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与方法(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7

  2、成分分析法这个方法,就是看一个个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而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成分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分。除用上述词的组合法外,还可以看它们能不能带上宾语,能者是动词,不能者一般是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则不属形容词。如“生长”“死亡~存在”等表示发展变化的词,多不能带上宾语)例如:

  (1)坚持斗争、珍视幸福生活、整顿市容、热爱祖国。(2)坚决、珍贵、整齐、可爱。上例(1)加点的词均可带宾语,所以是动词,(2)不能带上宾语,都属于形容词。其次,兼属介词与动词的“在” “给” “比” 的区分。方法是看它们在具体语句中是不是作谓语,是不是带上宾语,作谓语,带宾语的是动词,反之一般是介词—— 这是因为介词是不能直接充当句子成分的,而动词是常作谓语,可带宾语的。所以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是动词,(2)是介词。(1)我在学校、他给我一本书、兄弟俩比一下、新年到,润土也就到了。(2)我在学校学习、他给我买了一本书、大林比小林高、他到学校去上课(注: “他在学习” 的“在”之类,属时间副词,“在” 非谓语这属另一种判别方法。)再次,形容词与副词混淆的区分。除可用上述词的组合法外,还可以看它们能不能作谓语。能者是形容词,不能者是副词。因为形容词常作谓语,副词却不能直接充当谓语。如:(1)态度亲切、学习努力、风声紧。(2)亲自、大力、仅。加点的词(1)是形容词,(2)是副词。

  3、词位互换法兼属连词与介词的“和” “跟” “同” “与”的区分。区分方法:一般可看它们前后两个单位(词或词组)能否互换位置兼属连词与介词的“和”

  “跟”“同” “与” 的区分。区分方法:一般可看它们前后两个单位(词或词组)能否互换位置,可互换位置而原意基本不变的是连词,反之是介词,因为连词只有连接作用,而没有修饰作用,介词则相反,只有修饰作用,没有连接作用。例如:(1)我和他是同学、张老师跟李老师都开会。(2)我和他打电话、我跟他说了又说,他还是不同意。在例(1)中,把“我” 和“他”位置互调,把“张老师‘李老师”位置互调,原意不变。所以“和” “跟”

  是连词。(2)中的“我” “他” 位置互调之后,把主动者(我)与被动者(他)改变了,从而改变了原句的意思所以“和‘跟”是介词。“和”“跟”如此,与它们相同的“同”“与”也能如此类推。

  4、综合法词运用于句是复杂的,上述几种具体方法,有时需要综台运用来区分词类。例如名词与非名词(动、形)的区分,动词与形容诃的区分,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分,有时既要运用词的组合法,又要运用成分分析法。比如:

  索取—— 可用“不” 修饰,可带宾语, 是动词。

  索然—— 不能用“不” “很” 之类修饰,但可作谓语“兴致索然” 是形容词。

  索性— — 既不受副词“不”“很”之类的修饰,又不能直接作谓语,是副词。

  综上所述,由于词类的这些模糊性给词类划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很难辨别出那些容易处于“中间状态” 词的类属。再加上由于词类的活用,使得词类的划分在一些具体环境中存在混淆和模糊,对于词类的划分就更难以理解。学术界目前出现了多重标准派和单一标准派的两种主要主张,但是我们认为对于词类的划分应该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来进行。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037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