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蓝氏贾第虫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15:22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涉及多个复杂而精密的调控过程。其中,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可以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mRNA,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机体产生的潜在危害。此外,NMD途径还可以调控细胞中约10%或者20%的正常mRNA或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以确保机体细胞的内平衡,与胚胎的发育、细胞的免疫及神经系统发育等密切相关。因此,对NMD途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NMD途径的核心问题是对含有无义密码子的mRNA的识别及降解。到目前为止,趋于主流的主要有3个模型:以哺乳动物为代表的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xon junction complex,EJC)模型;以果蝇为代表的3?-UTR(untranslated sequence)模型;以酿酒酵母为代表的DSE(downstream sequence element)模型。但是其详细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基于原生动物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进化地位的特殊性,通过对蓝氏贾第虫中NMD途...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蓝氏贾第虫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研究


NMD途径的功能[5]

靶标,途径,硒代半胱氨酸


进入胞质的非剪接前体 mRNA、可变剪接产物、假基因或无效基因重有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的 mRNA[9]、含有长非编码区的 mRNding RNAs, lncRNAs)等[5]。此外还有一些个例,如:硒蛋白是一种富含Se)的多肽家族,并且含有不常见的硒代半胱氨酸(Sec)[10],有证据表码的转录本能被 NMD 途径识别并降解,因为密码子 UGA 通常作为终作用,但在特殊序列元件存在的条件下也能编码为硒代半胱氨酸(Sec子位于最后一个外显子处时,其可抵抗 NMD 途径的降解;当该密码子子处时,容易被 NMD 途径识别并降解。前研究表明 NMD 途径的底物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突变、移码或可变剪C 的出现;含有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的 mRNA;长的 3 -UTR 等(图并非全是如此,如血小板生成素(TPO)[11],含有 7 个 uORF,但是 途径核心因子 UPF1 后,其表达量并不受影响,说明 uORF 并不是启动必要条件;在对不同长度 3 -UTR 的转录本进行分析时发现[12],并不均可引发 NMD 途径,还与一些其他因子相关[13]。

结构示意图,结构域


图 1.3 UPF1 的结构示意图[16]Fig 1.3 The structure of UPF11.3.1.2 UPF2UPF2 作为 NMD 途径的核心因子,目前已被广泛研究,人的 UPF2(hUpf2)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不仅是在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中而且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0]、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中也是高度保守的。通过对人 NMD 途径的研究,发现 UPF2 蛋白质分子量为 148kDa[31, 32],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也有少量在核质中发现[33]。UPF2 不同结构域的的分子结构和相应功能在之前已开展了详细的研究。UPF包括四个核心区域,其中含有 3 个 MIF4G(middleportionof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4-gamma)结构域及一个与 UPF1 的 CH 结构域相互作用的 C 末端结构。MIF4G-3 结构域可以与 UPF3 的 RRM(RNA recognition motif)结构域相互作用。与此同时,SMG1 也可非竞争性的与 MIF4G-3 结构域相互作用。MIF4G-1 和 MIF4G-2 结构域在UPF 蛋白-EJC 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作为重要的节点[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八肋游仆虫NMD通路的初步研究[J]. 石文鑫,王美,柴杨丽,吕佳,张志云,王刚,柴宝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8(06)
[2]SMG1-UPF1-eRF1-eRF3复合体参与贾第虫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激活[J]. 王美,吕佳,石文鑫,柴杨丽,文建凡,张西臣,柴宝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8(05)
[3]无义mRNA降解途径的机制与进化[J]. 柴宝峰,王美,石文鑫,柴杨丽,吕佳.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4]质谱技术鉴定体外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细胞骨架蛋白[J]. 何冰,刘广伟,曹蕾,余源,陈阳,田喜凤,杨志宏,卢思奇,赵永强.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12)
[5]蓝氏贾第虫基因转染研究进展[J]. 刘全,张西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03)
[6]贾第虫(Giardia)原始特性的研究进展[J]. 沈剑钊.  动物学杂志. 1996(01)



本文编号:3099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099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