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观察报》调查性报道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新闻论文,主要是关于社交媒体中的舆论研究方法之传播学评析,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调查性报道是新闻记者通过独立、全面、深入、系统、平衡、细致的调查,所完成的一种专门揭露内幕的深度报道.有时也称作揭丑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但可以反映深层问题,满足公众知情权,还起到监督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
一、选题:热题冷看与冷题热看《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线人报料、公开的报道、同行推荐、政府的相关文件、网络信息、读者来信等。其选题范围一般包括各种违法违规、环境污染、公民权利伤害等问题。调查新闻部遵循的选题原则主要有公共性、重要性、独家性、时效性五个方面。
《经济观察报》的调查性报道在选题的把握上体现出了“热题冷看”与“冷题热看”的特点。其选题分为热选题与冷选题两大类。调查新闻部要求每个记者冷热选题一起抓,保证手中既有冷选题.又有热选题。
(一)热选题—— “热眼冷看”
热选题主要指当下发生的、具有普遍影响力、关注度高的突发事件。对于当下国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 《经济观察报》在第一时间介入,对事件进行采访调查,并及时发出全面深刻的调查性报道。
(二)冷选题——“冷眼热看”
相对于热选题而言,冷选题主要指长期存在的、少数人关注的冷门社会、经济、政治、法治问题。对于这些冷选题, 《经济观察报》要求记者进行持续关注,并做出独创性的调查性报道,从而将一个冷问题炒成一个引领社会的热话题。如“王海清现象”、 “出租车调查”、 “器官买卖”等。
二、采访:追问与求证美国新闻学家罗伯特·格瑞斯认为,调查性报道一般是报道某些人或某个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他强调, 在调查性报道中调查和收集材料必须是记者的原创行为,而不是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的调查行为, 选题和采访必须由新闻媒体独立进行。
可以说调查性报道成败的关键在采访调查。一个好的调查性报道其工作量配置应该是:10%用于选题遴选:75%用于采访调查;10%用于思考梳理;5%用于新闻写作。
《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认为,在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证据的取得是关键要素。调查性报道的真谛就是追问、求证。作为调查新闻部记者要不断追问与求证,以职业化、专业化的素养对待每一篇稿件。该部门一直坚定的理念是,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记者要一直在路上。
为了做好调查性报道, 《经济观察报》的记者不但需要做好调查前背景资料的收集研究、制订周密的采访计划,还必须坚持现场原则、多信源原则、平衡原则、铁证原则.不断质疑、不断挖掘原则以及海量采访原则。
以刊登于该报2012年8月6日的《暴雨失踪者》为例。这是一篇采访非常扎实的调查性报道。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7月23日,记者冯军被派往北京暴雨重灾区房山采访。此外,办公室记者还时时关注网络最新动态,及时将暴雨最新情况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他,以便他获得最新情况.把握采访进程。
1、对事件的初步判断在采访期间,他发现北京官方自从7月26日公布发现77具遗体后,至今未公布失踪人数。灾情最为严重的房山十渡镇对外宣布“镇域内百姓、游客无一人伤亡”。
而北京市长等人曾来到十渡祭奠。如果没有人员伤亡.为何要去祭奠?
7月28日,北京暴雨遇难者头七日, 冯军来到十渡镇求证。在现场。他看到拒马河附近有许多寻人启事,很多家属正在为去世的亲人祭奠。通过交流,他得知在十渡镇普渡山庄水上乐园.马海龙、侯建、杨晗三人在众目睽睽下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之后通过对平谷等地的了解,冯军得知暴雨人员失踪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失踪者人数为什么不公布?为了挖掘失踪者真相,冯军上报了北京暴雨失踪者的选题报告。
2、对新闻事实的步步追踪选题通过后,冯军便开始着手调查。他首先查阅资料,了解法律方面关于人员失踪的相关规定。由于采访面较大,冯军决定以追踪个案来展现整体情况,于是他把采访重点落在了房山十渡镇暴雨失踪者。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冯军驻扎在房山11天。期间他采访了与暴雨失踪者相关的人员,包括目击者、家属、十渡镇派出所与宣传部、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中心等。
在采访中,冯军把自己摆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临时应变,不仅消除了百姓对自己的不信任。也突破了部分政府对信息的封锁,获得了许多重要信息。物证高于人证,为核实信息,冯军也特别注重对于物证的收集,包括录音资料、身份证证件、报案回执单等。最后在冯军不断追问挖掘下,剥离出事件本质原因的《暴雨失踪者》终于出炉。
《暴雨失踪者》刊发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不但维护了死者的尊严,也让人反思了灾难中死亡人数统计机制的弊端。该报《云南师宗146名煤矿遇难者记录》、 《有色之乡三本“账”》等报道,都是在扎实的采访求证下完成的。
三、文本:可读性建立在还原丰满的事件面貌基础之上有了前期扎实的采访,新闻稿件才可以一气呵成。但新闻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提供信息。要让更多的读者愿意读。稿件的可读性至关重要。随着媒体生存压力的加大,很多报纸为了抓住读者市场。主观性地制造可读性,用描写代替陈述,还不惜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场景、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这种报道形式大有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报道理论—— 新新闻主义之风。
在这种媒介环境的大趋势下,国内很多知名媒体在文本可读性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不乏有新新闻主义之嫌。如《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新新闻主义文本,善长文学性的笔法,主观性的描述,甚至意识流式心理活动描写,来营造一种动人的故事氛围,吸引读者。
《经济观察报》的稿件同样注重可读性,但要求摒弃主观性描述,反对稿件中使用带有自身情感的环境渲染文字和个人观点,也就是说这种可读性并不是通过主观性的、故事化的描述来获得的,而是建立在对新闻事实地充分调查,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以还原丰满的事件面貌基础之上。
本文编号:4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