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写作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4-07-30 14:52

  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维果茨基就认为:写作是一种最具有难度性的能力。写作难在何处?其“难”有三:一是写作具有高度“创造性”,例如文章立意、结构和语言的创造性;二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例如语言是世界的间接反映的抽象性,以及作者对读者对象的抽象把握;三是写作思维语言的“严密性”,因为写作语言与思维运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严密就是思维的严密

  正因为写作具有这种高难度,所以,面对“写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问题,许多人的心中是模糊不清的。写作时,对文章立意的产生、材料的形成选择、结构的设计布局、语言的生成运用、文体的把握及文章的修改等等环节,都处在一种感性、经验的水平上,处于一种“乱碰”的懵懂状态。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是立意肤浅,文不对题,结构松散,材料芜杂,无话可说,甚至语言混乱,如此等等。

  一

  众所周知,整个20世纪的写作学研究的兴趣、热情都是集中在对写作行为的成品—— 文章—— 的元素、结构、要求、规范、技法的研究总结上面。雄踞中国写作学界数十年之久的“八大块”写作知识体系和“文章学”的研究思路是最为典型的表现,写作教学自然就是对这种写作成品知识的传授。接受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对文章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对文章写作的要求——立意深刻新颖、材料充实典型,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面美观等,还是比较明白的。但是,究竟进行怎样的写作思维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写作境界,则不甚了了,或根本不知道。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对写作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对大学生母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一些高校文科还把“写作”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其余专业都没有开设专门学习写作的课程。大学生们的写作基础就是高考作文训练那一点底子。这种应试训练的结果,使学生除了会写几篇或无病呻吟或风花雪月的文章之外(大部分学生连这类文章也写不好),对现实需要的写作一窍不通。尤其不了解常用文体的基本写作规范和要求,常常把个人简历、学习计划、学习总结、求职信、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辩论词、新闻稿件、学术论文、文艺鉴赏等实用文章写成主观意味浓厚的情绪化的个人抒发。

  许多大学生认为“我用不着写作能力,我又不当作家。”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不用学也不用练,练也没有用,到时候自然就会了。”

  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前者是把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直接划等号了。后者则更是一种误解。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需要长时期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方能见效。

  在长期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主要存在着这样几方面的问题:思路不清,逻辑不强;看不出不同事物及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不住事物的本质;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哪些详说哪些略说搞不清楚;缺乏多层面的写作能力,凡文章必着“我”之色彩,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囿于一己之见;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的拓展思维能力,要么抒发一点个人情怀,要么满足于泛泛的议论,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其实所谓文章写作,从写作意图和内容上说,应该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以主观表达为目的,强调主观个性,呈现个人心灵映照下的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如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书信、日记等。第二个板块,是以信息沟通、思想交流为目的,满足写作者的现实需要。它包括信息传播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新闻写作;分析事理探究规律以判断是非、评价得失,使人们得到理性启发和指导的论文写作;追求现实社会的认同,在不同语境下以不同的言说方式去影响、说服他人的演讲论辩类写作;有特定受众、特定格式,讲究程序化、标准化,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应用写作。尤其是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更看重这一点: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能拿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方案,而且还要与众不同,这才是真本事、真能力。

  二

  培养写作能力,主要指培养观察与采集能力,感受与想象能力,思维与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此,笔者试图在写作教学中采用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序列,旨在构建一个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教学体系模块,以解决当下写作教学的无序、随意、粗放等弊端,使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阅读与审美欣赏。生活就是美,生活更是创造美。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其最高的目标就是创造奇丽人间的美。因此,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审美者和对生活美的创造者。写作者要能够有目的地、挥洒自如地欣赏美和创造美,只有培养起一种自愿自觉,有品位的审美心理,才能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囊括天地之美于胸中,发抒寰宇之情于笔端。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首先,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按照这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教学所用的阅读材料由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采集寻找,不以老师的观点认识和欣赏习惯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谈所采集作品的依据、理由,谈阅读的感受、认识,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习惯、品位。老师有计划、有目地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广泛而持久的阅读,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观念认识;完善其自我人格,增强写作信心,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并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通过阅读不仅能学会欣赏美、认识美,抓住事物美的本质,还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说,文章是作者“按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或直接或隐晦地蕴含着作者美的意图和认识,体现着美的成分和内涵,凝聚着美的情趣和风味,给人以美的感染和享受;从写作形式看,符号化的文本形式,是“美的规律”的体现。不论是文学文体,还是实用文章,都是从内容、语言、结构、条理等方面的醒目、通畅、匀称、分明来提要求,优美自然、生动好看、和谐晓畅、清楚大方等等,几乎是通用的评价标准。

  以散文教学为例,根据散文“易学难工”的特点,着重从散文创作技法人手,通过与学生一起阅读分析经典例文(其中包括学生所选例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散文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如通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学习散文最常用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方法,从中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进一步领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的真实内涵——“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又如通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朱自清的《背影》等经典之作,明白大中取小,以小见大的道理,从而学会“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精当之法——聚焦。

