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反硝化细菌的富集与固定化应用研究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172
【部分图文】:
netobacte 不动杆菌属 垃圾填埋场滤液底泥bacterium 土壤杆菌属 活性污泥化细菌作用机制化作用是指在兼性厌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 NO3--N 作为电子受体,最终还原成 N2的过程。主要的反应过程如图 1-1 所示:
(1)不同碳源对高效反硝化细菌的富集效果影响本实验以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菌种来源,通过向连续流反硝化反应器中投源,比较两种碳源对高效反硝化细菌在富集过程中的脱氮性能、底物降解速率构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为高效反硝化细菌的富集提供理论依据。(2)高效反硝化细菌固定化效能研究本实验采用聚苯乙烯泡沫载体(PS 载体)、PVA 载体和 MPs 载体三种载体对化细菌进行固定化的摇瓶实验,比较不同固定化载体对高效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此外,通过环境因子干扰实验(pH、温度和转速)和循环次数实验,考察载性和循环利用能力,从系统的脱氮性能、稳定性和再利用综合评价各载体的固,确定高效反硝化细菌的最适固定化载体。(3)固定化高效反硝化细菌的的地表水适应性研究本实验针对地表水中 NO3--N 处理问题,将最适载体和高效反硝化细菌相结合C/N,并模拟季节性温度变化,探讨生物固定化系统在温度变化下的反硝化效能变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并揭示其变化原因,以期实现地3--N 污染快速去除的目标,从而为全面消除地表水 NO3--N 污染奠定基础。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璃网盘(孔径 2 mm),出水口 1 处放置折流板,以减液主要成分如表 2-1 所示。在 2 个连续流反硝化反碳源以 C6H12O6和 CH3COONa 形式补充,系统中 mg/L 和 1298.00 mg/L。CODcr/NO3--N(浓度比)为行(包括细菌的生长)。此外,系统进水浓度:NHP<1 mg/L。实验采用连续进水的方式,控制水力.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兴以;;反硝化细菌及其在自然界的意义[J];生物学教学;1990年04期
2 李振高,潘映华,伍期途,李良谟;太湖地区水稻土优势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组成与酶活性[J];土壤学报;1989年01期
3 陈竹争;吴静琳;郑福存;;反硝化细菌电子供体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16年05期
4 彭晓兰;刘聪;陈吕军;;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脱氮性能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2年08期
5 吴桂时,袁德军,韩波,韩继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J];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20期
6 张光亚,陈美慈,闵航,柴卫国;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及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年02期
7 樊景凤;陈佳莹;陈立广;关道明;;辽河口沉积物反硝化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3期
8 何芳;康贻军;单君;胡健;殷士学;;一株高耐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产物确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1期
9 陈秋阳;赵彬洁;袁洁;张健;谭香;张全发;;人工遮光和营养添加对河流反硝化活性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年15期
10 刘咏;钱家忠;魏兆军;王璐璐;;反硝化细菌Klebsiella sp.DB-1的分离鉴定与活性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正艳;张兰河;孙立娇;仇天雷;张清靖;王旭明;;一株降解PHBV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对固相反硝化的强化效能[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2 张成龙;李冰;侯诒然;封功成;陶冶;朱健;;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李树刚;马光庭;;生物脱氮菌种筛选及条件选择的研究[A];广西微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丁雪瑶;王勉之;孙静;孙永学;;广州流溪河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王勉之;丁雪瑶;孙静;马驿;范葶莉;孙永学;;广州流溪河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丰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全为民;沈新强;甘居利;沈晓盛;;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去除硝酸盐氮模拟试验[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陈艳;潘康成;张钧利;吴敏峰;;一株异养型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对小鼠的安全性试验[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廖雪义;马光庭;李献;;捷径生物脱氮菌种筛选及条件研究[A];广西微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薛超波;王国良;金珊;陆彤霞;王一农;於宏;;缢蛏滩涂养殖环境的细菌学研究[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10 管蕾;信欣;李娇;江世林;李崇蔚;李韵然;;常温下部分亚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A];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2生物法[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东;长期水肥管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刘远;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稻麦轮作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韩雅琼;厌氧微生物法同步脱除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黄聪;废水反硝化脱硫工艺功能微生物分布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邵媛媛;高效脱氮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王春艳;污染环境中特定功能微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徐小亚;增温和干旱对土壤N_2O排放和相关微生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7年
8 吴力游;建立用于环境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基因芯片技术[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安毅;纳米铁—反硝化细菌复合体系修复地下水中NO_3~--N污染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滕齐辉;有机肥施用对红壤氮素循环微生物相关基因多样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盈盈;北极低温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与脱氮能力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周梦娟;高效反硝化细菌的富集与固定化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3 瞿欢欢;毛竹扩张对桫椤根系形态可塑性及根际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4 成利军;牛粪静态好氧堆肥中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焦点;循环养殖海水中反硝化细菌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6 李风娥;黄河入海口沉积物反硝化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陈竹争;一株耐酸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特性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8 强浩然;水氮供应对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基质氮素转化菌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9 张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滤料的选择和反硝化细菌的应用[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10 赵昕;海水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及固定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3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3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