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涠洲岛造礁石珊瑚共生体系对异常温度胁迫响应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6:21
   在当今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球珊瑚发生了大面积损失共生虫黄藻而变白的生态现象(白化)。虫黄藻等珊瑚共生体对异常温度的响应特征因珊瑚种类、珊瑚礁区域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对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采自涠洲岛的4种造礁石珊瑚(Acropora cytherea、Echinophylliaaspera、Favites halicora和Pavonaminuta)进行异常温度急性胁迫,从微观的三个方面探究珊瑚响应高温环境胁迫(Thermal stress:TS)和低温环境胁迫(Cold stress:CS)的关键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宿主珊瑚的差异代谢产物分析。从温度胁迫实验中提取80个珊瑚共生体DNA样本和6组代谢样本,利用16S rRNA和ITS2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和分析样本中细菌和虫黄藻的多样性和其群落结构,比较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同时利用LC-MS技术分析宿主珊瑚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代谢产物,探究珊瑚宿主在温度胁迫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1)4种珊瑚中,F.halicora对异常温度的耐受性最强,A.cytherea最差。经过珊瑚共生细菌多样性分析发现,珊瑚共生细菌的多样性越高,其对异常温度的耐受性越好。同时,珊瑚耐受性也受到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2)共生虫黄藻的类型对珊瑚耐受性有极大影响,涠洲岛的4种珊瑚共生藻均以C1亚系群为最大优势共生虫黄藻,但其中含共生D系群的F.halicora对高温的耐受性更强,但是短期异常温度急性胁迫对共生虫黄藻主要系群结构影响较小。(3)珊瑚宿主对异常温度(TS和CS)的胁迫应激性反应相似,会分泌抗炎性物质修复受损细胞,但在TS下珊瑚自身分泌的抗炎代谢物质多于CS,说明其在高温胁迫下应激效果强于低温。(4)在珊瑚共生体系受到温度胁迫时,虫黄藻主要影响珊瑚种间对异常温度胁迫的耐受性,而共生细菌群落主要影响珊瑚在2种温度胁迫(TS和CS)方式下的耐受性差异。珊瑚共生体中的细菌成分、虫黄藻组分和珊瑚宿主应对应激反应所增加的功能类型都为修复功能,共同恢复珊瑚共生体系生命活动,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互利共生,相互影响。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958.8
【部分图文】:

涠洲岛,地理位置


西大学颂士学位论文逦iffl洲岛造碟石珊瑚共生体系对异常遇度胁迫响应的实验第二章材料与方法逡逑.邋1研究区域概况逡逑涠洲岛(21°00—21°10'N、109°00'—109°15'E)邋[106】位于北部湾海域中部,属于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镇,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珊瑚礁隔海相望|22]。该岛屿长7.5逡逑里,宽5.5公里,全岛岸线长26.6公里,陆域面积24.98平方公里13],是广西沿海大的岛屿,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岛屿?7],更是我国分布有造礁珊瑚的主要区域。涠洲岛地形南高北低,拥有海蚀型、过渡型和堆积型3种类型的海岸,分别坐岛屿的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与之相对应的岸礁发育阶段是雏型期、幼年期和早期,其生物-地貌带类型朝着外海方向可划分为沙堤、海滩、礁坪和外礁坪珊瑚带t22l。逡逑N逡逑

珊瑚,温度胁迫


3.1珊瑚在温度胁迫下的结果描述逡逑在温度胁迫实验中,TS胁迫组中的鹿角珊瑚最先发生组织破裂、表面大部分白化逡逑的现象,接着是CS胁迫组中的鹿角珊瑚发生褪白现象(如图3-1),其余珊瑚在2个逡逑胁迫组中均发生颜色变浅现象,但TS胁迫组中的珊瑚颜色变浅程度高于CS胁迫组。逡逑在TS胁迫组中刺叶珊瑚的组织明显膨胀,有脱落的趋势。同时TS胁迫组中的牡丹珊逡逑瑚与CS胁迫组中的牡丹珊瑚相比,高温胁迫使其触手严重收缩。在4种珊瑚中,蜂巢逡逑珊瑚最为稳定。实验结束后,TS胁迫组中的鹿角珊瑚白化致死,而将CS中的鹿角珊逡逑瑚在移植至驯养缸体后,恢复正常。逡逑图3-1邋4种珊瑚在34°C和18°C的照片对比逡逑Fig.3-1邋The邋comparison邋of邋4邋corals邋at邋34°C邋and邋18°C逡逑注:图中TS为高温胁迫组,CS为低温胁迫组,数字代表胁迫温度,A代表珊瑚Aqvlzereo,邋E代逡逑表ospera

