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基于split-GFP体内重组高通量筛选系统提高嗜热酯酶的可溶性表达及催化活力

发布时间:2020-07-22 00:30
【摘要】:嗜热酯酶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绿色生物催化剂之一,因其具有耐热性、pH稳定性和有机溶剂耐受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前期从超嗜热菌Aquiex aeolicus VF5(风产液菌)基因组中筛选得到一种嗜热酯酶基因Aaeo1,实现了其在大肠杆菌系统(Escherichia coli)中的异源表达,发现其存在包涵体及催化活力低的问题。为了得到高效的嗜热酯酶,利用定向进化对其进行分子改造,通过两步高通量筛选法得到可溶性表达和催化活力同时提高的突变株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具体包括:(1)建立了易错PCR(error-prone PCR,epPCR)突变反应体系。确定最优条件:Mg~(2+)7 mmol·L~(-1),Mn~(2+)0.2 mmol·L~(-1),平均突变率为0.31%,满足构建文库要求;(2)建立了灵敏、快速、高效的两步高通量筛选法。以split-GFP为报告基因结合定向进化手段构建突变文库,与以全长增强型GFP(EGFP)为报告基因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筛选过程中的荧光背景和假阳性程度,阳性突变率从88%提高至95%。根据荧光强度与酶活力/蛋白浓度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流式细胞分选仪从库容量不小于10~4的突变文库中初筛得到可溶性表达提高的突变株,对初筛目的菌株进行酶活力复筛;(3)筛选获得了可溶性表达和酶活力同时提高的突变株。通过两步高通量筛选得到了2株优势突变菌株EP1和EP2,分别含有4个氨基酸突变位点:I8V/I51V/F127I/E170D、V17G/H22R/K92N/I158K。可溶性蛋白含量是野生型的2倍左右,纯化后的突变酶EP1和EP2的比活力分别是野生型的3.14、3.2倍左右。通过定点突变筛选得到突变株I51V、E170D和I51V/E170D的粗酶活分别是野生型的2.35、2.46、4.5倍。对两个位点分别构建小型饱和突变文库,筛选后进行组合得到突变株I51L/E170D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4.8倍左右。纯化后突变酶I51V、E170D和I51L/E170D的比活力分别是野生型的6.86、10.01、14.86倍;(4)研究突变酶的一系列酶学性质。突变酶均在70 ~oC时测定最大酶活性,突变后仍保持嗜热性,且在高温条件下更稳定。突变酶的最适pH值均为8.0,且在微碱性环境下催化效果更佳。突变酶EP1和EP2的K_m值降低,说明突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强,k_(cat)/K_m值分别是原始酶的2.42、2.35倍,因此催化活性增强。突变酶I51V、E170D和I51L/E170D的K_m值提高,k_(cat)/K_m值分别是野生型Aaeo1的5.65、4.79、10.7倍,催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底物结合口袋的变化导致突变酶的催化能力的提高;(5)通过同源建模分析了Aaeo1突变体酶活提高的机制。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模拟显示,推测E170D突变改变了Aaeo1的口袋。第170位点与活性位点Asp163的距离约为8.9?,第51位点与Ser62之间仅由一个β-sheet连接,可能会通过长距离或短距离影响酶活力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55
【图文】:

信息选择,理性设计,嗜热,常温


目前关于耐热机制的提出大致可总结为:(1) 热稳定性是内在的[6]。通过比和常温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比较,发现嗜热菌蛋白质中 Ala、Pro、Arg、均高于常温菌,而 Asn、Gln、Cys、Trp、Val、Ile 的含量显著低于常温菌;质的耐热性[7]。高温环境下的菌的 GC 百分比高,那么意味着解链所需的温度3) 蛋白高级结构的空间相互作用[8],如非共价力等。嗜热蛋白酶离子结合位点离子(Ca2+、Mg2+等)起到促热稳定作用。随着基因工程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从种筛选、分离纯化、酶学性质的研究到结构分析、催化机制、基因改造等方面究,开发了嗜热酯酶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嗜热酯酶的分子改造.1 理性和非理性蛋白质设计的区别蛋白质的改造可以分为理性设计和非理性设计,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以面:(1) 非理性设计不需要掌握关于酶的结构和机制;(2) 理性设计适合二级结域的研究;(3) 非理性设计需要选择策略;(4) 理性设计无点突变偏好性。基于能的信息选择酶改造策略如图 1-1 所示:

