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乌桕应对多种昆虫取食的次生代谢响应

发布时间:2021-07-12 13:39
  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应对昆虫取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昆虫取食可诱导植物产生代谢防御反应,激活植物的代谢合成网络,进而抵御昆虫的危害。近年来对于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绝大多数实验局限于单因子的室内控制实验,而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往往同时遭受多种昆虫的危害。然而,植物应对多种昆虫危害的次生代谢响应仍不明确。本文以乌桕为对象,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实验,探究:(1)自然状况下乌桕次生代谢如何对不同昆虫取食进行响应?(2)当乌桕面对多种昆虫同时取食压力时,其次生代谢响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针对两个问题本文通过(1)乌桕次生代谢的野外调查;(2)昆虫取食室内控制实验等两个实验进行了探究。(1)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探究自然状况下乌桕遭受不同昆虫取食的次生代谢变化。研究发现,在乌桕遭受不同地上昆虫群落取食时,不同取食类型的昆虫诱导的植物次生代谢反应不同,乌桕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昆虫的次生代谢响应也不同。乌桕的次生代谢反应水平随着昆虫取食压力上升而提高,且单宁成分在乌桕叶部的次生代谢响应要比根部次生代谢响应更为敏感,而类黄酮对昆虫取食的代谢响应在乌桕根部比叶部更敏感。在自然状态下,乌桕受咀嚼式的危...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乌桕应对多种昆虫取食的次生代谢响应


实验材料:乌桕Fig2-1Experimentalmatrial:TriadicaSebifera

实验材料,乌桕


乌桕应对多种昆虫取食的次生代谢响应102.1.2红胸律点跳甲红胸律点跳甲(B.collaris)是以乌桕为寄主的数量最大、危害能力最强的专食性昆虫之一。红胸律点跳甲成虫以乌桕地上部分的叶肉组织为食,其在叶片上进行取食后会在叶片上留下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取食斑。红胸律点跳甲的幼虫通常在根部内取食。其以成虫形式在土壤里或者凋落物中越冬,而后在来年4月末、5月初开始活跃。红胸律点跳甲每一代的发育历期约为一个月左右,每年可以产生超过5代的跳甲,并有时代重叠现象,即不同代的成虫和幼虫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植物上[60]。图2-2实验材料:红胸律点跳甲Fig2-2Experimentalmatrial:Bikashacollaris注:图片来自于文献[43]2.1.3乌桕卷象乌桕卷象(H.bicallosicolli)是以乌桕作为主要宿主的专食性天敌,乌桕卷象的成虫为棕色或者红棕色,通常取食乌桕新叶。乌桕卷象的成虫往往在每年的五月初出现,在每年的十月过冬[65,66],以成虫的形式在乌桕周边的凋落物中过冬,在每年的五月开始交配和产卵,一年发生6-7代,且发生时会产生世代重叠。多分布于河南、湖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66]。在野外,这种卷象多出现于气候潮湿、邻近水源

实验材料,乌桕,幼虫,结茧


11的乌桕之上,大多以叶苞形式出现,成虫活动性较弱。图2-3实验材料:乌桕卷象Fig2-3Experimentalmatrial:Heterapoderopsisbicallosicolli注:图片来自于文献[64]2.1.4黄刺蛾黄刺蛾(C.flavescens)是乌桕主要广食性昆虫。黄刺蛾一年发生两代左右,以老熟幼虫形式在茧内越冬,次年五月下旬化蛹,六月上旬羽化产卵,六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出现,经20-30天于七月下旬结茧化蛹,八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下旬孵化为二代幼虫,至十月下旬幼虫老熟结茧越冬[67]。图2-4实验材料:黄刺蛾Fig2-4Experimentalmatrial:Cnidocampaflavescens乌桕应对多种昆虫取食的次生代谢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J]. 赵婵,张蓬军,余利星,俞晓平.  昆虫学报. 2019(01)
[2]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J]. 孙立影,于志晶,李海云,李俊波,刘洪章,林秀峰,马瑞.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4)
[3]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阎秀峰,王洋,李一蒙.  生态学报. 2007(06)
[4]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及其对植物自身的作用[J]. 徐丽艳,纪明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09)
[5]衡阳地区黄刺蛾生活史及滞育习性观察[J]. 林仲桂,雷玉兰.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1)
[6]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意义[J]. 杜近义,胡国赋,秦际威.  生物学杂志. 1999(05)
[7]非蛋白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生物学作用[J]. 曹稳根,李卫华,叶子坚.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995(02)



本文编号:3280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280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