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细菌群感效应抑制剂的筛选与分离及QSI作用机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0-12-28 18:13
  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多数为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究其原因是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易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BF)。细菌在BF状态下比浮游状态下耐抗生素的能力能提高10~1000倍,而形成BF的细菌对抗生素更易产生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BF的形成是由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的,QS能直接控制BF的形成或解离。而群感效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是在不抑菌的情况下,抑制QS的产生,因此微生物不易对QSI产生耐药性,已经成为当今抗菌药物研发的趋势。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用不同的培养基发酵放线菌,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BF形成和紫色素杆菌QS的效果差别很大。在前期工作中,发现灰色链霉菌TRM10325抑制紫色素杆菌QS和表皮葡萄球菌BF形成都有较好的效果,因此选取17种合成培养基、26种天然培养基发酵TRM10325,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检测其对紫色素杆菌QS以及表皮葡萄球菌BF形成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发现,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放线菌TRM10325抑制QS活性的影响也不相同,说明成分不同的培养基,明显影响微生物不同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为筛...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菌群感效应抑制剂的筛选与分离及QSI作用机理初探


紫色杆菌素、脱氧紫色杆菌素结构式

生物膜,效应,氧化反应


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文献综成[8]。紫色杆菌素的合成途径涉及 5 个基因:VioA、VioB、VioC、VioD 和 VioE,布在同一转录单元[9]。紫色杆菌素的合成由 5 个步骤组成[10-15]:①VioA 酶对 L-色氧化反应 ②VioB 酶对 IPA 氧化反应 ③VioE 酶对中间产物 X 催化反应 ④VioCioD 对脱氧紫色杆菌素前体的氧化反应 ⑤紫色杆菌素的生成。而其紫色杆菌素的合受 QS 调控的[16],由于有色素的产生易于观察,因此被用作 QS 的指示菌株。综上从 QS 调控途径出发,从多种来源筛选 QS 抑制剂(QS inhibitor, QSI)深入 QSI 成分及其结构,有望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紫色素,合成培养基,杆菌,培养基


图 2-1 17 种合成培养基发酵 TRM10325 对紫色素杆菌 QS 产生能力的影响Fig. 2-1 Effects of C. violaceum quorum sensing ability by 17 kinds of synthetic media fermentationActinomycetes TRM10325注 a:ISP4;b:ISP7;c:斜面保藏培养基;d:T3G;e:淀粉酪素培养基;f:GW1;g: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h:发酵 B 培养基;i:TKM;j:F1; k:F8;l:高氏一号;m:GTB;n:GA;o:SCNB;p:甘油精氨酸培养基;q:T5G;R:12472 对照组;S:Am6 对照组。“─ ” 代表抑制菌生长;“─ ─”代表促进菌生长。Note a:ISP4medium;b:ISP7medium;c: Inclined preservation medium;d:T3G medium;e: Starch casein medium;f:GW1medium;g: Trehaloseproline medium;h: Fermentation B medium;i:TKM medium;j:F1medium;k:F8medium;l:Gao's medium;m:GTB medium;n:GA medium;o:SCNB medium;p: Glycerin arginine medium;q:T5G medium;R: Untreated;S:Am6 medium. “─ ” :Inhibition bacterial growth;“─ ─”: Promotebacterial growth.17 种合成培养基中,没有发现能使紫色素杆菌产色素能力低于 30%及以下的培养基。使紫色素杆菌产色素能力下降至 30%~60%之间的培养基有:ISP7、斜面保藏培养基、GW1、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高氏一号、GA、甘油精氨酸培养基 7 种培养基;下降至60%~100%之间的培养基有:ISP4、F82 种培养基。抑制紫色素杆菌生长的培养基有:淀粉酪素培养基、T3G、TKM、SCNB、T5G 发酵 B 培养基 6 种培养基。促进菌生长从而促进紫色素产生的培养基有:F、GTB 2 种培养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粪中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J]. 尹逊哲,郭焱,李文杰,姜爽,于秀明,金宁一.  医药导报. 2018(01)
[2]太平洋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J]. 陈小春,严银春,张甲生,朱金鑫,章华伟,王鸿.  发酵科技通讯. 2017(01)
[3]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群感效应系统影响的研究[J]. 李芳,黄卫锋,段强军,吴大强,程惠娟.  中草药. 2016(24)
[4]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群体感应抑制作用[J]. 赵弘毅,蒋粉荣,陈晓娅,李坤,潘光兄,蒋利和,赵钟兴,王静,刘海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5]栀子苷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生物膜的影响[J]. 钱林东,宁自林,张自芳,储卫华.  云南畜牧兽医. 2016(01)
[6]中药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J]. 张安,吴洁,储卫华.  药物生物技术. 2016(01)
[7]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放线菌筛选及其活性研究[J]. 谢婷婷,陈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12)
[8]海洋放线菌菌种库的初步建立[J]. 施娜娜,孙万辉,严靖凯.  齐鲁渔业. 2015 (09)
[9]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依赖型检测[J]. 李英,成李静,陈伟.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4)
[10]紫色杆菌素研究与开发进展[J]. 李红,蔡友华,陆最青,郑彩珠.  肇庆学院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雌二醇对乳房假体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曦.昆明医科大学 2017
[2]黑木耳黑色素对细菌群体感应调控行为的抑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李斌.南京农业大学 2011
[3]海洋微生物中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D]. 史晓翀.中国海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两株放线菌多相分类与阿拉尔链霉菌TRM 155-22遗传操作体系构建[D]. 高广斌.塔里木大学 2017
[2]新型胸苷三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对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D]. 崔玲.吉林大学 2017
[3]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放线菌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谢婷婷.塔里木大学 2016
[4]蜂房哈夫尼菌AHLs的分泌规律及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D]. 孔西曼.大连工业大学 2016
[5]阪崎肠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产生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D]. 王锦利.福建农林大学 2016
[6]群感效应抑制剂的筛选及QSI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研究[D]. 姚江宁.广东药科大学 2016
[7]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aa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研究[D]. 李英.塔里木大学 2015
[8]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与活性研究[D]. 唐艺丹.中国海洋大学 2014
[9]假单胞菌喹诺酮信号系统抑制剂的筛选与研究[D]. 郑红达.中国海洋大学 2013
[10]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 陈立志.福建农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4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944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