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三苯胺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20:19
pH和铜离子在环境及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占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对于pH和铜离子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大多数的探针在高水分数溶液中荧光都很弱,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在聚集态或固态具有强的荧光,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因而备受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是以三苯胺为基础的聚集荧光探针的研究。首先以三苯胺为初始原料,设计合成了四种聚集荧光探针,分别是两个含2-(2-氨基苯基)-1H-苯并咪唑的pH探针和两种分别含2-羟基-1-萘甲醛及2-羟基-1-萘乙酮的铜离子探针。第一部分,以2-(2-氨基苯基)-1H-苯并咪唑与三苯胺为初始原料,合成了STPABI和DTPABI两种荧光探针。两种化合物均呈现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效应以及结晶诱导发光(CIE)性能。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在有机溶剂中和聚集态均呈现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2)在纯有机溶剂中呈现蓝紫色荧光,在固态呈现绿色荧光,展现了可调荧光的性质,通过理论计算(DFT)发现其聚集态的可调荧光特性是由于分子间电荷转移引起的;(3)两化合物均可作比例型的pH探针;(4)在滤纸上探针的颜色可通过去质子化和质子化实现蓝紫色和绿色之间的转换,说明其可...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IE化合物的分类
1.2.1 四苯乙烯类化合物
1.2.2 三苯胺类化合物
1.2.3 杂原子类化合物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三苯胺衍生物的pH传感行为及聚集荧光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荧光量子产率
2.2.4 pKa的测定
2.2.5 B-R缓冲溶液的配制
2.2.6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物理性质
2.3.2 质子化阳离子的光物理性质
2.3.3 质子化机理
2.3.4 pH滴定
2.3.5 有机酸碱的荧光响应开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三苯胺为母体的具有聚集荧光特性铜离子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结合常数
3.2.4 检测限(LOD)的测定
3.2.5 合成方法及表征结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物理性能
3.3.2 铜离子探针
3.3.2.1 离子选择性
3.3.2.2 铜离子滴定
3.3.2.3 探针与铜离子结合比测定
3.3.2.4 探针与铜离子检测限及结合常数测定
3.3.2.5 共存离子对铜离子识别的干扰
3.3.2.6 pH对探针识别铜离子的影响
3.3.2.7 探针识别铜离子的时间响应
3.3.2.8 铜离子识别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071614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IE化合物的分类
1.2.1 四苯乙烯类化合物
1.2.2 三苯胺类化合物
1.2.3 杂原子类化合物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三苯胺衍生物的pH传感行为及聚集荧光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荧光量子产率
2.2.4 pKa的测定
2.2.5 B-R缓冲溶液的配制
2.2.6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物理性质
2.3.2 质子化阳离子的光物理性质
2.3.3 质子化机理
2.3.4 pH滴定
2.3.5 有机酸碱的荧光响应开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三苯胺为母体的具有聚集荧光特性铜离子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结合常数
3.2.4 检测限(LOD)的测定
3.2.5 合成方法及表征结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物理性能
3.3.2 铜离子探针
3.3.2.1 离子选择性
3.3.2.2 铜离子滴定
3.3.2.3 探针与铜离子结合比测定
3.3.2.4 探针与铜离子检测限及结合常数测定
3.3.2.5 共存离子对铜离子识别的干扰
3.3.2.6 pH对探针识别铜离子的影响
3.3.2.7 探针识别铜离子的时间响应
3.3.2.8 铜离子识别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07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07161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