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被子植物基因组进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5 10:02
【摘要】:在被子植物的基因组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顺序并不是无序的。进化过程中,基因位置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比如,一些基因始终保持邻近的位置关系;一些基因之前相邻,后来进化分离;还有一些基因之前并不相邻,而进化后相邻。一些研究表明全基因组加倍事件(WGDs)有力地推动了基因组的进化。但是进化过程中,邻近关系改变的基因与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否能通过一个模型来解释,这些还都有待研究。此外,进化分离的相邻基因之间是否在染色体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空间上的联系,进化分离的邻近基因对是否会有一些相似性,比如共表达,共修饰等也都不清楚。进化过程中基因对的相邻关系有三种:始终相邻、进化相邻和空间交互。而以上三类相邻关系在基因的共表达、共修饰以及物种保守性方面的贡献都有待研究。这些不同的邻近关系叠加在一起是否能得到一个最强的共表达、共修饰以及物种保守性也是未知的。由于技术的限制,之前我们只能从二维的角度研究基因对之间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从三维的角度来对基因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以Hi-C为代表的染色质三维空间构象捕获技术,通过产生高通量测序数据可以获得细胞核内染色质的三维构象。为了研究在进化中这些基因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这就需要对这些大量的生物学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进化中分离的邻近基因与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仅如此,在进化分离的邻近基因、全部的基因以及全基因组加倍事件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双线性关系。这说明由全基因组加倍事件引起的邻近基因的分离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双线性关系。接下来,本文通过之前构建的二元线性模型预测了被子植物近期全基因组加倍事件,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已知报道作对比,发现结果比较一致,说明二元线性模型构建是比较成功的。然后,通过对拟南芥的染色质三维空间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些在拟南芥的染色质中,线性不相邻但空间交互的基因对。接着找到这些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并对这些线性不相邻但空间交互的基因做进化分析,发现在进化中邻近的基因在它们的邻近关系被打破之后倾向于在染色体内空间交互。通过分析这些有空间交互的进化分离基因的物种数和组蛋白修饰数据发现,分离的邻近基因具有的物种保守性和组蛋白的共修饰可能促进了邻近基因分离之后在染色体内空间交互。接下来,本文介绍了三种基因对的共定位:染色体内空间交互、进化中始终线性相邻和进化中之前不相邻现在相邻。本文通过对不同共定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不同类型的共定位对于基因对的共表达、组蛋白的共修饰以及物种的保守性有着不同的贡献;(2)染色体内空间交互这一因素会加强邻近基因对的共表达、组蛋白共修饰以及物种的保守性;(3)三种共定位叠加在一起会得到一个最强的组蛋白共修饰和物种保守性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1
【图文】:

全基因组,转录程序,事件,邻近关系


图 1-1 Hi-C 技术简介事实上,在空间上位于细胞核内共定位的基因有一些特定的相似之处,例如共表达,被相同的转录程序调控,有相同的组蛋白修饰[42][43]。然而分离的基因对与全基因组加倍事件是否有潜在的联系,全基因组加倍事件是否会打断基因的邻近关系

多元回归,拟合


三维空间的多元回归拟合图

示意图,被子植物,全基因组,拟南芥


图 2-2 拟南芥和 22 个被子植物全基因组加倍事件示意图回归模型显示了在进化分离的基因(sN )、进化中始终不相邻的基因(nN )所有的基因之间存在一个双线性关系,这说明进化分离的邻近基因和始终不相基因对整个基因组的扩增产生线性的贡献。根据参数 m1<m2,说明对于固定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静;;我们身体里的“幽灵”基因[J];大自然探索;2016年12期

2 何祥火,李锦军,解翼虎,张锋锐,曲淑敏,唐耘天,覃文新,万大方,顾健人;新基因CT12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J];癌症;2003年02期

3 曾以申;;农作物抗病基因探索的回顾和展望[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2期

4 周晓敏;;基因检测:吃药没用?[J];消费者报道;2013年03期

5 周怡;;以红色基因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青春岁月;2018年23期

6 屠鞠传礼;吕贯廷;曾长青;;人类基因组中巢式基因对的系统分析[J];遗传;2010年09期

7 陈秋莲,李陶深;“好”基因对自现及其在遗传算法协同演化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黄大年;杨炜;王金霞;范在丰;邹勤;何祖华;申宗坦;;利用遗传同质的近等基因对研究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产物[J];中国水稻科学;1992年02期

9 李建婷;郭成;侯岩峰;焦玉莲;赵跃然;孙慧;徐进;曹铭锋;高聆;赵家军;张海清;李明龙;;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对频率的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王琳琳;;关于优化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课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年7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乃苏;穆琳;赵博昊;胡帅帅;王曼曼;陈阳;吴信生;;兔SLC7A11基因敲降对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8年

2 饶进军;徐伟;吴曙光;;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对DL1520复制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3 尚世强;;基因与健康[A];201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4 宋久刚;谢华红;杜瑞;高娟;刘杰;樊代明;;URG4基因对NIH3T3细胞的恶性诱导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姜静;王银磊;赵丽萍;周蓉;李亚茹;赵统敏;余文贵;;番茄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A];第七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饶进军;徐伟;吴曙光;;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对DL1520复制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陈辉;王鲁文;褚小刚;严少南;龚作炯;;APOBEC3G基因对HepG_2 2.2.1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建;张建华;许晓群;宗金宝;田志刚;;白细胞介素15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对NK细胞杀伤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A];第八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马玉彦;李殿俊;解丽华;陈琼;贾晓刚;;转IL-2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朱明珠;高磊;李霞;;酵母基因表达相关性与蛋白质互作网络距离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丹;王文:追问生命终极秘密[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汪永安;皖企首获基因检测资质[N];安徽日报;2017年

3 记者 白竟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诞生,来定制宠物吧![N];北京科技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马爱平;好甜还是喜咸,基因说了算?[N];科技日报;2017年

5 记者 张小军;决定老鼠性别基因被发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卢菁;怕胖可就是管不住嘴,原是基因作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吴一福;四军医大首次发现人脑抑癌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Linda Villarosa著 黎明 译;抗癌的代价:细胞老化[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毛黎;iPS生成过程得到极大简化[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齐芳;影响小鼠寿命的基因也会影响人吗 我科学家:差异非常大[N];光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wraris Getachew Shenkute;蜜蜂球囊菌转录组分析及其致病相关基因挖掘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李自雄;乙肝病毒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促进HCC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王佚;mdr1基因在兔VX2肝癌化疗中骨髓保护及治疗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4 邹岚;放射启动MIP-3α基因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蒙;人TALL-1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何勇;p73基因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对其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孙照刚;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克隆、表达、蛋白功能研究以及缺失该基因病毒的重组[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吴汉林;人NIT1基因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D];四川大学;2005年

9 朴春姬;hTRAIL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金旭;心血管内靶向定位基因递送体系—载基因支架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亮;被子植物基因组进化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9年

2 倪晨子;水稻PPR基因OsPGL1功能的初步分析[D];武汉大学;2017年

3 徐凯凯;p27~(kip1)基因在红系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4 张莹姣;MiR-194-5p靶向BCKDHA基因调控绵羊脂肪生成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5 许金云;BIM基因内含子2缺失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6 温向娜;红色基因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7 张志萌;IKBKE通过IKBKE/YAP1/miR-Let-7b/i环路调控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钰添;家蚕基因BmGcm的克隆及鉴定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9 张鸣;GHR基因编辑猪生长发育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10 丁亦飞;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0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