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咪唑氯盐离子液体胁迫下拟南芥的生态毒理及其分子应答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17 20:19
【摘要】: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因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被认为是取代传统机溶剂、继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后的又一大类“绿色溶剂”。虽然ILs不易挥发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但由于其较好的水溶性,在实际使用中大量ILs被释放入水环境中,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本文通过研究三种不同碳链长度的ILs,分别为:1-辛基-3-甲基咪唑氯盐([C8mim]Cl)、1-癸基-3-甲基咪唑氯盐([C10mim]Cl)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C12mim]Cl)对拟南芥的毒性影响,从生长抑制和结构影响、光合作用、氧化胁迫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综合评价ILs对拟南芥的毒性作用。研究了三种ILs对拟南芥的生长抑制、叶片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的鲜重以及根长影响分别随ILs的浓度和碳链长度增加而降低或变短,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ILs浓度增加,拟南芥叶片表面出现了叶脉白化、叶片褪绿黄化,甚至出现了褐色斑点,且ILs的碳链越长,叶片表面的变化越明显,说明拟南芥在ILs的处理下受到了严重胁迫。拟南芥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均随IL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ILs对细胞超微结构产生影响,出现了质壁分离的现象,叶绿体发生变形,片层结构变得模糊,淀粉颗粒和嗜锇颗粒的数量和尺寸明显增加和增大,ILs的毒性随着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大;但[C12mim]Cl处理组中的新叶细胞未产生明显损伤,可能是胁迫条件下,植物对新生叶片特殊的保护机制。研究了三种ILs对拟南芥的光合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的叶绿素合成受到严重抑制,整株植物以及老叶的叶绿素含量随ILs浓度和烷基链长增加而降低,呈现为负相关性,[C12mim]Cl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C10mim]Cl和[C8mim]Cl,然而[C12mim]Cl处理后的拟南芥新生叶的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叶片,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拟南芥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固定荧光(F0)、最大荧光产量(Fm)、光系统Ⅱ最大有效量子产量(Fv/Fm)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0))以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猝灭量子产(N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受到抑制作用,发生显著变化,[C10mim]Cl影响大于[C8mim]Cl。对于[C12mim]Cl处理组来说,其老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其新生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却没有显著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植物在逆境环境下,对新生叶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ILs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大。研究了三种ILs对拟南芥的氧化胁迫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叶片细胞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均随着ILs碳链长度以及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随着ILs浓度升高,MDA含量也随之升高,[C12mim]Cl的MDA和ROS含量最高,随之是[C10mim]Cl和[C8mim]Cl。在不同处理浓度下,低浓度ILs处理组会促进拟南芥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的产生,可能是为了维持植物正常代谢,而在高浓度下可溶性蛋白被抑制,其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外界胁迫超过植物耐受范围,已造成细胞损伤。随着ILs处理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叶片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酶(GSH)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超过抗氧化酶自我调节能力时,其活性被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ILs的碳链长度以及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其受植物体内自由基诱导后,主动并持续地消除过氧化氢(H202),维持其动态平衡。研究了三种ILs对拟南芥的分子应答机制,结果表明:ILs处理后,[C8mim]Cl处理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与对照最接近,其次是[C10mim]Cl 和[C12mim]Cl。在第一主成分分析上,[C8mim]Cl 和[C10mim]Cl处理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C12mim]Cl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通过目的通路中的上调基因富集分析,可以得到[C8mim]Cl处理组和[C10mim]Cl处理组在各个代谢通路中的富集水平较低。三种ILs胁迫下拟南芥光合作用均受到了抑制,[C12mim]Cl处理组的蛋白质合成受阻;[C8mim]Cl处理组中的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最接近,下调蛋白数量最少,[C10mim]Cl和[C12mim]Cl处理组表达谱相似度更高,部分蛋白下调明显。在第一、第二主成分分析上,三种ILs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上调蛋白的生物学富集分析中,[C8mim]Cl处理组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作用上调明显,说明其受到了一定的逆境胁迫。下调蛋白的生物学富集分析中,[C10mim]Cl和[C12mim]Cl处理组的下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8mim]Cl处理组,其主要使拟南芥丧失正常生理功能,表现为代谢异常,且会引起植物的抗胁迫响应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71.5
【图文】:

技术路线图,实验技术,路线图,氧化胁迫


逑1.5.2实验技术路线图逡逑本论文的实验技术路线图见图1-3。逡逑离子液体+拟南芥逡逑研究内容I逦^|逦研究内容n逦研究内容m逦研究内容iv逡逑[生长形态 ̄氧化胁迫 ̄逦 ̄光合作用逦)逦[分子机制逡逑r^i逡逑长胞逦绿合逦答白逡逑2逦超逦J逦s逦素作逦基组逡逑S逦微逦^逦和逦含用逦因学逡逑2结逦,:逦量系逦差差逡逑S构逦r-、D逦统逦异异逡逑I逦A逦1