  又如通过鲁彦的《听潮》,充分感受“听声类形”的通感之妙,并进一步体验“红杏枝头春意闹”,“踏花归去马蹄香”,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音“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竞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寞感,日色与风共“香”,日光可籁可“听”,燕语像“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的五官感觉可以有无相通,彼此相生的联觉的美妙。让学生插上“神思”的翅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每个人由于生活阅历、知识修养以及性格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欣赏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致,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方案。

  第二,阅读与见识提升。这个环节主要用于观念提升,着力解决写什么与怎样写得更深刻的问题,属于内容方面的训练。通过老师有计划的引导阅读让学生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缺乏见识的,获得见识;见识不多的,增加见识;见识肤浅的,提高见识;见识偏颇的,端正见识。换言之,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格,提升人生境界。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深厚,方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才能如有神助。阅读也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提高知识素养,增加大脑的信息储存量,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

  由于地域、见识、能力、职业等方面的限制,每个人都不可能凡事亲历亲为。读书一方面可以弥补我们直接生活经验的欠缺,使我们间接获得许多生活感受,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各色世界与人生。关键是能让我们从别人的书籍和文章中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写作材料,多方面地学习写作方法、掌握写作技巧,博采众长。

  如通过贾平凹的《丑石》、《月迹》和梁实秋的《骆驼》,使学生明白,家常日用之事虽平凡但不平淡,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懂得“物理易尽,人情难尽”,重在人情上做文章,以写凡人常事为主的散文创作原则。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说熟悉认识客观世界,通达人情世故是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

  再如以香港散文家黄河浪先生《故乡的榕树》为例,明白散文中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的妙用,并结合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留白”理论,借以说明“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奇特艺术效果,从而领略司空图《诗品》中“虚实相生,寓实于虚”,“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妙之处。

  从扩大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要广泛涉猎,但更要有所选择地、积极主动地、创造性的阅读。泛读求量,精读求质。

  在写作中有成就的人,一般都是海纳百Jll,博览群书,细小不捐地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曹雪芹用半生半世的经历写出一部不朽之作《红楼梦》,它写尽了人世间的辛酸、写尽了一个家族的兴旺盛衰,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同时它也是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疗保健、饮食、玩器、服饰、建筑、礼仪、风俗、人情世故??一部《红楼梦》使人们开阔拓展了无尽的视野,增长提升了无数的见识。

  艺海拾贝,在艺术的海洋里撷取生活的彩贝,这“艺海”首先是生活之海。要在艺海中徜徉,要有对生活的热情投入,要有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更要有作者对生活的独特发现或体验。而这一切,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的。除了见多识广,更为本质的是增加感受,让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到不断的提升,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这样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培养写作主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如果把写作能力比作“叶”,那么主体素养就是“根”了。

  第三,阅读与情感激活。这一环节主要借助阅读与写作解决情感虚假、情感荒漠等问题。通过优秀作品和文章的解读使学生激发真情、传递温暖、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写作是一种充满主观能动性的精神活动,是作者的心胸、头脑、情感在书面表达上的回应。作者的人品、眼光、学养等必然影响着文章的选材、立意、构思,决定着文章的品位、格调和价值,并最终制约写作成品的产生。所谓“言为心声”、“文品即人品”就是这个道理。清代沈德潜日:“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作者的情感世界、思想认识、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等在文章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品位,实际上跟一个人自觉自愿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行为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真情实感和主体意识,或者说由于主体情感与能力的局限、欠缺,客观外物就无法被准确、深刻地反映和认识,写作的构思、文章的制作也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激发情感,提升主体意识,主要指强化作者的生活素养、学识修养,锻铸其人格品位,培养其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使其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曾说过:“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这个作家的身世、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前。”其实不仅仅是散文,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作家自我思想的一种体现。因而就有了《红楼梦》和《金瓶梅》之间,《水浒传》和《荡寇志》之间,不只是风格的差异,而是作者思想境界和格调高低的差异了。可见,只有高尚的人格品位才能有高尚的文章格调。

  如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多少人从他的《我与地坛》等作品中,感受到了作家高尚的人格和跃动的激情以及顽强的生命力,他不屈服于命运、热爱生活的倔强和热情,也激励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实践证明,缺乏真情实感,以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甚至为文造情、无病呻吟、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时下的文坛和写作界大量充斥的这类作品或文章对青年学生有着极坏的影响。因此,在写作教学的阅读训练中,必须首先做好认真仔细的筛选和甄别工作,按照具体的教学环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向学生提供各类阅读材料,并时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表达。

  阅读为了写作,写作创新阅读。以上几个教学环节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广博的写作信息并扩大视野材料空间,逐步完善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素养与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原动力。有了阅读的“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实现由“执言失意”转向“得意忘言”的理想境界。

