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面向肝脏软组织的力学实验及物理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1:23
【摘要】:对软组织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软组织力学性质的复杂性,现有的实验研究以及软组织的力学物理建模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从软组织的单轴压缩实验及物理建模、穿刺实验以及物理建模以及三维印压实验及物理建模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其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优化的实验方法或者物理建模方法。以猪的肝脏样本为实验对象,对软组织样本分别进行了非受限单轴压缩实验、穿刺实验以及三维印压实验,基于软组织力学实验中获取的力位数据,进行了软组织力学的物理建模,以此验证了使用所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软组织非受限单轴压缩实验中附加力的问题,对传统的Ogden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将样本自然高度处理为待求参数以实现模型的几何修正,考虑了样本的等效重力应力响应以实现模型的应力修正。对实验样本进行了非受限单轴压缩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分别对传统模型以及改进模型进行了曲线拟合,验证了所提出修正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软组织穿刺实验中的模型参数获取方法的问题,基于智能算法,编写了软组织力学模型的参数反演方法,使用Matlab调用ABAQUS来获取表征穿刺实验数据的物理模型参数,结合对比实验数据,使用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所提出的参数反演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软组织三维实验测量平台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的问题,基于Omni主手机器人以及拉压力传感器搭建了一种新的三维力位测量实验平台,并针对系统中末端杆长的标定问题,基于最小二乘目标法提出了改进的杆长求解方法,该算法考虑到了偏心差的影响,相对传统的球面拟合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针对软组织的三维几何模型重建问题,提出了新的几何重建方法,并验证了其重建精度;使用搭建的三维力位测量平台,进行了软组织的三维印压实验,使用HGO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建模,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对比,验证了实验方法以及物理模型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
【图文】:

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传统的医学病理诊断与病灶评估依然是重要的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 、虚拟手术训练系统、远程与新兴医疗领域的共同发展基础之一便是对生学特性的研究包括实验方法以及物理模型两大部实地反映生物软组织的力学响应,精确的物理模言进行定量表达。织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过穿刺力判断诊断区域是否病变[8]。生物软组织准确的穿刺力参考,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经验。在虚学建模可以使医生获得更接近于真实软组织的力合、切割等操作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图 1.1 为A Vinci 手术机器人系统[11],此类医疗手术机器人究的发展。

压缩实验,受限,方法,软组织


学实验及物理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学实验以及物理模型的相关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中组织、皮肤、肝脏、脑组织等[13]。由于软组织的力相关研究对于肝脏软组织力学实验方法以及物理建本节在阐述研究现状时也借鉴了非肝脏软组织的相压缩实验及物理建模研究现状es 等人为了研究低刚度的软组织力学特性,使用了压缩实验的方法。在该实验条件的设定下,载荷的形变平面的 Z 轴,并使用润滑的方式尽量减小软组在正交平面内的自由形变。该实验方法被广泛地运中,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14]。

实验曲线,应变率,粘弹性,行为


图 1.3 A. Tirella 等人提出的应变率法用式(1-1)描述了肝脏的粘弹性行为。1 21 20 1 2( ) (1 ) (1 )E Et tt E t e e 为样本随着实验时间变化的应力, 为应变率, E 与 为描述材料的粘rella 使用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对上式拟合,并对照传统方法,最终率法所获得的参数对实验曲线的拟合度为 0.99,而传统方法只有 0.89,变率法能够一定程度消除消除预加载力误差的影响。然而应变率法也存其表征的软组织形变区域仅限于小应变的线性加载区域,对形变行为。ttei 等人使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与应变率法两种方法来获得线性应变区间的粘弹性参数,该方法是一种力触发实验方法,通过在样品上应变并测量循环应力响应来确定材料粘弹性。实验中使用了 GABO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治宏;;基于原始问题的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J];物理之友;2016年03期

2 陈林桥;;初探试题情景对物理建模的影响[J];物理教师;2013年07期

3 张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数值化建模与仿真研究基础[J];现代养生;2017年16期

4 唐新标;;物理建模探数学考题[J];数理天地(高中版);2008年02期

5 马娇娇;王永成;;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J];中学物理;2019年13期

6 仇振辉;;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分析[J];高考;2018年20期

7 钱永昌;;如何应用物理建模解决原始物理问题[J];福建教育;2016年Z2期

8 王国庆;;物理教学中物理建模思维的运用与探讨[J];中学物理;2010年03期

9 仲崇贵,张德启;试论物理建模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2001年02期

10 钱永昌;;课题研究与解题中的物理建模[J];福建教育;2015年4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利;梁霄;喻强;林忠;林文洲;;自主研发软件LAD2D的验证、确认及不确定度量化策略[A];第十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许爱国;张广财;;复杂流动过程非平衡行为研究:基于DBM建模[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宋瑞海;张书锋;张明志;Andrew;;多物理场耦合的等离子体特征的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A];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张世晖;陈建国;;山东焦家金矿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与深部预测[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三)——专题93:超深层(油气)重磁电震勘探技术、专题94:深部预测方法[C];2018年

5 孟广为;;辐射界面连接条件的初步理论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6 孙敏;;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意识[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丽;杨洪钦;谢树森;李晖;;生物组织三维热传递的数值模拟[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鲍春波;王博亮;;生物膜组织交互实时仿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袁红辉;陈永平;陈世军;刘强;徐星;;亚微米CMOS低温特性研究与物理建模[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书诚;蔡晋生;Xiangyu Hu;Nikolaus A.Adams;;多区域流的计算[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媛;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2 杨扬;基于改进GEP的数控铣削过程物理建模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红艳;基于物理建模的三维扫描服装重用技术[D];东华大学;2011年

4 李博;铣削表面形貌的多尺度表征与仿真技术[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梅;荒木经惟摄影艺术的美学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

2 武敏建;基于数据驱动的腔体软组织物理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刘思宏;基于初中原始物理问题的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4 秦旭芳;基于高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物理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周吉;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秦晓阳;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7 陆微;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8 关志超;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焱;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0 房潇磊;基于物理建模的学习进阶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0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