,但对细胞信号传导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调节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在众多的活性氧当中尤为重要的两种是过氧化氢(H_2O_2)和次氯酸(HClO),其含量高于其它活性氧。过量H_2O_2和HClO会诱发癌症、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荧光探针技术与生物成像技术相结合,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等优点,可对生物体内的酶及生物小分子进行实时检测。因此,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异性、灵敏度的荧光探针对检测活性氧尤其重要。本文分别设计合成了基于氧杂蒽环衍生物荧光团检测H_2O_2的探针、基于吡喃-香豆素荧光团检测ClO~-的探针以及具有双光子性质,基于萘酰亚胺荧光团检测HClO的荧光探针。在第二章中,描述了一种新型红光发射荧光探针(RhoB),用于观察活细胞、组织和动物中的H_2O_2。探针是在基于氧杂蒽环红色发光染料的基础上构建的,并且几乎不显示荧光。用H_2O_2处理后,探针可以呈现红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638 nm。探针对H_2O_2表现出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H_2O_2的成像,也可用于活体组织和动物中H_2O_2的可视化成像。在第三章中,描述了一种独特的比率荧光探针(CBP),其具有极大的发射位移,用于检测活细胞中的ClO~-。使用带正电的α,β-不饱和羰基作为反应位点,探针本身显示出近红外(NIR)荧光(662 nm),当与ClO~-响应后,探针在456 nm处可显示强的蓝色荧光。探针与次氯酸盐的反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生理pH下具有良好性能以及低细胞毒性的优点。生物成像实验证明了探针能够在活细胞中对次氯酸盐比率成像的生物学应用。在第四章中,描述了一种最新的ER靶向关闭荧光探针(NHS-ER),用双光子成像技术对活细胞中HClO进行检测。该探针是在萘酰亚胺的基础上构建的,并显示出强的绿色荧光。与HClO响应后,探针在502 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并且探针显示出对HClO优异选择性。探针能够应用于活细胞内质网内HClO的双光子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503;O657.3
【图文】:

示意图,机理,示意图,基团


移(internal charge transfer,ICT)是设计荧光探针最常是由荧光团和离子载体直接相互连接形成的有机小分子时具有两个主要作用基团,分别为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由于电子密度的差异,探针的 HOMO 轨道很容易靠近 轨道更容易被吸电子基团接近,受到光源激发时给电子 ICT 效应的偶极子。然而,客体物种无论是与给电子体体-受体物种之间的偶极强度,从而使光物理行为发生改中,供体基团与客体物质相互作用,结果供体基团的给电极强度减弱,发射光谱发生蓝移。反之在 b 例子中,受体基团的接受电子性质增加,使得偶极强度增强,从而

示意图,机理,示意图,轨道


子转移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是一种基于荧该机理设计合成的探针主要有荧光团、连接轴和识别位道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PET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光辐射OMO)中的电子到其最低非占有轨道(LUMO),识别光基团 HOMO 轨道的能量且低于荧光基团 LUMO 轨道 轨道被识别基团 HOMO 轨道上的电子占据,无法再电子,从而荧光淬灭,发生 PET 效应。当探针与待测物的能量高于识别基团的 LUMO 轨道的能量,因此荧光基其 HOMO 轨道,从而荧光恢复,即 PET 过程不会发生恢复[37]。

示意图,机理,示意图,能量转移


图 1.3 FRET 机理示意图移through-bond energy transfer,TBET)是另一种能供体-受体的能量转移主要通过扭曲的 P 电子系统移,无光谱重叠约束和相对较快的能量转移,在荧光团间的能量转移[39]。光高浓度下荧光会衰减甚至不发光,这种现象被称聚集体的形成,因此通常称之为“聚集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勇;王晓菲;谭超华;王传奎;;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多枝状荧光探针光学性质与响应机理分析(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9年04期

2 董天宇;朱昱;李宏达;刘思佳;;硫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年14期

3 陈博;褚文道;;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展望[J];广州化工;2018年16期

4 张晓梦;杜吕佩;;检测钾离子通道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7年01期

5 刘海兴;刘清;郇延富;;基于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年04期

6 尚玉婷;;动植物体系中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初步应用[J];分析仪器;2016年S1期

7 徐龙华;方国臻;王硕;;碳点荧光探针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12期

8 刘清玉;陈军宪;;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J];广东化工;2017年11期

9 李檬;高天初;朱为宏;;β-半乳糖苷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10 张晓兵;;前言:分子荧光探针专刊[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艳;贺庆国;程建功;;有机薄膜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一分会:π-共轭材料[C];2016年

2 张涛;杨国强;;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负载有机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3 刘翔;姜国玉;李勋;范小林;王建国;李永东;;基于四苯乙烯衍生物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4 宋波;;基于超分子组装的纳米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6年

5 宋功武;方光荣;;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6 杨坤;褚昆昆;袁朝圣;苏磊;;基于荧光探针的液体高压粘度测量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7 谌春阳;刘伟;徐聪;刘伟生;;一种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比色荧光探针[A];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郭炜;;有机荧光探针的构建及传感研究[A];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斯雯菲;柳志学;;一种检测亚硫酸盐的比率型荧光探针[A];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巨泽民;沈康;陈曙光;郑和根;;配位聚合物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本报通讯员 姚昌;“荧光探针”点亮细胞世界[N];光明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张瑶 周君彦;阴彩霞:在细胞里玩转“小分子”[N];科技日报;2017年

3 通讯员 姚燕燕 记者 胡德荣;我国学者开发独特荧光探针[N];健康报;2011年

4 衣晓峰 金鸥 记者 吴天飞;荧光探针可超早期发现“癌魔”[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记者 胡晓军 杨力勇 通讯员 刘永胜;渐冻人症有望实现早期诊疗[N];健康报;2015年

6 江其勤;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成功应用[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记者 胡德荣;新型荧光探针可筛选高效抗癌化合物[N];健康报;2015年

8 特约记者 郭金明 通讯员 姚化成;大连理工大学研制出SARS病毒快速检测荧光探针[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雷鸣 周圆;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N];科技日报;2016年

10 王令仪;“向科学进军”影响他一生[N];联合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云强;多反应位点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生物硫醇和H_2S的多重传感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2 谷标;几种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熊康明;基于吲哚半菁骨架荧光探针的设计及生物成像应用[D];山西大学;2019年

4 张芳梅;无镉型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成像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5 李兰清;新型氟硼二吡咯类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刘永丽;基于碳点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在典型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程丹;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构建及其在炎症和药物诱导肝损伤检测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8年

8 张晟瑞;半花菁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唐永和;新型活性羰基(RCS)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成像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10 聂景;活性氧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家宁;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铀酰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2 陶娜;BODIPY为荧光团的可逆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GSH的实时监测[D];延边大学;2019年

3 公艳;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4 邢洁;三种蛋白酶的荧光探针构建及其生物体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5 毕克英;基于苯并吡喃腈的Fe~(2+)和ONOO~-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周永凯;基于萘酰亚胺荧光团检测H_2S和Zn~(2+)的荧光探针[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刘媛;苯并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8 吴碧柳;苯并吡喃嗡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9 杨丽丽;检测生物体内ClO~-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0 孙江江;芳香族化合物为碳源的纳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1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51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