  主要训练方式如下:首先,陶冶性阅读训练。应以“博览”为主。以欣赏式和审美式的姿态,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功能进行情感体验和领悟,从而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灵,纯化和凝重人生情感。这种阅读法注重情感体验和心灵领悟,不必拘泥于文章或书籍的字面意义,而是跳出语言的设定格局,去感受、体验和领悟语言之外的意味,阅读者要以一种超越生活现实、超越文章或书籍现实的态度来阅读。

  其次,积淀性阅读训练。应以熟读为主。主要是为夯实基础,为自如写作创造主体条件。因此,积淀性阅读训练的重心有二:一是通过阅读,广泛积累知识、信息,从而获得独立思考、敏锐捕捉信息和准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升腾自己对不同的文体风格,不同的语体风格、语言意味、语言结构等的美学追求的悟性,从而实现对文章图样意识的深厚积淀。

  再次,理解性阅读训练。其基本任务是激活思维,开阔视野,提升认识,形成思想,创新方法,增长睿智。因此,理解性阅读训练往往适合精读书籍与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思想、意义、作用、价值以及问题、缺陷、方法、资料来源等方面的评价。

  最后,模仿性阅读训练。这种训练实际上也是一种精读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学习范文规范,习得写作技巧与方法,然后形成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能力。模仿性阅读的本质、功能就是进行文章格局、文体模型、写作的临案思维意向、操作策略的感觉、领悟、体认性的迁移和习得,从而获得如何写才像,怎样写才好、才美的“写作图样”、“写作方法”和“写作动力”。因而,模仿性阅读之于写作者来讲,不仅具有方法论作用,而且更具有动力功能。

  三

  加大阅读量是为学习写作打底子、夯基石,“蓄势”待发,而写作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最终是要通过写作训练和写作实践来实现的。阅读是基础,写作是运用。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不写不练,把写作当成难事,偶尔为之,作文的道理、方法就生疏,即使要求很简单,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任何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写作的真知尤其如此。写作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这个实践性具体体现在“写”上,你必须自己来操作,来体悟,只有写,你才能会写。没有哪个神仙能给你不学就会、不练就成的偏方秘籍。即使是写作教科书及书市上出售的各种写作方法论,也只能提供写作的相关知识方法、样板,我们的写作教师也只能像教练与导演那样,传播写作知识,设计写作情境,并科学地安排训练环节,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智慧,以促成其知能转化。这个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差距,需要用多写多练去拉近。这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自我提升方式,逼迫你学习、思考,优化提升自己。这种能力训练,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和学生都要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刘勰也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期望写作速成,是一种幼稚而不现实的空想。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写作练习中,笔耕论文,可先单项训练,后综合训练;先无序,后有序;先残缺,后完整;先模糊,后清晰;先感性(如写人、记事、绘景),后理性(如议论、说理);先模仿,后创造;先短后长,一步一个脚印,长期坚持,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渐提高,日益长进。

  首先,为扭转学生多年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开学伊始,引导学生做一次“原生态”的思想革命,就是抛开各种条条框框,在充分开放、自由的状态下,来一次“真情告白”:或感受“亲情”,或回放“童年”,或公开“秘密”,或倾诉“苦水”,或畅谈“大学初体验”??总之,来一个自我“写真”,让学生从实处落笔,自然为文,唤醒被丢掉了多年的“雪化了是春天”的生命本真,挖掘其真实生活中的感动、快乐、趣闻,等等,以这种言之有物的“绿色”写作,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结合每个环节的阅读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段训练,如:观察、感受、联想与想象,多向思维等写作主体基本素养的训练,以及材料的转化取舍、立意的确定、谋篇布局的方法,等等。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由片段到整篇,由单一文体到各类文体的集成训练,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对每次作文训练都先由学生互批互评,让他们找优点,寻不足,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眼光,提高了他们的鉴别能力,又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时时处于动态的了解中。同时,每次要有量化考核,以衡量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教师设计一些具有刺激性、参与性、争论性、情境性和角色感较强的热门话题或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并进行独立写作;同时要求学生模老师的出题思路,也去寻找类似的话题或题目,展开讨论并作文,进一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习作为例,谈想法、谈思路,从写作过程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除课堂训练外,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自觉的记读书笔记(或心得),写观察日记以及用随笔或杂感的形式随时记录身边事的习惯,并发表生活感言。

  第四,进行多角度思维能力训练时,围绕某一话题或材料,展开放射性思维训练,或多向思维、或侧向思维、或逆向思维,把能想到的思维角度都罗列出来,再进行层层筛选,去粗取精,优中选优,直到最优,然后依次为文,着重开启学生相对封闭的思维之门。这样的训练方法,既扭转了学生多年来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又避免了以往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弊端,真正实现自由写作,彰显个性的目的,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局面。

 



本文编号:4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