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4-16 22:22
<正>细胞衰老现象最早在1961年被报道[1],美国生物学家Leonard Hayflick在体外培养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时发现,即使细胞在最适宜的条件,细胞分裂至一定代数时也会发生停滞,由此细胞周期进入了一种“不可逆”的停滞状态。Hayflick基于这种现象提出了细胞衰老的概念。因此,细胞增殖的能力极限也被称为Hayflick极限。研究表明[2],这种现象是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染色体两端端粒的逐步缩短伴随端粒酶活性降低所致。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细胞衰老
2 细胞衰老的机制
2.1 端粒参与细胞衰老的发生机制
2.2 抑癌基因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3 线粒体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4 辐射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 其他因素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1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2 IL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4 microRNA(miRNA)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5 Wnt信号通路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6 TGF-β
本文编号:379199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细胞衰老
2 细胞衰老的机制
2.1 端粒参与细胞衰老的发生机制
2.2 抑癌基因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3 线粒体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4 辐射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 其他因素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1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2 IL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4 microRNA(miRNA)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5 Wnt信号通路参与的细胞衰老发生机制
2.5.6 TGF-β
本文编号:379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9199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