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素生物标志物的斑马鱼内分泌干扰效应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三种杀菌剂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20 17:59
随着工业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内分泌干扰物进入我们的生活环境。它们会引起内分泌干扰效应,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代谢等多个方面具有危害。而目前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评价往往只关注一种或少数几种干扰效应,并只进行比较片面的单一评价。为全面了解和评估内分泌干扰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亟需建立新的研究模型用于综合评价内分泌干扰物的多种干扰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选择代表肾上腺素、性激素、甲状腺素、垂体激素等不同内分泌系统的23种激素为生物标志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物质的优势,建立基于激素生物标志物的斑马鱼内分泌干扰效应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基质干扰,相对回收率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方法基质效应基本处于67.3%-132.1%之间,相对回收率基本处于73.4%-110.2%之间,方法误差≤13.8%,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3%-20.0%之间。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研究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三种广泛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三种杀菌剂对不同类型的激素生物标志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干扰趋势也存在差异性。它们普遍对肽类...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丙环唑等三种杀菌剂单独暴露的内分泌干扰效应23之后采用QuEChERS方法对斑马鱼样品进行前处理,具体前处理方法参照2.2.2。3.2.3仪器分析条件参照2.2.3。3.3结果与讨论3.3.1对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丙环唑对斑马鱼成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1所示。随着丙环唑暴露浓度的增加,NE、E和MT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种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对丙环唑的干扰并不敏感。丙环唑暴露对斑马鱼T3和T4的影响也不明显,仅在高浓度暴露即100μg·L-1条件下,雌鱼体内的T3才呈现显著性增加,而T4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T3相较于T4对丙环唑的干扰效应可能更敏感。雄鱼体内T3和T4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戊唑醇对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2所示。NE在各个浓度暴露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降低但高浓度组其含量又有所回升,其中雄鱼经10ng·L-1暴露后NE降低了约55%,表明NE对戊唑醇的干扰较敏感。此外。E图3.1丙环唑暴露组斑马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含量Figure3.1Levelsofaminoacidderivativehormonesinzebrafishexposedtopropiconazole*、**、***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水平,无符号表示无显著性差异。*、**、***respectivelyrepresentp<0.05、p<0.01、p<0.001.Notextmeansnosignificantdifference.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丙环唑等三种杀菌剂单独暴露的内分泌干扰效应24是NE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作用甲基化而形成的代谢产物,NE含量变化影响了E的生成,导致其含量也有所降低。MT的含量在雌雄鱼暴露实验中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戊唑醇对其干扰较校甲状腺激素在雄鱼实验中只有T3当暴露浓度为100ng·L-1时显著增加;雌鱼暴露实验中,T3在10ng·L-1时增加到6ng·g-1,T4在1μg·L-1时增加到5ng·g-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腈菌唑对斑马鱼成鱼的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3所示。NE和E的变化趋势与戊唑醇暴露组相同。而与戊唑醇暴露组不同的是,MT的含量在暴露组也明显减少。相比于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甲状腺类激素对腈菌唑的干扰响应敏感度低。在雄鱼各个浓度的腈菌唑暴露组中,甲状腺类激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雌鱼体内T3、T4的含量只在最高浓度100μg·L-1显著增加。目前对三唑类杀菌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较少,但已知多种内分泌干扰物都具有肾上腺激素干扰效应,如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等[114]。戊唑醇和腈菌唑暴露会引起NE和E的显著降低,说明它们可能也具有肾上腺素干扰效应。MT作为图3.2戊唑醇暴露组斑马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含量Figure3.2Levelsofaminoacidderivativehormonesinzebrafishexposedtotebuconazole*、**、***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水平,无符号表示无显著性差异。*、**、***respectivelyrepresentp<0.05、p<0.01、p<0.001.Notextmeansnosignificantdifferenc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J].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5)
[2]5种杀菌剂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 李祥英,梁慧君,何裕坚,李志鸿,陈浩华,谢俊婷,张宏涛.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6)
[3]Ⅱ-型拟除虫菊酯对雄性小鼠脑内褪黑素含量的影响[J]. 柴晓静,刘大勇,陆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20)
[4]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J]. 郭晶,宋文华,丁峰,张金洋,李贞,陈小莹,张金花,连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本文编号:329331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丙环唑等三种杀菌剂单独暴露的内分泌干扰效应23之后采用QuEChERS方法对斑马鱼样品进行前处理,具体前处理方法参照2.2.2。3.2.3仪器分析条件参照2.2.3。3.3结果与讨论3.3.1对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丙环唑对斑马鱼成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1所示。随着丙环唑暴露浓度的增加,NE、E和MT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种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对丙环唑的干扰并不敏感。丙环唑暴露对斑马鱼T3和T4的影响也不明显,仅在高浓度暴露即100μg·L-1条件下,雌鱼体内的T3才呈现显著性增加,而T4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T3相较于T4对丙环唑的干扰效应可能更敏感。雄鱼体内T3和T4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戊唑醇对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2所示。NE在各个浓度暴露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降低但高浓度组其含量又有所回升,其中雄鱼经10ng·L-1暴露后NE降低了约55%,表明NE对戊唑醇的干扰较敏感。此外。E图3.1丙环唑暴露组斑马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含量Figure3.1Levelsofaminoacidderivativehormonesinzebrafishexposedtopropiconazole*、**、***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水平,无符号表示无显著性差异。*、**、***respectivelyrepresentp<0.05、p<0.01、p<0.001.Notextmeansnosignificantdifference.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丙环唑等三种杀菌剂单独暴露的内分泌干扰效应24是NE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作用甲基化而形成的代谢产物,NE含量变化影响了E的生成,导致其含量也有所降低。MT的含量在雌雄鱼暴露实验中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戊唑醇对其干扰较校甲状腺激素在雄鱼实验中只有T3当暴露浓度为100ng·L-1时显著增加;雌鱼暴露实验中,T3在10ng·L-1时增加到6ng·g-1,T4在1μg·L-1时增加到5ng·g-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腈菌唑对斑马鱼成鱼的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的干扰效应如图3.3所示。NE和E的变化趋势与戊唑醇暴露组相同。而与戊唑醇暴露组不同的是,MT的含量在暴露组也明显减少。相比于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甲状腺类激素对腈菌唑的干扰响应敏感度低。在雄鱼各个浓度的腈菌唑暴露组中,甲状腺类激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雌鱼体内T3、T4的含量只在最高浓度100μg·L-1显著增加。目前对三唑类杀菌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较少,但已知多种内分泌干扰物都具有肾上腺激素干扰效应,如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等[114]。戊唑醇和腈菌唑暴露会引起NE和E的显著降低,说明它们可能也具有肾上腺素干扰效应。MT作为图3.2戊唑醇暴露组斑马鱼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含量Figure3.2Levelsofaminoacidderivativehormonesinzebrafishexposedtotebuconazole*、**、***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水平,无符号表示无显著性差异。*、**、***respectivelyrepresentp<0.05、p<0.01、p<0.001.Notextmeansnosignificantdifferenc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J].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5)
[2]5种杀菌剂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 李祥英,梁慧君,何裕坚,李志鸿,陈浩华,谢俊婷,张宏涛.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6)
[3]Ⅱ-型拟除虫菊酯对雄性小鼠脑内褪黑素含量的影响[J]. 柴晓静,刘大勇,陆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20)
[4]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J]. 郭晶,宋文华,丁峰,张金洋,李贞,陈小莹,张金花,连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本文编号:3293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29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