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现象学的技术消费研究 ————以汽车消费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25 01:06
工业化背景的推进使我国的汽车消费越发蓬勃,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生产到2016年中国占全球保有量40%的电动汽车。汽车技术作为技术消费的一个缩影,其发展跟随我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了从使用工具到生活方式的技术消费内涵转变。但当汽车消费的过程逐渐出现了消费符号的变体以及技术物体系的消费绑定时,消费与技术却一同构成了经济神话的“促逼”。技术消费从少量到普及化的过程中,抽象于自然环境的技术也不再作为单纯的工具而呈现,早在“初级工具”化的过程,技术已然包含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同样在技术“次级工具化”的社会过程,技术物的符号变体也使技术并未在社会的消费过程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从作为手段消费的技术物到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体系建构,消费者被纳入技术消费的过程仅表现为对“是”的消费赞同,技术与人的关系异化为一种物借人于消费过程获取它异性的存在,人作为社会—技术网络中的能动子,却在充斥着符号体系的消费过程被技术主动完成了与人之间的“具身”。随着人们对符号体系不断的消费与发展,技术与人的“它异”关系通过消费过程也逐渐呈现,在技术体系逐渐于社会延伸的过程,自由的人却沦为消费着物体系的它者,而虚幻的符号构境...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理论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技术现象学视域的汽车消费现象
2.1 具身的技术与汽车消费
2.2 解释学的技术与新现实消费
2.3 背景技术与智能汽车消费
3. 它异关系促动汽车消费升级
3.1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技术建构
3.2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消费解析
3.3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文化延伸
4. 汽车消费现象及其异化根源
4.1 汽车技术消费的普及化
4.2 汽车技术消费的符号化
4.3 汽车技术消费的预置化
5. 技术消费的生态文明启示
5.1 生态观念的培育
5.2 生态技术的建设
5.3 生态文明的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00395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理论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技术现象学视域的汽车消费现象
2.1 具身的技术与汽车消费
2.2 解释学的技术与新现实消费
2.3 背景技术与智能汽车消费
3. 它异关系促动汽车消费升级
3.1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技术建构
3.2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消费解析
3.3 汽车消费的它异关系文化延伸
4. 汽车消费现象及其异化根源
4.1 汽车技术消费的普及化
4.2 汽车技术消费的符号化
4.3 汽车技术消费的预置化
5. 技术消费的生态文明启示
5.1 生态观念的培育
5.2 生态技术的建设
5.3 生态文明的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00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800395.html