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上扬子地区P-T界线与地质事件

发布时间:2021-03-11 10:49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经历着气候变暖、大量物种消失的环境剧变,这是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升高、环境污染等环境恶化的结果?还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生物进化的“正常”更替事件?这一科学问题目前已成为地球系统研究中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研究深时地质记录中的类似事件,应该是寻找这一科学问题答案的有效途径。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曾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二叠纪-三叠纪期间、即P-T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最为突出,成为研究这一问题最好对象。我国二叠纪、三叠纪发育有囊括海相地层各相带在内的连续地质记录剖面,具有研究P-T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本论文选择上扬子地区广元杨家岩剖面、华蓥山地区涧水沟剖面和重庆中梁山地区尖刀山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野外界线地层剖面,系统采集牙形刺化石样品和沉凝灰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和泥质岩等各类岩石和地球化学样品,研究P-T之交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特征,沉凝灰岩特征及其火山喷发期次及喷发强度,沉积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再现上扬子地区P-T之交的古构造、古环境和古生态特征,识别P-T之交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及其地质演化过程,探索该时期生物大灭绝事件...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上扬子地区P-T界线与地质事件


项目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构造单元划分,图集,北东向,华蓥山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带,构造线主要呈北东向延伸。Ⅱ2-川东高中复合式构造带:构造分区明显,在永川地区以发育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的高陡背斜为主,向南(阳高寺)构造形变逐渐平缓,出现东西向与近南北、北北东向构造的复合,最南端构造以东西向为主。区域上的构造应力作用,主要受华蓥山、中梁山与南部黔北隆起的南北向与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断裂控制。Ⅱ3-川东北迭瓦式复合构造带:构造的叠加复合特征非常明显,在高家坝、黄金口东南一带,主要发育北东向展布的叠瓦式断背斜,应力主要来自华蓥山北西向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而在西北侧一带主要发育被北东向构造叠加切割的北西向构造,应力主要来自北端大巴山自北东向南西方向的挤压应力。

四川盆地,综合柱状图,树根,构造演化


图 2-2 四川盆地地层-构造演化综合柱状图(据刘树根等,2008)(3)海西运动海西期四川盆地构造运动主体以稳定沉降为主,至早二叠世初期盆地开始进入拉张和缓慢沉降状态,接受了早二叠世的广泛的海侵,至中二叠世末期发生了峨眉地裂运动,使盆地构造和沉积作用发生强烈分异,具有盆地主体以构造隆升为主,而盆地西侧龙门山地区的被动大陆边缘以拉张沉降为主的“跷跷板”运动方式,并于晚二叠世中、晚期频繁喷发有中、基性火山碎屑岩。(4)印支运动印支早-中期四川盆地构造运动仍以稳定沉降为主,广泛发生早三叠世的大规模海侵和广泛接受早、中三叠世的开阔-局限台地至蒸发台地相的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建造,至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晚期,于盆地西缘和北缘开始进入板内碰撞阶段(罗志立,1979),并结束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历史,进入陆相沉积阶段。伴随龙门山造山带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形成和多次滑脱、褶皱、逆冲和推覆作用,包括川西坳陷坳、川东北陷,以及川中类前陆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南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关系[J]. 何龙,王云鹏,陈多福,王钦贤,王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2)
[2]微生物岩的概念和重庆老龙洞剖面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成因[J]. 吴亚生,姜红霞,虞功亮,刘丽静.  古地理学报. 2018(05)
[3]变质作用与流体包裹体:进展与展望[J]. 肖益林,余成龙,王洋洋,陆一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03)
[4]川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J]. 刘萍,郑荣才,常海亮,梁宁,周刚.  地质论评. 2018(01)
[5]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酸性火山灰的源区与规模[J]. 王曼,钟玉婷,侯莹玲,沈树忠,徐义刚,何斌.  岩石学报. 2018(01)
[6]二叠纪地幔柱与地表系统演变[J]. 徐义刚,钟玉婷,位荀,陈军,刘海泉,颉炜,罗震宇,李洪颜,何斌,黄小龙,王焰,陈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3)
[7]什么引起五次生物大灭绝?[J]. 沈树忠,张华.  科学通报. 2017(11)
[8]早始新世极热气候时期湖盆水体性质及生烃环境——以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J]. 刘萍,谭先锋,陈青,王佳,梁迈,王萍,王伟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1)
[9]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白云岩成因与成岩-成藏系统[J]. 郑荣才,刘萍,文华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川东华蓥山地区长兴组台内礁滩内部结构及发育模式[J]. 胡忠贵,黎荣,胡明毅,向小玲,秦鹏,孙跃东.  岩性油气藏. 2015(05)

博士论文
[1]峨眉山LIP事件在乐康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与生物灭绝关系[D]. 彭冰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本文编号:3076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076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