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进化在两种鬣蜥科蜥蜴谱系分化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58
【图文】:
对其分布模式和谱系分化的作用,对蜡皮蜥和我国其他濒危动物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图1.1 蜡皮蜥采样点分布图(源自花蕾,2014;有修改)Figure 1.1 Sampling locations of L. reevesii (from Lei Hua, 2014; with some modifications)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隶属于鬣蜥科树蜥属(Calotes),又叫东方园蜥、马鬃蛇、雷公蛇或鸡冠蛇。变色树蜥适应力强,大面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外的分布区域主要包括中东和东南亚,后又被引入美国等地区,国内的变色树蜥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Erdelen, 1986; Zhao, 1993)。其典型的生境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包括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韦筱媚等,2017)。迄今为止,对变色树蜥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国内关于变色树蜥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形态特征(常城
南岛中部和南部的五指山脉的种群聚为一支,分布在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区和海南岛其他地区的种群聚为一支。图1.2 变色树蜥采样点分布图(源自Huang et al., 2013;有修改)Figure 1.1 Sampling locations of C. versicolor (from Huang et al., 2013; with somemodifications)两谱系最近两次共同祖先的出现时间是0.32(0.13~0.54)百万年和0.76(0.38~1.23)百万年,与更新世时期气候波动所导致得陆桥反复出现时间吻合。且这两个谱系在近期都经历过种群大小和范围的扩张,分布在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区和海南岛其他地区的种群大小变化比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和南部的种群更明显。论证了变色树蜥的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明显,种群动态历史复杂,五指山脉、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对山脉两侧和海峡两岸变色树蜥种群基因流的阻隔作用有限
图 2.1 环境变量对模型预测的贡献值Figure 2.1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 for prediction.图 2.2 基于 GARP 模型的蜡皮蜥遗传谱系 A 支和 B 支的 ROC 曲线Table 2.2 ROC curves of L. reevesii Lineage A and Lineage B based on GARP model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琪;赵力;祝培文;张嫣;朱耿平;刘强;;入侵植物长芒苋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赵力;李慧琪;朱耿平;蔡波;李敏;刘强;;入侵害虫椰子木蛾(鳞翅目:木蛾科)在我国的潜在分布[J];林业科学;2015年10期
3 徐家文;史家浩;任强;李绍勤;;基于BIOCLIM模型的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4 王一凯;张蒙蒙;段卫虎;杨凯悦;黄诚;周汝良;;基于BIOCLIM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空间分布研究[J];绿色科技;2015年03期
5 陈璐;孙希华;林泽民;;基于GARP的大吀潜在适生区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2期
6 车秀芬;张京红;黄海静;刘少军;张明洁;;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7 许仲林;彭焕华;彭守璋;;物种分布模型的发展及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15年02期
8 蔡静芸;张明明;粟海军;张海波;;生态位模型在物种生境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2014年01期
9 卢辉;钟义海;徐雪莲;卢芙萍;谢贵水;陈青;;基于MaxEnt模型的对粒材小蠹的适生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11期
10 张海龙;;基于GARP生态位模型的珍稀植物桃儿七适生区与生境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万德;海南岛热带季雨林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林隆慧;海南蜡皮晰种群密度、热需求及种群遗传结构的地理格局[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花蕾;蜡皮蜥的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徐婷;气候变化对东北丹顶鹤繁殖生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5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