曲线,测序,虫黄藻,曲线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iffi洲岛造碟石珊瑚共生体系对异常遇度胁迫响应的实验研究逡逑3.邋3珊瑚共生虫黄藻结构组成逡逑3.3.1虫黄藻测序深度评估逡逑在97%的相似水平下聚类得到45个OUT,OUT为分类水平,采用对序列进行随逡逑机抽样的方法,以抽到的序列数与它们对应的物种(如OTU)数目或多样性指数,构逡逑建稀释曲线。以sobs为多样性指数构建的稀释曲线Rarefaction邋curve,趋向平坦则说明逡逑测序数据合理,足够反应样本物种情况;以Shannon多样性指数构建的Shannon逡逑curve,曲线趋向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足够大,可以反映样本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多样逡逑性信息,如图3-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宝符;;从X——射线照片探讨我国几种造礁石珊瑚的年成长率[J];热带地貌;1984年01期

2 黄梓荣,陈作志;佳蓬列岛造礁石珊瑚的群落结构研究[J];南方水产;2005年02期

3 于登攀,邹仁林;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研究的概况、问题和前景[J];生物多样性;1995年01期

4 唐质灿;孙建章;;造礁石珊瑚[J];大自然;2008年01期

5 王云祥;秦传新;陈丕茂;袁华荣;佟飞;冯雪;黎小国;;深圳海域造礁石珊瑚分布特点与多样性[J];海洋渔业;2017年02期

6 张涛锂;练健生;;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现状[J];海洋与渔业;2018年07期

7 王尔栋;陈国华;李洪武;;我国人工养殖造礁石珊瑚的未来主要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8 陈刚,熊仕林,谢菊娘,邹小平,崔云春;三亚水域造礁石珊瑚移植试验研究[J];热带海洋;1995年03期

9 李元超;陈石泉;郑新庆;蔡泽富;吴钟解;王道儒;兰建新;;永兴岛及七连屿造礁石珊瑚近10年变化分析[J];海洋学报;2018年08期

10 高永利;黄晖;练健生;李秀保;尤丰;周国伟;刘胜;;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移植迁入地的选择及移植存活率监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倪智;刘佳英;宋倩倩;郭玉清;范永乐;;“白哈礁”非造礁石珊瑚的初步分类鉴定[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陈育盛;刘丽;申玉春;刘楚吾;;徐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分子分类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乔民;;华南热带生物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进展[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刘迪诗;黄龙展;肖征;潘伟然;;三亚湾珊瑚幼虫分布追踪模型[A];福建省海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实习生 何婉虹;部分地区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提升[N];南方日报;2016年

2 李明春;我科学家在浙江南麂列岛发现造礁石珊瑚[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记者 林英邋通讯员 向畅;科学家在南麂列岛发现造礁石珊瑚[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龙邹霞;中国珊瑚或有新品种现身[N];中国海洋报;2012年

5 ;2008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N];海南日报;2009年

6 梁钢华;海底珊瑚成功大迁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严丹 实习生 邓玮;“海洋绿洲”严重退化[N];北海日报;2011年

8 ;2015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N];海南日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赵征南;西沙珊瑚正缓慢恢复[N];文汇报;2013年

10 ;2005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N];海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骆雯雯;涠洲岛造礁石珊瑚共生体系对异常温度胁迫响应的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2 张露;深圳东部海域造礁石珊瑚遗传多样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3 杨晨;文昌市云龙湾沿岸造礁石珊瑚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D];海南大学;2012年

4 王文欢;近30年来北部湾涠洲岛造礁石珊瑚群落演变及影响因素[D];广西大学;2017年

5 李晓娜;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常见造礁石珊瑚系统进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6 杨新龙;尖边扁脑珊瑚微卫星引物开发及相近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7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27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