叶片正面,叶片背面,拟南芥,外部形态


幼苗的植株大小、根长随三种ILs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缩短,通过观察可得逡逑[C10mim]Cl和[C12mim]Cl处理组从0.35邋mg/L开始,其根长就明显受到抑制,逡逑[C12mim]Cl的高浓度组几乎没有生长迹象(图2-4)。叶片的外部特征差异表明逡逑了邋ILs对拟南芥的胁迫作用,随着烷基链的增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变化越显著。逡逑在相同的暴露时长下,ILs对叶片鲜重和根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逡逑(图2-2、图2-3),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从最低处理浓度(0.25邋mg/L)逡逑到最高处理浓度(1.5邋mg/L),暴露于[C8mim]Cl处理组7邋d后,其叶片鲜重分逡逑别为对照处理组的69.20%和21.37%;邋[QomimjCl处理组的叶片鲜重分别为对照逡逑组的44.62%和18.67%,邋[C12mim]Cl处理组的叶片鲜重分别为对照组的37.58%逡逑和15.06%邋(图2-2)。拟南芥根长的变化趋势与叶片鲜重的变化趋势一致(图逡逑2-3)。在0.25邋mg/L的[Cl2mim]Cl浓度组中,根长为对照组的69.95%,而在1.5逡逑mg/L浓度下,根长为对照组的37.97%。逡逑在邋0.25、0.35、0.75、1.00邋和邋1.50邋mg/L邋浓度下

拟南芥,鲜重,根长


邋1邋5逡逑C邋oncentration(邋mg邋1-)逡逑图2-3邋ILs对拟南芥根长的影响逡逑Fig.邋2-3邋EfFect邋on邋root邋length邋of邋.4.邋thaliana邋after邋exposure邋to邋ILs逡逑1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添俊;史永红;;拓宽原油氯盐含量测定范围准确指导生产[J];润滑油与燃料;2006年06期

2 宋敏;;地下水氯盐污染的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4期

3 邵;;氯盐防水剂[J];氮肥技术;1987年04期

4 陈羽丰;;五级混凝土工试题[J];建筑工人;1989年04期

5 苏晶;浅谈国内防冻剂现状[J];低温建筑技术;1989年04期

6 陆其翔;;高剂量氯盐在冬季露天施工无筋混凝土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9年05期

7 王春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氯盐含量的限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3年01期

8 魏丰,李奕光,苏滨;受氯盐损害建筑物的鉴定[J];工程质量;2004年02期

9 毕建新,李莉,宫少峰,吉孟银;氯盐对钢筋混凝土腐蚀的影响及保护[J];山东建材;1996年02期

10 洪乃丰;慎用氯盐除冰剂和防冻剂[J];低温建筑技术;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俊哲;单炜;;亚硝酸盐在含氯盐钢筋混凝土中阻锈作用的研究[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成启;胡力平;时蓓玲;马勇;;抗氯盐硅酸盐水泥的研制与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于蕾;刘志勇;孙浩霞;;内掺与外渗阻锈剂对含氯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谌文武;吕海敏;崔凯;吴国鹏;;干旱环境下氯盐和硫酸盐对遗址土体强度的影响[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周贤文;莫海鸿;杨医博;郭文瑛;;最大骨料粒径为40mm的混凝土抗氯盐性能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医博;梁松;莫海鸿;陈尤雯;;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在东里桥闸重建工程中的应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斯凤;孙伟;王培铭;;氯盐、硫酸盐作用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依时扩散系数的影响[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成启;;混凝土不同层次结构抗氯盐侵蚀性能与相互关系的研究[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义洪;范颖芳;陈业;;氯盐与荷载共同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性研究[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Ⅰ[C];2016年

10 郝燕;彭静;翟茂林;李久强;魏根栓;;二烷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的热失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建辉;大桥为何只能用十年?[N];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曹银;应力作用下混凝土中的氯盐传输及基于可靠度的寿命预测[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2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王波;氯盐侵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失效机理和退化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李金辉;氯盐体系提取红土矿中镍钴的工艺及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薛文;基于全寿命理论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亚莉;铁酸锌型含银低品位氧化锌矿处理新工艺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尹文新;在氯盐介质中同时电解铅和二氧化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一璐;咪唑氯盐离子液体胁迫下拟南芥的生态毒理及其分子应答机制[D];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

2 彭一鹏;钍基氯盐快堆燃耗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8年

3 华小满;玄武岩纤维含氯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4 邹立清;四元混合硝酸盐及氯盐的优选与腐蚀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5 郑建华;氯盐浸蚀下沥青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泽媚;氯盐和冻融对混凝土破坏特征及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刘伟杰;持续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下梁劣化性能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欣;荷载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寿命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灵燕;钠盐和氯盐胁迫对甘薯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骆静静;硫酸盐、氯盐和弯曲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5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95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