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问题研究(2)
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城乡有别政策的严重性,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但成效不大。正是由于城乡不平等的社会利益分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导致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在住宅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配套设施滞后,质量安全性能差,环境卫生差,农户生活质量不高。饮用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水资源利用率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饮水安全保障性差。道路建设状况也不理想,虽然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加大了农村道路的投资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但依然存在已建道路养护不到位、损坏严重等问题,还有偏远地区仍处于“村村不通”的境况。
煤电等能源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供给不足,造成能源成本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使二者没有形成本来的良性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反而因互相缺乏持续支持与支撑而陷入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中。
三、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我们说城乡不协调,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化格局造成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的落后和城乡发展差异的结果。说城乡协调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城市的支持,使农村加快发展,缩小与城市的整体差距,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人手,构建有利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既要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持续支持力度,更要注重农村自身内在力量挖掘与培育;既要考虑城乡基本制度的逐步统一,居民权利的平等一致,又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一)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把统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发展为先、增收为要。一是要建立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长效增长机制,合理、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格局,加强财政反哺农业的力度,确保资金投入 和监管资金的流向;要建立稳固政府对农业的长效补贴机制,加大对农民的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买等补贴的数量和规模,并确保其及时到达农民手中。二是要培育城乡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商品和生产要素顺畅地在城乡产业之间流动,实现物质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等在城乡间的市场对接。”l7]要加快城乡产业集群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经营形式,引导广大周边乡镇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
三是以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思路来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发展,夯实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城乡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机制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推动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提升对农村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农村图书室、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力度,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有计划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新校舍建设,引导和激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通过医疗设备更新、医护人员培训、城市大型医院的支持与帮扶,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补偿、监督和管理机制,增大政府资助比例,优化“以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落实“以收定支、大病统筹、参合农民自主择医、现场报销医疗费用”的补偿机制,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养老难问题。
(三)打造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机制政府应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房、水、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一是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针对农村水资源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合理开发、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为目标,从保护农村水利设施和调整水价等方面,找到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切合点。二是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把修路与护路结合起来,切实保证道路的质量和畅通。三是加大农村供电系统资金投入,提高农网运行效率,降低农村电价,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的需求。四是加强对 农民住房用地的规划和引导,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强农村住房的质量和安全系数,整体推进村容村貌的改变。
总之,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从城乡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就一定会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新农村的现代化,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编号:4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92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