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产烷基间苯二酚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及代谢改造

发布时间:2020-08-28 10:53
   作为1,3-间苯二酚苯环5位被长链烷基取代的一类酚类类脂,烷基间苯二酚(Alkylresorcinols,ARs)是谷物皮层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标记物,也是粮食行业标准(LS/T3244—2015)评判全麦粉的重要生物标记物。ARs具有抗氧化、抗寄生虫、抗肿瘤、抑菌、降糖降脂等生理活性。目前,大部分的ARs是通过从植物中提取而来,而植物中存在ARs含量低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通过生物合成方法来大量生产AR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代谢背景清晰、基因组已知的真核模式生物,具有良好的耐酸性、遗传操作简便、易培养等优点。本文以酿酒酵母作为表达宿主,将优化后的黑麦(Secale cereale)、高粱(Sorghum bicolor)ARSs基因与pRS42H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使用LiAc/PEG化学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构建产ARs的重组酿酒工程菌株SN001、SN002和SN003,重组菌株在30℃、YPD培养基中发酵培养,SN001、SN002和SN003重组酵母ARs产量分别是44.5±3.1μg/mL、23.5±2.3μg/mL、28.3±2.9μg/mL。乙酰辅酶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中间体,为了研究其对酵母中ARs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分别在酵母中敲除消耗乙酰辅酶A的支路的基因,并过表达合成乙酰辅酶A的基因。文本敲除MLS1(Malate synthase,MLS1)和CIT2(Citrate synthase,CIT2)基因,考察各突变菌株ARs的合成能力,发现MLS1和CIT2基因单独缺失有利于提高重组酵母菌株对ARs的合成与积累。MLS1基因缺失使SN009、SN011和SN013菌株的ARs最高产量分别为60.9±2.2μg/mL、54.6±3.7μg/mL和50.5±4.3μg/mL,较重组酵母菌株提高了0.4倍、1.3倍、0.65倍。△CIT2基因缺失使SN010、SN012和SN014菌株的ARs最高产量分别是58.7±3.2μg/mL、50.3±2.6μg/mL和63.1±2.1μg/mL,较重组酵母菌株提高了0.56倍、1.19倍、1.22倍。为了进一步提高ARs产量,同时在酿酒酵母中敲除MLS1和CIT2基因,使SN016、SN017和SN018菌株产量分别达到75.4±1.8μg/mL、60.9±1.2μg/mL和68.6±2.6μg/mL,较重组酵母分别提高了0.7倍、1.67倍,1.41倍。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分别扩增ACS1(Acetyl-CoA synthetase,ACS1)和DGA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1)基因,将改造后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ESC-trp与ACS1和DGA1基因以及目的基因连接构建过表达质粒,然后将过表达质粒转入酵母后构建过表达酵母菌株。研究表明SN020、SN022和SN024菌株产量分别是72.6±3.3μg/mL、51.6±3.2μg/mL、59.3±3.5μg/mL,较重组酵母菌株分别增加了0.6倍、1.2倍、1.1倍。SN021、SN023和SN025菌株产量分别达到54.6±2.9μg/mL、32.8±2.5μg/mL、39.6±3.1μg/mL,较重组酵母菌株提高了0.2倍、0.4倍、0.4倍。本文主要以优化后的黑麦和高粱的ARSs(Alkylresorcinol synthase,ARSs)基因基础,构建产ARSs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研究了不同工程菌生物合成烷基间苯二酚的能力,并进行了初步的代谢改造,为生物合成法制备ARs研究奠定基础。
【学位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78;TS261.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咏梅;;国内外间苯二酚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甘肃化工;2004年01期

2 李淑娟;范山鹰;孙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间苯二酚-甲醛粘合树脂中游离间苯二酚含量[J];轮胎工业;2013年08期

3 龚宇花;林泳婷;;复方间苯二酚溶液联合美克对足癣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24期

4 任一萍;王正;常亮;;低间苯二酚含量树脂的研制[J];木材加工机械;2012年03期

5 石强;张翠娥;刘敏;邱少君;余李敏;刘洁;肖志强;;分步法合成2-甲基间苯二酚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1年04期

6 沈德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间苯二酚洗剂中间苯二酚的含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34期

7 张培毅;间苯二酚合成技术与市场分析[J];化工进展;2005年07期

8 杨华;;间苯二酚生产应用与市场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5年03期

9 张楠;提升技术国货当自强——国内外间苯二酚生产与市场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年01期

10 ;间苯二酚市场前景广阔[J];技术与市场;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梦楠;郭青;刘俊霞;徐慎刚;曹少魁;;从带有羧基的间苯二酚杯[4]芳烃出发制备超结构分子光折变材料[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黄燕;;谷氨酸棒杆菌降解间苯二酚的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姚勇;颜朝国;;间苯二酚型杯芳烃吡啶类功能分子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明权;韦兴存;张少奎;刘红雨;;环氧乙烷法合成间苯二酚二羟乙基醚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金中豪;彭旭涛;马瑞;李到;王幸宜;;反应温度对加氢脱氯制备4,6-二氨基间苯二酚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潘勇;刘岩;吕晖;;间苯二酚杯[4]芳烃硫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孙令民;陈鸿儒;董润涛;王彦锁;薛庆斌;;间苯二酚杯[4]芳烃-聚乳酸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彭小平;;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A];第十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华中地区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姚玉峰;王小三;王文书;沈明;;间苯二酚杯[4]芳烃羧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6年

10 韩莹;邹丽娜;孙晶;颜朝国;;间苯二酚型杯芳烃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信证券 刘军 谭志勇 贾鹏;反倾销改善行业景气度[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石景文;全球间苯二酚供应格局生变[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华化;进口局势左右间苯二酚行情[N];中国化工报;2012年

4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化工研究小组;浙江龙盛 间苯二酚将成新亮点[N];证券时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魏双林;间苯二酚将实现大规模生产[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顾定槐;绿色间苯二酚工艺实现“中国创造”[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林琳;国内首套万吨级间苯二酚生产装置将投产[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大路;国内自有间苯二酚新装置达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孟辉;我国间苯二酚危机四伏[N];中国化工报;2002年

10 金霖;中国将成世界间苯二酚消费中心[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间苯二酚杯[4]芳烃衍生物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鲁冰冰;间苯二酚杯[4]芳烃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裴文媛;含有金属的甲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穴状及笼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梁其任;间苯二酚类大环内酯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Xestodecalactones B and C以及11-α-methoxycurvularin和11-β-methoxycurvularin的立体选择性合成[D];兰州大学;2008年

5 张航;间苯二酚杯[4]芳烃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刘丽娟;两亲性间苯二酚杯芳烃超分子组装与识别光谱特性[D];天津大学;2013年

7 倪林;毛竹胶合竹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胶合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8 任一萍;结构用竹质工程材料胶粘剂及其性能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9 刘娟;改性酚醛树脂基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10 陈受惠;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利;基于吡啶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的C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黎鹏;产烷基间苯二酚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及代谢改造[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3 董辉;间苯二酚杯[4]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检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翟秋怡;基于间苯二酚杯[4]芳烃和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杜腾飞;间苯二胺水解合成间苯二酚的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彬;2-取代间苯二酚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磊;新型间苯二酚杯[4]芳烃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8 邹丽娜;间苯二酚杯[4]芳烃侧链功能化修饰及应用[D];扬州大学;2013年

9 张盼盼;磺化四-(p-羟基苯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的制备及其鞣制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10 胡玉靖;基于甲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7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07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