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鸢尾属(Iris L.)部分物种的系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4 22:50
鸢尾属(Iris Linnaeus)隶属于鸢尾科(Iridaceae),较为严格的分布在北温带。我国是鸢尾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约分布有六十余个物种,其中21个是特有种。由于适应辐射和趋同进化的作用,鸢尾属下各物种间的表型相似性较高,种间分类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有待深入探究,属下分类系统争议不断;由于复杂的演化历史和我国的复杂地形,一些潜在物种并未被发现和发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鸢尾属25种3变种1变型及射干(B.chinensis)开展了孢粉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单沟是鸢尾属的原始萌发孔类型。基于孢粉学证据,本研究支持射干属(Belamcanda Linnaeus)的独立地位,而野鸢尾(I.dichotoma)应归属到鸢尾属(Iris)中;对无附属物亚属(Subgenus Limniris)西伯利亚鸢尾系(Series Sibiricae)内云南鸢尾(I.forrestii)、黄花鸢尾(I.wilsonii)等物种的系统学地位进行了讨论,支持云南鸢尾(I.forrestii)、黄花鸢尾(I.wilsonii)的独立物种地位,支持将白花西南鸢尾(I.bulleyana f...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系统发生学
1.1.1 系统发生学的诞生与发展
1.1.2 系统发育树
1.1.3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1.1.4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
1.2 孢粉学
1.2.1 孢粉学(Palynology)的诞生与发展
1.2.2 花粉粒
1.2.3 孢粉学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3 流式细胞术
1.3.1 植物基因组大小
1.3.2 流式细胞术
1.3.3 流式细胞术在估测植物基因组大小研究中的应用
1.4 鸢尾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鸢尾属部分物种的孢粉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部分鸢尾属植物的花粉特征观察
2.4 讨论
第三章 鸢尾属2新种系统学地位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材料DNA的提取
3.2.2 DNA质量的检测
3.2.3 引物筛选和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检测及测序
3.3 新种描述
3.3.1 金盏鸢尾
3.3.2 稻城鸢尾
3.4 系统发育树构建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金盏鸢尾系统学地位研究分子依据
3.5.2 稻城鸢尾系统学地位研究的分子依据
第四章 流式细胞术估测部分鸢尾属物种基因组大小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663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系统发生学
1.1.1 系统发生学的诞生与发展
1.1.2 系统发育树
1.1.3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1.1.4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
1.2 孢粉学
1.2.1 孢粉学(Palynology)的诞生与发展
1.2.2 花粉粒
1.2.3 孢粉学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3 流式细胞术
1.3.1 植物基因组大小
1.3.2 流式细胞术
1.3.3 流式细胞术在估测植物基因组大小研究中的应用
1.4 鸢尾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鸢尾属部分物种的孢粉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部分鸢尾属植物的花粉特征观察
2.4 讨论
第三章 鸢尾属2新种系统学地位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材料DNA的提取
3.2.2 DNA质量的检测
3.2.3 引物筛选和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检测及测序
3.3 新种描述
3.3.1 金盏鸢尾
3.3.2 稻城鸢尾
3.4 系统发育树构建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金盏鸢尾系统学地位研究分子依据
3.5.2 稻城鸢尾系统学地位研究的分子依据
第四章 流式细胞术估测部分鸢尾属物种基因组大小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403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