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一、社会适应问题的提出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再满足于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地改造自然,由消极适应变为积极适应。在人类社会中,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不同文化圈的适应。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历史沿革、宗教传统等种种原因,人类社会形成了民族特色很强的地域性文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的出现,还形成了政治色彩很浓的国家性文化,如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地域性文化和国家性文化的统一体,形成了一个国家层面的大文化层。而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又会形成不同特色的亚文化层。在亚文化层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化圈。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具体的文化圈中。最小的文化圈是家庭,不同的家庭就会形成不同的家庭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就会出现适应问题。其次是邻舍文化,邻居之间相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大家都习惯的文化氛围。还有单位文化,一个单位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单位文化,如果一个新员工想融人单位群体之中,必须接受单位文化,这也会出现一个适应过程。因此,社会适应是一个人从原来的文化圈进入新的文化圈时必然出现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生活多年,长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染,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学生文化特色,已经适应了校园的文化圈。他们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就要面临离开熟悉的校园文化圈,进入社会上其他的新的文化圈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个适应过程。大学毕业生如果适应能力强,就会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二、大学生出现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一,校园具有封闭性。有人曾形象地将中国的大学比喻为一所设有围墙的小王国,而外国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舞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仅指校园的建设模式,而是指中国高校目前的教育体制具有封闭性。即使把各高校的围墙全部推倒,也依然改变不了高校是围墙内的世界这样一种状态。高校这种封闭性的状态,将其与社会分离并相对独立。这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离开校园、踏上社会之时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的身份。
第二,教育内容的求全性。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教育内容应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围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个教育目标开设课程,社会需要人才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就开设什么,需要多少就开设多少。然而,在教育实践中,高校的课程越开越多,使得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有的高校学生每天忙于在各个教室之间奔波,表面上看,大学生可以多掌握一些知识,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忙于应付学习,在学习上只有广度,没有深度,对所学知识做不到真正的掌握,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了。
第三,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目前,高校的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的单向传输为主。教师讲课习惯于满堂灌,更关注知识的体系性,而忽略学生是否听得进去,教师一气呵成,讲完课就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是课堂的主帅,统治着课堂,长篇大论的讲解理论知识,教学上缺乏师生互动,表现出一种专制作风,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无法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关心教师的讲课内容,这样,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部分教师缺乏革新教学方式的热情,他们为了将来评职晋升,只追求授课的课时与门数,不关心讲课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顺利渡过社会适应期的策略大学生如何渡过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期,既是大学毕业生离校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任务之一。教育学家认为,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的适应期越长,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力就越低。实际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是一个目标价值转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要实现自我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认同”。适应期的真正完成,必须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以后,在他们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获得实践经验之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因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很难做好充 分的职业准备。尽管如此,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社会适应训练,对毕业后的社会适应问题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则会相对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时间。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社会适应准备。
第一,学好专业,博览群书,建立一专多能的树型知识结构。所谓树型的知识结构,就是整个知识体系像一棵大树一样,有树干有枝丫。在树型知识结构中是以某一专业为大树的主干的,以与这个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大树的枝丫。这样的一种知识结构体系,有很宽的适应面,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各种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结构性不合理。有些大学生对所选专业没有学习兴趣,笔耕文化推荐期刊,但为了毕业文凭,只好在学习上敷衍应付,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教育状况明显不符合社会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知识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以专业学习为中心,博览群书,进行跨学科学习,以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现在,有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他们同时攻读两个专业的学位,还有的大学生在本科学习结束后,还会再攻读另外一个专业的第二学位。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更符合快速变革发展的社会需求,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中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好就行了,导致他们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结果毕业后发现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太差,一旦职业发生变动,便不知所措。随着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在学校储备的知识量是否丰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机会的多少,就业选择面的大小以及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强弱。
第二,熟悉并掌握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提高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信息量日益增多,大学生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熟悉并掌握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如计算机、图书检索工具等。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熟悉本校的图书信息网,而且要了解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网络,学会利用各种方式了解社会科技发展动态,学会收集有关资料,筛选有关信息,从海量的知识信息资源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营养。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适应社会的角度着眼,大学生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收集和筛选。一是专业信息,即本专业的 未来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等;二是新学科信息,即新学科的产生、新学术和新知识的出现等;三是国家政策法律信息,指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律等;四是市场动态信息,指社会市场的变化对本专业学习、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五是公共关系信息,指对周围社会环境、就业市场、职业环境的了解,熟悉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第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实践经验,锻炼实践技能,为缩短社会适应期做好准备。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实习实训课,积极参加校园社团组织和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表明在学校从事过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更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已经向人们提出了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要求,不会与人合作的人将一事无成。因此,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第四,经常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危机意识、竞争意识。高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各种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知识素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各种竞赛活动,才能深刻感受到可能落后于人的危机和不甘落后的压力。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还可以培养自己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毅力。
第五,注意生活小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尽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使得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群体有了一些不好的看法,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例如在公司的招聘考试活动中,许多大学生应聘者不懂礼貌、不注意仪表、不修边幅,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佳。大学生作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一代,面试时并不是一定要穿高档的服装,而是要谈吐高雅文明,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展示时代青年良好的群体形象和勃勃生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出现的此类问题向高校和学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大学生的行为文明,是其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将成为未来职业选择的一个影响因素。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明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社会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往往会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还是从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方面,都要同自己所受的高等教育层次相对应,都要符合自己知识青年的身份。
本文编号:4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