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从哈尔滨阳明滩大桥竣工报道看媒体怀疑精神的缺失(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8

  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由于受到历史、文化或者意识形态方面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更强一些。反映到媒体,对于某一新闻事件一旦有权威媒体进行定性,其他媒体往往是原封不动地转载或者是换汤不换药式的评论,很难有媒体进行怀疑并发出独自的声音。

  有关阳明滩大桥竣工的相关报道亦是如此,在当地媒体定下赞扬的基调后,其他媒体也没有提出一点质疑。

  此外,我们从大桥发生事故之后的报道中也能发现这种从众心理现象。尽管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多次申明:事故发生在哈尔滨市三环路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匝道上,事故发生的地点距阳明滩大桥南端3.5公里。仍有媒体在没有搞清事故发生的详细地点情况下跟风报道。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因为怀疑精神的缺失,致使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发生了动摇,媒体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进而受到影响。

  三、媒体坚持科学怀疑精神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增强媒体工作者对怀疑精神的正确认识。

  广大新闻媒体追求轰动效应,忽视怀疑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忽视了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少数媒体在竞争中被蒙蔽了良知,经营意识增强的同时道德意识却在逐渐减弱。

  在现代社会,以媒界为传播平台的舆论监督日益成为公民和社会团体推动公共关注、影响和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以及监控公权力运行的关键渠道。在西方,各国的新闻媒体都程度不同地享有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小视的角色。媒体之所以被称之为“无冕之王”、“第四种权力”,正是因为媒体在报道中所一贯坚持的怀疑精神亦即还原事件真相,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作为媒体怀疑精神执着的奉行者,他的怀疑并不单纯是自己的猜疑,而是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主要是自下而上地对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具体化,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最简捷的方式。新闻工作者应该让问号写满双眼,永远在观察、在思考,不被事物或事件的表象和假象所蒙蔽,不被貌似权威和真理的谬误所愚弄,不盲从、不轻信、不自我矮化,成为真相和真理的不倦探寻者。正如《纽约时报》普利策奖获奖者Howell Rains所说:“我们不应放弃新闻记者那种愤世嫉俗的怀疑精神,我们的职业是探究真相,不是去当啦啦队;我们的责任是告诉人们事实,而不仅仅是赢得公众的热爱。”【5 J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动摇。因为影响广大受众的“轰动效应”要来自新闻本身,而不是来自“新闻制造”。积极的新闻效应是媒体和记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但是有了轰动效果未必就有积极的新闻效应。

  其次,媒体要坚持正确的怀疑精神,避免过犹不及。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媒体形成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基础。新闻贵在真实和客观,这是新闻界的金科玉律,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和媒体机构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为片面追求受众关注而夸大其词、任由“新闻失实”蔓延,就会彻底失去广大受众,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功能。

  正确的怀疑精神不是将“怀疑”流俗为一些花边新闻的作料,将“怀疑一切”转变成一种思维偏好,并辅之以“标榜先锋”的态度。什么都不信,怀疑不讲条件、不要原则、无论逻辑,那也是对怀疑精神的严重误读。因为这仅仅是种“情绪宣泄”,远不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怀疑精神”。胡适先生曾说过,“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这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反之,如果毫无根据地怀疑,捕风捉影,那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因此,怀疑也体现一种责任。提出任何怀疑,应当是有根据、有分析、有论证的,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理性对话的平台。我们需要在探求真理、调查发现中保持开放思想,需要理性、科学、追求实证的怀疑精神。怀疑,意味着绝不迷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地宽容;怀疑,意味着要科学取证,要让缺乏证据和逻辑的事情无处遁形。

  最后,要给予媒体进行怀疑的足够空间。地方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今,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3G手机就可以成为“草根记者”,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自己了解的事情,通过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到网络上,进行现场直播。这些源于高度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信息发布载体,改变了以往固有的精英对大众、自上而下的一维单向传播模式,使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话语权也更加平等。

  过去传统的对大众的传播逐渐被大众参与的传播所取代。如果作为“党的耳目和喉舌”的新闻媒体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善意的声音,一旦有适合的土壤,这些问题就会不断发酵,进而在自媒体舆论场中进发为舆论风暴,从而造成舆论的失恒,势必引发社会性问题,进而影响党委、政府的执政形象。

  总之,媒体坚持正确的怀疑精神,是坚持追求真相,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报道线索、素材,以保证其产品将“媒体偏见”降到最小化,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的最有效途径,这不仅是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更是关乎到媒体生存与否的巨大挑战。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052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