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农民问题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2)

发布时间:2014-07-14 18:22

  三、保障农民权利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农民的民主权利包括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两个方面。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根本原因在于给农民下放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认为,保护和发挥人民创造新生事物的活力,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1987年8月,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指出:“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下放给基层和农民更多自主权的做法作为一个经验推广应用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各行各业,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恢复了社会的活力,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民主法制建设,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精兵简政,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这些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实际上就是确定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改革乡村治理结构,实行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80年2月,广西果作村民委员会经农民无记名推选产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村民自治委员会。1983年1月1日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要求对实行了2O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撤社建乡。到1985年底,全国5.6万个人民公社逐渐被撤除,9.2万个乡(镇)人民政府建立起来,严重压制农民权利和束缚农村生产力的人民公社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1988年6月,第一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在中国农村大地上试行。在农村改革中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权利,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构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从农村改革中提出了对新事物“不争论”、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思想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风趣地说: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他说:“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就充分表明了“不争论”这个重大发明是直接从农村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的争议和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

 

  这个“不搞争论”的发明的重大意义在于,邓小平看到了中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

 

  邓小平“不争论”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坚决地试”、“允许看”、“让事实说话”等等内容,凝结了邓小平同志对世界大局、时代发展的准确判断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改革是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提倡试和闯。同时对新生的事物要允许看,允许有不同意见。邓小平坚信,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切奥秘,都蕴含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1988年9月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

 

  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和发明。这些创造和发明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而且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农村中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都遵循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都建立在农民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搞争论,在实践中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获得智慧,是从农村改革中收获的又一条重要经验。

 

  五、农村改革促进了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和选择,对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路径产生了重大影响。1978年,安徽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重大旱情,一些地方的生产队秘密实行了包产到户、包产到组。这一年的11月份的一天,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从吃饭活命的原始需求出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契约上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偷偷搞起了“大包干”。小岗村的“红手印”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书,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历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此前后,四川、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也出现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包产到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以后,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升,大批农民被从有限的耕地上解放出来。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乡镇企业开始在农村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转移了上亿农业富余劳动力,农业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过程。到了2O世纪8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在中国的有些地区,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小城镇建设起来,也拉开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序幕。

 



本文编号:4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076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