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直面现实的力作—读罗伟章的长篇小说《磨尖掐尖》有感

发布时间:2014-07-24 11:44

  小说中的巴州城是一个拥有近20万人的地级城市,锦华中学是一所刚建立不久的高中。要想在众多的学校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通过高考来确立。因为自从大学扩招以后,升学率已不能判断学校的教学质量,高考成绩、考入名校的学生人数的层次、多少才是学生、家长认同的“硬指标”。

  只要在高考中有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等全国名牌大学,学校也就远近闻名了,自然下一年的招生就有了保障。如能考出市状元、省状元,那就更风光了。学校在九月开学的情形,正如作者所描绘的那样:“别说只隔一条河,就是相隔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只要学校出风头,就带上了迷人的香气,家长会带着孩子和行囊,蜜蜂一样从条条道路往那方向聚集。”生源爆满,财源就滚滚而来了。尖子生是学校的活广告,他们给学校带来的,既是声誉也是生源,更是财源。有了好的生源,三年后又会出好成绩,这样的学校自然在学校竞争中就有巨大的连锁优势。锦华中学要迅速地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使自己建立起连锁优势,必须采取攻势。教务主任张成林的逻辑是:“同行之间,谁也不可能成为谁的朋友。你不去动他,笔耕论文,他就把你当朋友吗?不会的,你不动他,你就是肉,他就是狼。”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中,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尖子生,而且还要想办法掐掉别人的尖子生,壮大自己,打击别人。

  尖子中的尖子—— 状元种子,更是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因为状元才是旗子,才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高最明显的标志。状元出在哪一所学校都对该学校的未来发展极为有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尖子生的高考成绩与学校的生源、财源直接联系起来。他们已成为维系学校生存的重要砝码,是学校可以利用的资源。所以每所学校要保护好自己的尖子.必须牢牢看住学生的名册,看住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而且也想尽一切办法对其他学校的尖子生进行秘密打探.用高额的物质利益来诱惑学生和家长,以便让学生以“自愿”的形式转学。

  锦华中学把德门中学的尖子—— 于文帆挖来后,给的条件是把于文帆的母亲安排在学校图书室工作,不但她来学校的一切费用全免.而且还为其母解决了工作。此外,学校还有承诺,如于文帆考上省状元,学校奖励十万;市状元,奖五万;省市状元都没拿到,只要上了北大,奖三万。同样,别的学校也在想办法掐尖,德门中学的条件也是十分诱人:

  只要上了他们教室后墙的尖子生,提供一个最低给六千,要是名字下面划了红杠,至少八千。就七个阿拉伯数字,只需要一个电话,就是八千。所以,学校里的校长、主任、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既防别人掐自己的尖子,同时又要去掐别人的尖子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十分残酷的竞争。

  作为学校的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面临校际间的恶性竞争,他们又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在小说中,作者以语文教师费远钟为叙述中心,对锦华中学的老师给予了更多的关照。小说主人公费远钟就是一位多年教高三的语文老师,还是火箭班的班主任,学校里绝对的骨干人物,语文学科全市冠军的有力保障。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班上的学生郑胜,他所关心的仅仅是郑胜的成绩,视之为状元种子,而对郑胜心理存在的疾病却不敢去触及,他给郑胜讲的数番大道理无疑就是想让他在高考中夺魁。自然,作为他的班主任也会风光一回。他几次到郑胜家里去家访也并没有把郑胜从悬崖边上拉回,而是协同学校以“精神失常”为由开除了他,把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妻子作为教师家属安排在学校守教学楼大门.整天饱受学生的戏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向领导请求调换妻子工作,也未获批准。孩子也因学琴需要巨大的物质支持。工作的压力、妻子的处境以及家境的清贫使得他时常处于精神的焦虑中。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他的做人原则受到了考验,尽管最后自己抵挡住了金钱的诱惑,但同样遭到了学校领导的猜忌。

  英语老师钱丽是一位对工作近乎痴狂的人.以学校为家,整天在学校忙于自己的工作,走路像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让自己站到了最顶端的讲台上。因为是第一次带高三。她特别地拼命.每节课拖堂,午饭后和晚饭后都要挤出半小时来讲课。以至在春节期间,吃完团年饭后。马上就开始备课。但是,这么敬业的老师因为一时的疏忽,使得学生名册上的电话号码被泄露,从而导致自己班上的学生被别人“掐掉”。想把重点快班变成火箭班的野心已很难实现。因她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心血付诸东流,以至于在梦中都惊呼:“我的尖儿被掐了!我的尖儿被掐了!”而物理老师周世强则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把这个世界看得很透,他的逻辑是“我们这个社会早就市场化了,市场社会是实用主义的社会。既然整个社会都实用主义化了,我为什么不能实用主义一下呢?”所以,他一面教书,一面挣钱,而挣钱的对象已伸向  自己班上的学生,他让他班上的学生都到他家开的小食店去吃饭,按月收钱。为了省掉家里的两块飘窗钱,他可以去找费远钟.打听他班上是否有学生家里在做飘窗生意。老师把学生当作挣钱的对象,无疑会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教师成了商人,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么?

  如果费远钟、钱丽以及周世强是现行高考政策的忠实执行者,那么语文老师莫凡宗应该说对当下的教育和高考制度有一定的清醒认识。在他看来,照现在这个搞法,最多二十年,甚至不需要二十年,整个中国就会消灭最后一个创新的头脑。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21世纪,当我们的中学教师还在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学会猜中答案时。我们确实应感到悲哀了,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去考高分.高分能代表素质吗?当把考场作文变成一项填空游戏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被扼杀得一干二净了。如果教育发展到这种地步还不想办法加以改变.中国的未来看来真要被莫凡宗说中了。难道中学教师不应该对此负责吗?可能他们也会觉得他们是迫不得已,但明知此路是悬崖。却引导学生往悬崖跳,这不更显得残酷么?但是,莫凡宗的话也就是牢骚而已,他也在这个应试的大环境里被迫与现实妥协.他不还是作为高三的教师,瞄准高考!无论是费远钟,还是莫凡宗,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他们身不由己,但也是合谋。每个教师不都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争得头破血流!他们与学校管理层共同向学生要效益。既然教师、学校唯一的资源就是学生,就要学会利用.他们的赌注就是学生!



本文编号: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