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颗粒对家蚕的生物效应
发布时间:2021-03-24 08:45
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 Ag NPs)凭借着其优异的抗菌性、导电性、导热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些应用大大增加了Ag NPs在自然环境下与人们接触的可能性,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在自然条件下相对惰性的金属纳米颗粒表现出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毒性会剧增,所以研究不同尺寸的Ag NPs的生物效应变得尤为重要。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以细胞及模式生物小鼠为主,家蚕作为新兴的模式生物,具有世代短、子代多、不存在道德争议以及基因和人类基因相似性高的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本实验以家蚕为模式生物研究了不同尺寸Ag NPs的生物效应。1.使用柠檬酸钠和单宁酸两种还原剂还原前驱物Ag NO3制备银纳米粒子。紫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结果(TEM)表明Ag NPS尺寸分别为23.2±2.8 nm、34.6±4.6nm和47.6±5.29 nm(分别记为23 nm、35 nm和47 nm),且分散性较好、粒径离散程度低,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2.采取腹足注射的方式将不同浓度的Ag NPs导入家蚕体内,统计不同组家蚕的死亡数,采...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1.1.1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1.2 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
1.2 纳米安全性研究的困境
1.3 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对毒性的影响
1.4 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
1.5 本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Ag NPs的合成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材料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Ag NPs的合成
2.4.2 Ag NPs的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Ag 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5.2 Ag NPs的透射电镜图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g NPs对家蚕生命活动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材料
3.3 主要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家蚕的饲养与注射
3.4.2 家蚕生长状况观测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半致死剂量测定
3.5.2 Ag NPs对家蚕生长状况的影响
3.5.3 注射后家蚕的蚕茧重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 NPs对家蚕组织器官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材料
4.3 主要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注射实验
4.4.2 微波消解
4.4.3 ICP-MS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4.4.4 MDA、SOD和 CAT的测定
4.4.5 数据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
4.5.2 家蚕不同组织及蚕砂中Ag元素浓度
4.5.3 中肠组织的MDA、SOD和 CAT的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 NPs对蚕丝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主要实验材料
5.3 主要实验仪器
5.4 实验部分
5.4.1 蚕丝的收集与处理
5.4.2 蚕丝的红外光谱
5.4.4 蚕丝的力学性能
5.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Ag NPs对蚕丝纤维直径的影响
5.5.2 Ag NPs对蚕丝纤维二级结构的影响
5.5.3 Ag NPs对蚕丝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FPS/上海光源BL01B同步辐射红外谱学线站的应用综述[J]. 周晓洁,钟佳佳,董家蒙,唐雨钊,陈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S1)
[2]抗艰难梭菌毒素纳米抗体在乳酸乳球菌中重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J]. 武国松,李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10)
[3]纳米氧化锌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试[J]. 徐媛媛,王文蓉,刘泽玉,张东阳,李龙,武国华. 蚕业科学. 2018(03)
[4]啶虫脒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张蒙蒙,孙永亮,赵艳燕,李二兰,宋贵珍,苏斌,髙绘菊,王彦文. 蚕业科学. 2018(01)
[5]超小尺寸碳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辐射防护研究[J]. 刘海霞,王骏滢,白雪亭,刘昌龙,张晓东.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 (02)
[6]ICP-MS法测定添食金属纳米颗粒后家蚕组织中的金属含量[J]. 袁本高,张东阳,李龙,武国华. 质谱学报. 2017(02)
[7]新型抗感染药物研究模式生物——家蚕[J]. 陈明,章玉萍,代君君,涂文君,张丽丽,吴传华,刘健,范涛. 中国蚕业. 2014(03)
博士论文
[1]丝蛋白结构的同步辐射红外表征和基于丝蛋白纳米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D]. 凌盛杰.复旦大学 2014
[2]纳米银的生物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D]. 吴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金属纳米材料对家蚕蚕丝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宋鹏.江苏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微生物组方法学初步研究[D]. 王亚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7
[3]BmNPV病毒感染后家蚕中肠围食膜蛋白质的变化[D]. 陈艳萍.西南大学 2014
[4]金、银、铜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D]. 王晶.沈阳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7428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1.1.1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1.2 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
1.2 纳米安全性研究的困境
1.3 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对毒性的影响
1.4 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
1.5 本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Ag NPs的合成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材料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Ag NPs的合成
2.4.2 Ag NPs的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Ag 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5.2 Ag NPs的透射电镜图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g NPs对家蚕生命活动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材料
3.3 主要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家蚕的饲养与注射
3.4.2 家蚕生长状况观测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半致死剂量测定
3.5.2 Ag NPs对家蚕生长状况的影响
3.5.3 注射后家蚕的蚕茧重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 NPs对家蚕组织器官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材料
4.3 主要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注射实验
4.4.2 微波消解
4.4.3 ICP-MS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4.4.4 MDA、SOD和 CAT的测定
4.4.5 数据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
4.5.2 家蚕不同组织及蚕砂中Ag元素浓度
4.5.3 中肠组织的MDA、SOD和 CAT的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 NPs对蚕丝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主要实验材料
5.3 主要实验仪器
5.4 实验部分
5.4.1 蚕丝的收集与处理
5.4.2 蚕丝的红外光谱
5.4.4 蚕丝的力学性能
5.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Ag NPs对蚕丝纤维直径的影响
5.5.2 Ag NPs对蚕丝纤维二级结构的影响
5.5.3 Ag NPs对蚕丝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FPS/上海光源BL01B同步辐射红外谱学线站的应用综述[J]. 周晓洁,钟佳佳,董家蒙,唐雨钊,陈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S1)
[2]抗艰难梭菌毒素纳米抗体在乳酸乳球菌中重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J]. 武国松,李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10)
[3]纳米氧化锌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试[J]. 徐媛媛,王文蓉,刘泽玉,张东阳,李龙,武国华. 蚕业科学. 2018(03)
[4]啶虫脒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张蒙蒙,孙永亮,赵艳燕,李二兰,宋贵珍,苏斌,髙绘菊,王彦文. 蚕业科学. 2018(01)
[5]超小尺寸碳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辐射防护研究[J]. 刘海霞,王骏滢,白雪亭,刘昌龙,张晓东.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 (02)
[6]ICP-MS法测定添食金属纳米颗粒后家蚕组织中的金属含量[J]. 袁本高,张东阳,李龙,武国华. 质谱学报. 2017(02)
[7]新型抗感染药物研究模式生物——家蚕[J]. 陈明,章玉萍,代君君,涂文君,张丽丽,吴传华,刘健,范涛. 中国蚕业. 2014(03)
博士论文
[1]丝蛋白结构的同步辐射红外表征和基于丝蛋白纳米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D]. 凌盛杰.复旦大学 2014
[2]纳米银的生物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D]. 吴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金属纳米材料对家蚕蚕丝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宋鹏.江苏科技大学 2017
[2]基于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微生物组方法学初步研究[D]. 王亚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7
[3]BmNPV病毒感染后家蚕中肠围食膜蛋白质的变化[D]. 陈艳萍.西南大学 2014
[4]金、银、铜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D]. 王晶.沈阳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7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0974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