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曝气联合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河道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5:4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黑臭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黑臭河道的治理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本课题针对黑臭河道原位修复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使用微生物菌剂技术对黑臭河道进行修复,降解系统中各种污染物,并提出曝气联合微生物菌剂修复城市黑臭河道的组合技术,深入研究了不同曝气位置、曝气强度对于组合技术修复黑臭河道效果的影响,考虑了泥水界面扰动对底泥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季节温度对于底泥污染物的迁移以及组合技术修复效果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试验中选取的两种微生物菌剂中,微生物A菌剂对于黑臭河道的修复效果较好。选用微生物A菌剂采用混合投加方式能够取得比直接投加法更好的修复效果,并确定了A菌剂在使用过程中适宜的投加量。(2)对于曝气联合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河道的效果进行分析表明,曝气能够显著的提高微生物菌剂的修复效果,且组合修复技术均能比单一修复技术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不同的曝气位置和曝气强度通过影响系统中溶解氧分布情况,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之后,对黑臭河道修复效果最优的工况为底泥低强度曝气联合微生物菌剂的组合技术。底泥低强度曝气联合菌剂的组合技术能够使试验模拟河道系统中溶解氧浓度达到3.76mg/L,TN去除率达到78.28%,NH_3-N去除率达到87.63%,TP去除率达到78.29%,COD去除率达到89.85%,底泥厚度消减量达到2.27cm,底泥氧化层厚度达到1.57cm,底泥有机质去除率达到15.08%。底泥低强度曝气能够有效形成系统中缺氧-好氧微环境,与微生物菌剂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在对黑臭底泥及上覆水体的修复效果较好的前提下能够节省大量能耗,降低修复成本,同时减小对底泥的扰动。(3)泥水界面的扰动会造成底泥污染物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系统中溶解氧水平快速下降,随着搅动时间的增加上覆水体各项污染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4)低温会抑制底泥污染物的迁移转换速率,降低了系统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影响了组合技术的对黑臭河道的修复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2;X172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试验装置,示意图,静态试验


试验装置示意图

示意图,试验装置,实物,静态试验


试验装置实物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永定;杨雪梅;;农用微生物菌剂麦田应用效果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4期

2 刘强;崔艳荷;程菲;和法明;韩士冬;张佳良;吴海龙;;微生物菌剂应用于农田地人参种植上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王少华;张志刚;刘荣;;小麦周天微生物菌剂拌种试验[J];现代农业;2019年04期

4 陈秀范;;“微生物菌剂”(粉剂)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2019年04期

5 秦小娟;姚永成;胡永仙;;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报[J];农业与技术;2017年22期

6 吴广野;;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产中的肥效试验[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09期

7 宋学栋;蒲明;袁宁;;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上的肥效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年03期

8 陈赣;王国庆;赵晓东;周永红;;微生物菌剂与叶面肥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J];现代园艺;2018年09期

9 叶灵芝;水亚萍;杨生华;张志祥;;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07期

10 牛玉志;;切勿过度营销微生物菌剂[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绍均;娄晓阳;;我国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制度的新立与善用[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清华;吴昊;;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应用现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汪华;喻大昭;张学江;黄飞;;多菌灵对微生物菌剂高氏15号抑菌活性的影响[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李芳;勇伟;白雪薇;刘倩;;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尿素对落叶堆肥的影响[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5 谷洁;李生秀;秦清军;李鸣雷;高华;;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高彦林;谢越盛;管文芳;王宁;郭坚华;;微生物菌剂宁盾对温室叶菜类蔬菜及其他作物防病促生效果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7 徐智;李季;;微生物接种剂在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六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于家伊;张海亮;贾小红;张璐生;陈旭;游环宇;;BGB微生物菌剂在草莓上的应用[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9 樊小龙;刘洪泉;高麦霞;;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C];2014年

10 牛明芬;刘知远;李卓坪;崔伟;庞小平;张迪;;降解毒死蜱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馨怡;花卉微生物菌剂家庭园艺市场可期[N];中国花卉报;2018年

2 杨美德;衡盛生物:打造新型环保肥料新高地[N];山东科技报;2017年

3 熊玲;碧水 蓝天 沃土 年丰[N];中国环境报;2017年

4 大地;秋季石榴施肥要搭配[N];农资导报;2017年

5 周朋良;微生物菌剂改土、减肥、减药、增产不是梦[N];山东科技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史诗;微生物菌剂:让土壤“活”起来[N];科技日报;2015年

7 石波;微生物菌剂让土壤恢复健康[N];农民日报;2014年

8 刘佳;国家级环保微生物菌剂检测实验室落户沈阳[N];辽宁日报;2008年

9 陈洪波 郑海燕;有益微生物菌剂可提高农产品质量[N];农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赵关良;上海首次评价微生物菌剂[N];中国环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谷洁;酶活性及微生物在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其传;蔬菜育苗基质的发酵工艺及抗病促长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丽萍;菜粕与蓝藻混合高温发酵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光谱学特性[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常素云;城市河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康占海;甲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常瑞雪;蔬菜废弃物超高温堆肥工艺构建及其过程中的氮素损失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宇;曝气联合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河道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焦巨龙;微生物菌剂强化A/O半生物膜脱氮反应器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3 王婷;餐厨垃圾处理及除臭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和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刘聪;设施青椒减量施肥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戴文君;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生长及肥力效应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6 汪霞;微生物菌剂对碱性土壤氨挥发的控制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咸芳;餐厨垃圾高效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璐;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与促进鸡粪堆肥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9 陈春玉;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湖南煤矿区复垦土壤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黄志贵;微生物菌剂对煤矿区土壤生产力的调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4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54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