流程图,思路,流程图,嗜热


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异源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含量少且酶活力尚低,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就如何改善嗜热酯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和催化活性这两方面展开探究。论文研究思路按图 1-2 所示,通过优化的 epPCR 条件对嗜热酯酶基因任意位置插入突变,对于分子量为 24 KDa 的嗜热酯酶基因来说,具有高催化活力的目的转化子的获得,需要构建一个库容量不小于 104的突变文库。为了解决大部分嗜热酯酶表现为不可溶形式和酶活力低的问题,首先尝试了融合 EGFP 标签实现可视化分析,发现以 EGFP为报告基因会造成筛选过程中的假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 split-GFP 为报告基因并结合定向进化手段构建突变文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仪对文库进行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初步筛选。根据荧光强度与酶活力/蛋白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全细胞荧光值获得可溶性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的突变株,之后对初筛目的菌株进行酶活力的二次筛选。两步高通量筛选后得到可溶性表达水平和催化活力同时提高的优势菌株,然后利用定点突变分析突变位点,将优势突变位点进行点饱和突变建立小型文库以期得到酶活力进一步提高的菌株。对筛选得到的突变酶进行分离纯化后进行一系列酶学性质研究。最后,尝试通过同源建模分析突变酶活力提高的机制。

自组装,互补原理


图 2-1 split-GFP 体内自组装系统(a) GFP 分为 3 段: GFP1-9、GFP10 and GFP11; (b) split-GFP 之间的荧光互补原理;Fig.2-1 Split-GFP complementation assay in vivo. (a) The GFP was divided into 3 fragments; (b) Principleof the split-GFP complementation assay. The Aaeo1 gene was inserted between GFP10 and GFP11. Whenthe detector fragment GFP1-9 was added, GFP10-Aaeo1-11 could spontaneously assemble with GFP1-9fragment to form GFP with fluorescence emission.2.2.5 突变文库的构建以 pET28a-Aaeo1 为模板,通过引物 EPA11F 和 EPA11R,按照优化后的 epPCR 条件进行突变片段的扩增,上下游分别选择 BamHI 和 EcoRI 酶切位点(下划线所示)。EPA11F:5'-GCGGATCCATGCTGAAGAAC-3'EPA11R:5'-TTCGAATTCATACCCCTTTAAAATAGCTTT-3'50 μL epPCR 扩增体系:5 μL 10×epPCR buffer, 2.5 mmol·L-1dNTP, 100 mmol·L-1dCTP/dTTP, 20 mg·mL-1MgCl2, 1 mg·mL-1MnCl2, 20 μmol·L-1F/R, 2.5 U rTaq, 1 μL DNAddH2O 补齐至 50 μ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冶;周佳佳;张书翠;付水林;宫衡;;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可溶性表达[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周晓雷;朱重悦;张世光;李海潮;张竞;王岩勃;邹卫;;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与体外活性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1期

3 孙雨;杨林;王传彬;董浩;杨天意;宋晓晖;;产气荚膜梭菌α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7年03期

4 陶冶;周佳佳;张书翠;付水林;宫衡;;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可溶性表达[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孙雨;杨林;赵柏林;董浩;王晓英;曲萍;胡冬梅;杨天意;石慧;宋晓晖;;产气荚膜梭菌β2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J];中国兽医科学;2016年12期

6 马媛媛;何健民;康永杰;;外源性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策略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年05期

7 葛莹;孙婧慧;闫征;王楠;;小鼠核糖核酸酶抑制剂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与氧化抗性鉴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11期

8 夏鹏飞;刘映乐;;人β2-微球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鉴定[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9 宋琛;徐江;张芳琳;白文涛;李柱一;;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1956#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胡晓梅,饶贤才,黄建军,金晓琳,胡福泉;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可溶性表达[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士争;张玉静;刘松财;郝军元;;抗猪脂肪细胞特异膜蛋白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可溶性表达[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刘志海;李梦月;杨璐;汪洋;;NDM-5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蛋白可溶性表达条件的优化[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胡晓韵;彭文舫;易犁;;利用不同标签蛋白促进天冬酰胺内切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刘晓玲;王依璐;吴建华;方颖;;VWF-A1突变体的可溶性表达及其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5 刘明军;钱冬萌;王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缪德年;张弦;廖学文;张克春;;牛干扰素α基因的改造与可溶性表达研究[A];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5年

7 言慧;陈晓光;李华;周晓红;吴昆;;弓形虫SAG1基因截短片段的克隆、可溶性表达及活性鉴定[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贺欣;温镭;宋娜玲;王德芝;赵启仁;;重组人Hexastati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其纯化[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医学分卷、核技术工业应用分卷)[C];2011年

9 周晨妍;王卫杰;曹利军;丰慧根;;乳糖诱导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方泽民;周鹏;常飞;尹强;房伟;袁t

本文编号:276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6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