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

发布时间:2021-08-17 02:45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和植物方面的研究,但线虫体态微小,常规方法难以实现对单条线虫的精准操控和长期追踪。本研究基于微流体控制技术,设计了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提出一种单线虫并行分离方法。通过考察液体培养时的线虫密度、线虫体宽及其分布等影响因素,分析在芯片上进行单线虫并行分离的条件。结果显示,采用无菌液体培养时,线虫密度对线虫体宽及其分布具有明显影响,高密度(约700条/mL)培养组和低密度(约300条/mL)培养组的线虫体宽分别为(35.5±5.2)μm和(40.0±1.8)μm,且低密度下培养的线虫可获得较好的芯片分离效果,所得含线虫与含单线虫培养池的比例分别为83.3%和66.7%。该并行分离方法相对简便、可靠,结合其微流控芯片结构和流体控制方式,有望用于自动化单线虫长期培养和观测研究。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


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

微流控芯片,流体,线虫


使用3个注射泵(TJ-2A/ L0107-2A,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和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进行微流控芯片上的流体控制(图2),可准确设定流速和体积等参数。线虫经同步化处理后,在CeM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7 d,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部分线虫的体宽。当测量的线虫样品大部分(>70%)体宽超过35 μm时,取线虫悬浮液,清洗掉杂质后,调整线虫密度约为2000~3 000条/mL,备用。

密度图,线虫,密度


分别采用高密度和低密度下培养的线虫样品,将其稀释至合适的密度后,每次取20~30条线虫进行芯片上的分离试验,每种样品重复3次。试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加样与捕获阶段和清除多余线虫阶段每个捕获通道处的线虫数,以及进样与分离阶段每个培养池中的线虫数,并采集相应图像(图4)。图5为高密度与低密度下培养的线虫样品在芯片上分离的结果。经统计可知,采用两种不同的样品时,在加样与捕获阶段,含有线虫的捕获通道的数量分别为6.3±0.6和8±0,且两种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清除多余线虫阶段,含有线虫的捕获通道的数量分别为5±1和7.3±1.2,统计分析显示两种样品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进样与分离阶段,含有线虫的培养池的数量分别为4.3±0.6和6.7±0.6,且两种样品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表明线虫体宽及其分布对芯片上的线虫分离有明显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园艺线虫农业无害化防治措施[J]. 薛玉华.  农化新世纪. 2006(04)



本文编号:334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4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