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纳米选择性萃取与电泳联用技术的生物痕量分析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657.1;Q503
【部分图文】:
分析技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5]。第一节 CE-C4D 联用技术理以高压电源为驱动力,毛细管为分离通道,基于目标分水性和分子的差异等特性进行分离的分析技术,因此,C选择不同的分离模式[6]。器主要由高压电源、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器以及分析物可通过高度差进样、电动进样、压力进样等方式引压电源驱动下,在背景电解质中依据淌度和分配比实现分,最终在色谱工作站中转换成相应的谱图信号。
结构紧凑,无需在毛细管上创建任何检测窗口了电极被污染。C4D 沿毛细管同轴放置,可以实测距离。两个电子模块独立工作避免了检测器电压D 联用技术不仅可以简化现有仪器,而且还可以分析的便携式装置的开发[12]。报道使用 CE-C4D 方法成功检测无机阳离子与阴[18]、生物活性化合物[19]以及手性化合物的分离[2测、药物和临床分析等方面。同时,CE-C4D 由作为现场便携式仪器,探测器价格低廉,可实现图 2 C4D 等效电路图Fig.2. Diagram of C4D equivalent circuit
图 1 (A)金纳米浓度和(B)萃取时间的影响Fig. 1. Effects of(A)AuNPs concentrationand(B) incubationtime ontheEFs ofthetarget analytesOth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extraction volume, 0.5 mL; analyte concentration, 10 ng mL-1eachremoving reagent, 0.010 M DCPP (dispersed in 10 μL anhydrous ethanol); and ultrasonic time, 10min.3.1.3 解析剂种类与浓度为了有效地从 AuNPs 表面除去多胺,解析剂应该与 AuNPs 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由于硫醇基可以与 AuNPs 的表面作用形成稳定的 Au-S 键,因而本实验考察了 DTT,2-ME,DCPP 等多种常见巯基解析剂对目标物的解析程度,现阶段乙醇统一作为解析剂的分散剂。如图 2 所示,随着各解析剂浓度的增加,目标分析物的 EFs 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分别在以 0.10 M DCPP、0.10 M 2-ME 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岩;;离子色谱的检测新技术——替换检测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9年05期
2 陈昌国;范玉静;李雷光;李红;;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的新发展[J];化学通报;2010年07期
3 徐健君,翟海云,陈缵光,蔡沛祥;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检测克林霉素的含量[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童艳丽;翟海云;刘翠;梅华清;潘育方;陈缵光;;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16年07期
5 张嘉捷;王雪;;阳离子交换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测定过渡金属[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2期
6 熊开生;冯裕钊;陈勇;赵广健;杜磊磊;庄春龙;;集成电导检测流动注射微流控芯片的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朱岩,徐素君,王素芬;不完全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苹果酸[J];分析化学;1999年09期
8 朱妍;葛淑丽;吴敏;韩若冰;汪雪;王清江;何品刚;方禹之;;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快速分离和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年05期
9 蔡自由;李永冲;陈缵光;;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药片中盐酸奈福泮[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8期
10 张海峰;李海涛;刘晓为;王蔚;王喜莲;田丽;;毛细管非接触电导检测电极结构对检测性能的影响[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峰;杨丙成;关亚风;;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脂肪酸[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2 方芳;关艳霞;吴志勇;;电导检测芯片流动分析系统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周小迪;;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分析碘[A];第十二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梅兰;焦霞;朱岩;;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测定丙酮中的杂质阴离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茂生;王慕华;胡正良;朱京平;;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测定土壤中的乙烯利[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6 吴东亮;徐茂生;张培志;张培敏;孙素敏;徐育;朱岩;;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测定土壤中的吲哚-3-乙酸[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7 张凯鹏;张琳;陈缵光;;高效液相色谱非接触电导检测器的研制及其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测定中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药物与临床分析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8 钟乃飞;焦霞;盖学武;;牛奶样品中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离子色谱法测定[A];第十二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管了;王立新;傅崇岗;;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分离检测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肖;蔡亚岐;牟世芬;;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检测矿泉水中硅酸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炯;电导检测型DNA微阵列系统的研制[D];东南大学;2003年
2 张海峰;毛细管电泳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磊;基于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吕颖超;基于非接触电阻抗测量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哲琰;基于金纳米选择性萃取与电泳联用技术的生物痕量分析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静;高效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8年
3 权菲菲;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8年
4 安良坤;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卢艳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的研究及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6 高帆;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涂洁;便携芯片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唐海玉;毛细管电泳芯片的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军;非接触电导检测微流控芯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徐升继;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在流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8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2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